嘉佑三年六月九日,诏新除宰臣富弼、韩琦、枢密使田况并依新官立位。 四年五月四日,天章阁待制钱象先、卢士宗、杨畋、唐介言:天章阁待制何郯除职在臣等之先,服阕还朝,望仍旧位。从之。 六月七日,诏: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令依柴宗庆、李遵勖例,缀节度使班次起居,于宗旦之前别作一班。 八月十七日,合门使李端悫言:近升观察使、驸马都尉李玮班缀节度使,见为杂压班位,合门已具申明外,复见宗室留后以上直缀亲王班起居,如据旧制,合班座次尽当缀亲王稍退。今未有亲王,但宗室郡王、使相比亲王礼数不完,正在亲王、使相之间。检会允弼、守节先任留后,援允宁例,方得缀节度使班,岂今留后便可直缀亲王班乞下合门取索自前宗室升班座次文字厘正。合门言:先令节度使允初、留后承简缀允良班,其座次自来各依本官班座。今既升李玮班缀节度使,若依李遵勖旧仪,座次合缀节度使稍退。有此交此句下当有脱文。。 诏与端悫同详定以闻。合门检会华州观察使允初奏:自来与承简一班起居,欲乞依旧立班。庆历八年七月十六日,特旨令缀允良班。又金州观察使徐国公承简奏乞随允初一班,大宗正司状:为允弼先任观察留后,方缀节度使班。皇佑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特旨,承简是秦王后,北宅最长,特许缀允初班,余人不得援例。今看详,留后班前有皇亲使相、节度使两班,诚为隔蓦。缘承简缀汝南郡王已下班岁久,欲乞自今后皇亲留后更不许缀亲王班。又检会天圣十年五月内诏,德文等令在管军节度使之南歇空出头座。后来合门循例,以节度使允初、留后承简、观察使宗旦座次在管军节度使之南,即不奉朝旨。今欲乞将皇亲节度使、留后、观察使、防御、团练、刺史依(议)〔仪〕制班次移于管军节度使之北一行歇空,并留后、观察使已下依官次重行排列。驸马都尉李玮亦依仪制座次。如别奉恩旨,并系临时。诏依所定。 十二月四日,枢密副使陈升之言:蒙恩授臣枢密副使,承前立位,当在赵之上。缘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为御史中丞,班列本高,欲乞立班在之下。从之。 五年正月二十二日,知制诰刘敞、范镇、王畴等言:知制诰贾黯丁忧服阕归朝,乞立班依旧。从之。 三月二十八日,翰林学士吴奎、贾黯等言:学士王珪位本在上,欲乞依旧在上。从之。 六年四月六日,合门言:近准诏, 入内都知至押班如带昭宣使以上,即与客省等依使名为一班;带皇城使副已下,即在皇城使之前别为一班。将来干元节(度)锡庆院斋设座次,若依近降条贯,入内都知(带)〔至〕押班,如带皇城使以下,即在皇城使之前别为一行。其内侍省都知、押班只从本官赴坐。旧例锡庆院枢密使以下斋设座次,入内内侍省(内侍)都知、押班座次在西南,与客省、引进、四方馆、合门使副一行座。今除法官参详到立班系书及座次相压,依合门条贯外,所有斋设座次取旨。诏令依旧座次,余如近制。 闰八月,合门言:先准康定二年五月诏书,合门定夺、中书参详前后殿都知、押班升比班次,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内侍省左右班都〔都〕知比宣庆使;入内内侍省左右班都知比宣庆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带诸司使已上比昭宣使,带诸司副使已下并在皇城使之上。又准嘉佑五年十一月九日中书札子,详定编所奏,准送下合门状,检会皇佑一司编内与两省都知、押班系书差互,方欲申明,次据庄宅使、端州刺史、内侍省内侍押班石全育状,准差管辖三司大将,近差驾部郎中卢士宏权发遣三司开拆司。检会皇佑编升比班次,内侍省押班如带诸司使以上比昭宣使,即不见得今来系书相压高下,申乞指挥。合门即牒内侍省,请具本省编回报。据牒到前后殿都知、押班升比班次,勘会皇佑 编内应皇佑二年以前专下一司宣,除今来编载外,其不系编附者更不行用。看详两司编交互,申中书门下,伏乞裁定。诏送编所详定。据删定官张师颜等状,检会皇佑合门一司编节文,东西上合门使并在昭宣使之上。又条,入内都知至押班如带昭宣使已上,即与客省使等依使名为一班;带皇城使副已下,即并在皇城使之前别为一班。又条,入内内侍省都知、押班如带昭宣使以上,已有定制;若带皇城使以下,在皇城使之上系书;带皇城副使以下,在皇城副使之上系书;带内殿承制、崇班,在本官之上系书。又准皇佑内侍省一司编节文,前后殿都知、押班升比班次依下项: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内侍省左右班都知比景福殿使;入内内侍省都知、内侍省左右班都知比景福殿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内侍省左〔右〕班副都知比宣政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如带诸司使以上,比昭宣使;如带诸司副使以下,并在皇城使之上。又条,两省都知、押班如同勾当去处,其系书官位各随本职,入内内侍省在内侍省之上。又条,〔入〕内内侍两省内臣非次转入都知及押班者,更不依官资高下,只以新转入职名先后相压。所据将前项申请将:疑衍。,今众官参详,其前后殿都知、押班升比班次系本省一司条贯,如只是与内臣立班系书及座次相压,合依此指挥。若与文武官立班系书及座次相压,即合 依合门条贯指挥。其上项两司条不系通使,别无差互。诏从之。 九月五日,诏转运判官其位于本路通判及兵马都监之上。 合门新除条贯,入内内侍省都知比宣庆使。详定编所定到都知升比班次,如是与内臣立班系书及座次相压,合依此指挥;若与文武等官立班系书座次相压,即合依合门条贯指挥。勘会内臣宣庆使在宣政使之上,武臣东西上合门使在内宣政使之下。臣看详先降编内,入内都知比宣庆使。今来编所详定只是与内臣立班系书及座次相压。臣见系左骐骥使、嘉州防御使、入内内侍省都知,若与内臣宣政使、武臣合门使三人合班,或同勾当及同列座次,未审如何相压。兼见与李端悫同勾当军头引见司,有此系书疑虑。欲望详酌,明降指挥。诏送详定编所详定。编所奏:据删定官张师颜等状,所据前项奏请并录到仪制条贯,勘会前来合门不曾声说上件康定二年五月十四日中书札子,遂只据录到内侍省一司升比班次文定夺,只合于本司施行。今再详前项升比班次元降指挥,合与合门仪制一处施行。皇佑中编修一司条之时,只编入内侍省内,于合门内漏收,遂致两处指挥不同。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入内内侍省都知史志聪言:蒙迁入内都知,差勾当军头引见司。勘会西上合门使、陵州团练使李端悫见勾当本司,伏 其上件内侍省一司都知等升比班次条,亦合下合门施行。合门一司内声说都知、押班在昭宣使以上立班系书条贯二件,并嘉佑五年十一月九日中书札子更不行用。诏送合门依所奏。 八月二十六日,诏明州观察使、昌国公承亮,陇州防御使、邢国公世永起居立位并令在本班之上。 十一月二十九日,太常礼院言:奉诏同合门定皇子、齐州防御使班位,请于皇〔子〕本班之前别为一班,殿门候班合子在使相之下。从之。 八年四月一日,英宗即位,未改元。殿前副都指挥使李璋、镇东军节度观察留后李端愿、同州观察使李(璋)〔玮〕以外戚乞随宗室别班赴临。诏璋管军,同百官入,端愿、玮从所乞。 九月二十二日,宿州观察使宗懿进封和国公,立位在世永之上。 十月八日,皇子淮阳郡王上表乞序位于叔祖允初之下,三表不允。 十一月八日,翰林学士王珪、贾黯、范镇、冯京等言:伏见端明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张方平自应天府徙郓州,已乞朝见。缘方平践历近列,在臣辈之先,乞许立班在上。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三月十三日,诏群牧都监判官位在有群牧路分转运使之下,同群牧事、知州军员外郎之上,与提点刑狱序官。 五月,诏:御史台、合门旧十日一具文武细书班簿以进,自今大书为册,月上之。枢密院季一进者亦为册。 六月十二日,宰臣韩琦等上表请序位在 颖王之下,诏荅不允。 十四日,诏大系位,皇子顷在富弼之上,颢在宋庠之下。 七月四日,皇子颖王上表乞序班于枢密使、平章事富弼之下。又言:合门请移东平(群)〔郡〕王允弼等俟班合位、令在臣下,乞且仍旧。并诏不允。 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泾州观察使、舒国公从式言:乞立班在叔承衍之下。诏从式班于宗谔之上。 八月二十二日,诏宁国军节度观察留后、遂国公宗立位宗谔之上。 十月十九日,宰臣曾公亮言:先朝枢密使兼侍中,有在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之上者。今文彦博至,乞序班如故事。合门奏:天圣中枢密使兼侍中曹利用领景灵宫使,宰臣王曾领会灵观使,故利用在曾上。其后枢密使兼侍中不领宫观,则宰臣在其上。从之。 三年二月十七日,皇子颖王言:得合门报,国忌行香令臣押皇亲班。乞改命允弼,所贵尊卑有辨,以宁私分。诏令允弼押班,颖王先烧香退。 五月十四日,三司使韩绛言:序立杂座,乞在观文殿学士胡宿下。从之。 九月二日,殿中侍御史吴申言:合门引起居班多,比至臣僚升殿,顾视日旰,不敢从容敷奏。乞依旧例并班合引。诏合门详定。合门言:起居班次自来遵守仪制,难议合并。诏再详定以闻。合门乃请合并下项班次:以内侍省都知已下读奏(自)〔目〕,合门通喝引班,通事舍人已下两班合为一;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金枪班三 班合为一;东西班忠佐、殿前都指挥使已下,驸马都尉、宫僚、员僚、皇亲大将军已下,行门宰臣、枢密使已下,颖王、皇亲郡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已下,皇亲使相、皇亲节度使、皇亲观察留后已下,皇亲防御、团练、刺史三班合为一;节度使观察留后已下,防御、团练、刺史三班合为一,并重行异位。诏依所定。既而武康军节度使李端愿言:使相亦当合为一班,不当独行尊异。诏令合门再定,而合门引仪制及以前议为是,又从之。端愿复伸前议,自劾妄言,乃诏太常礼院与御史台同详定。礼院言:参详常朝起居班次,缘祖宗旧制,今来乞不并合。从之。 治平四年二月九日,神宗即位,未改元。枢密副使吕公弼言:新授枢密副使吴奎入院在臣先,比以忧制,今还旧职,乞令序班在上。从之。 三月六日,新除昭德军节度使兼侍中曹佾大后系书令在富弼之上。 闰三月十九日,太常礼院、合门言:准诏同详定合门使李端悫所奏合门仪制,宰臣与亲王立班,座位分左右,各为班首。宰臣、枢密使带使相或带郡王,并使相作一行,总为中书门下班。其亲王独作一班者,准封爵令,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亲王,所以他官不可参缀。检会坐次图子,直将宗室使相(辍)〔缀〕亲王。盖更张之时,未见亲王,遂致失于讲求。近见朝拜景灵宫,东阳郡王颢亦缀亲王班,窃恐未安。今取到合门仪制,其合班宰臣、使相在东,亲王在西, 分班立。又检到祥符元年宴座次图子,宰臣王旦与使相石保吉在东,宁王元墦、舒王元捻、广陵郡王元俨、节度使惟吉在西,分班座。其元俨、惟吉是郡王与节度使,许缀亲王班,窃虑当时出自特旨。今来检寻元初文字不见,在先朝只依祥符元年宴座次图子,亲王及带使相郡王在西为一班。臣等参详,请依合门仪制,亲王在西独为一班,宗室郡王带使相及宗室使相许缀亲王立班,座次即系临时特旨。从之。 仁宗朝宗室任观察留后至节度使者,特许缀带使相、侍中郡王班。今蒙恩授集庆军节度使,欲望比附前例,缀班起居。合门检会前例,皆是特旨。今宗谔乞缀郡王班,难议详定。诏依仪制,序班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下。二十一日,保静军节度使、虢国公宗谔言:伏 九月二十八日,诏新除枢密副使韩绛、邵亢,参知政事张方平、赵抃并依官序立位。 十月十五日,翰林学士吕公着言:司马光近除翰林学士,缘光前入院在臣之先,今乞班在光下。从之。 十一月二十五日,合门言:准传宣驸马都尉王师约起居班次令依李玮例。今定师约在德州防御使李珣之下。从之。 神宗熙宁元年三月六日,知制诰宋敏求、吕夏卿、陈荐、杨绘等言:近复钱公辅知制诰,缘公辅擢入西掖在臣等前,乞令立班在上。从之。 七日,审刑、大理寺言:准诏详定知瀛州马仲甫奏,条例:少卿监与发运、 转运使副分官次高下相压,又发运使副在转运使之上。如转运系大卿监,亦在发运使副员郎之下。部内知州军少卿监却在发运、转运使副正郎之上,不惟次序错乱,况在统属,于理未便。欲乞重行守夺,应少卿监在本路发运、转运使副之下,大卿监即分官次。所贵稍重职司,高下有分。寺司为知州军少卿监以下,与本路发运使副依官次行之已久,难议更改。诏重行定夺闻奏。检会嘉佑编,江淮制置发运使副在转运之上,转运使副在提点刑狱之上,并诸州总管、本路分兵马钤辖之上。若路分钤辖系正刺史以上,即依官次。其正刺史以上充路分总管,并少卿监以上知州军者,与本路制置、发运、转运使副、提点刑狱与提点银铜坑冶铸钱公事官员亦依官次。其路分都监与本州岛都监同巡检等并依官次相压。又条,诸州官员及路分都监与本州岛都监同巡检等并依官次相压。又条,诸州县官员以官品职任依今相压。若遇会集,有高下相妨者,如京官充通判,诸司副使充监、都监,员外郎充签判之类,其签判官虽高于都监,缘职卑于通判,合在都监之下。又如京官充本州岛通判,崇班充本州岛都监,却与别州供奉官之类会集者,缘供奉官合押京官,其崇班虽高于供奉官,合在京官通判之下。其余官局职任并依此例诸条,官位相压。若权充职任者,并与正同。又准庆历编,制置、
造句:宋会要辑稿一千三百六十一
造句:宋会要辑稿一千三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