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竹园小学:启程便是最好的出发项目化学习交流分
在信息化、数字化风云天下的当代,学习空间无限开拓,思想维度不断迭代。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从未停止过学习交流与思考改进的步伐,将每一个关键时期当作发展机遇,齐心合力,用更强的力量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用更好的心态迎接更美的未来。 双减政策是一缕春风,吹绿杏坛、吹红杏果。减什么?怎么减?如何在不折不扣地减的基础上增,增教学质量、增成长力量、增发展能量?学校始终在思考、在行动。 学校课程创新中心紧紧抓住项目化学习力,在学科领域掀起以核心问题驱动下的探究、实践类学习,开启学科教学的新天地。为了更优地教、更好地学,2021年9月23日,竹园小学项目化学习交流分享会在张杨校区拉开序幕,项目化学习的指导专家崔春华教授莅临指导,同时参会的除了学校项目化学习领衔人和种子教师之外,还有来自四个校区的学科教师代表。 本次分享会分享三个新学期启动的项目化学习,以及一个上学年已完结的项目案例。四位项目主持人分别结合各自项目主题,就本质问题、驱动性问题、研究背景、设计方案和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作全面解读、深入探讨,崔教授层层剖析、一一点拨,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极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犹如一场及时雨,给我们的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 首先是张杨校区自然学科冯蔚老师带来的跨学科项目《中秋月儿圆又亮》。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而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各地必备中秋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那么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会这么圆这么亮呢?该项目团队成员基于科教版《自然》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中秋月儿圆又亮这个PBL项目,希望学生在这个项目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个看似平常实则神秘的宇宙问题。 崔教授对于第一次尝试项目化学习的冯老师给予了肯定,也对本项目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崔教授认为,该项目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背景,也有一定的生活情境基础,以中秋圆月为核心的项目外延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科育人的价值,和项目实施意义。崔教师针对驱动问题如何结合现实情境,如何在子问题之间架构联系,如何合理区分学习任务,如何使成果展示更突出等,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建议,也引发与会教师对于项目设计的效度与程度做深入思考。 接着,龙阳校区语文学科张莹老师带来语文学科项目《诗人也有朋友圈》。在核心问题假如古代也有微信,你最喜欢的诗人有怎样的朋友圈提领下,诗人、诗文知多少?如何设计诗人的朋友圈?如何玩转诗人的朋友圈?三个子问题顺势提出,几项学习任务和成果规划一一罗列,顿时让听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项目组希望通过统编教材中古诗的整理,让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诗人,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朋友圈这一模式,感染诗人的人格魅力,感受中华传统诗词的文化魅力,自发产生对诗词的兴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崔教授对本项目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化学习,各项学习任务的规划设计较为合理,相应学习成果的预设也清晰明了,好的规划加上好的实施一定有好的效果,崔教师很期待学习呈现多元的不一样的色彩。同时,崔教授在细品之中提到,本质问题应该与驱动问题的范畴和层次一致,如果能让小朋友代入角色,将驱动问题改为我就是诗人,我有我的朋友圈,会让学生有更高的认同感。 随后,长岛校区语文学科马俊英老师带来童话阅读项目《童话王国任我行》。马老师阐述了项目的本质问题,怎样安排阅读计划,用好阅读策略,做好阅读记录,做一名积极阅读者?以此设计驱动问题是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在童话王国中漫游,为童话阅读导航?随后对于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相应的学习成果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 崔教授认可该项目的实施意义,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作了一番解读。针对学生阅读策略、方式等品质的隐性特点,建议成果改为阅读宝典,引导学生在编辑宝典的过程中显现阅读品质。崔教授给大家讲了一个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小窍门,结果的呈现是对驱动问题的回答,或许可以尝试逆向设计,先确定成果,再创设情境,随后提出驱动问题,这样也会有不一样的思路。同时,建议大家设计的所有子问题也应该从情境出发,不偏离才能更高效。 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师生共赢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成长方式。通过实践,老师们深刻感受到学科项目化学习带来的无穷魅力:设计者的思维发生变革,从教的设计指向学的设计学习者的学法发生转变,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三个新项目案例给了与会教师很多启迪,崔教授的即时评价更加本次研究推向高阶。讲者固有意,听者更有心。在场的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案例分析与专家点评,学习力十足。会场学习氛围浓郁,交流密切。 虽然今天是启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有了上一期的研究、感受和收获,这一期才会愈发精彩。最后,张杨校区数学学科万佳臻老师带来上学年开展的五年级数学项目《道德银行小行长》案列分享。万老师从项目背景、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反思及问题四个方面介绍了项目的内容。项目组老师们通过构建学习支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子问题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技能。看着一份份成果斐然,看着一个个学生学得起劲、说得带劲,大家都被深深触动,这是多么美好的项目化学习画卷啊! 智慧的提升在于每一种思维的碰撞,教坛的生机在于每一个的行动。基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在典型案例的交流与分享中,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与启发中,一点一点萌发,一层一层清晰。项目开展至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愈发强烈,问题意识更为清晰,获取学习支架的能力得到强化。对于教师来说,在探索课堂的多种可能性的同时,项目化学习也给传统的课堂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思考。学无境、思不止、行不尽,在接下来的研究进程中,我们全体竹园教师将与学生并行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道路上,破浪前行。古诗、竹园、项目化、浦东、学习交流、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