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诗作)
声明:,,,。详情 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 《日出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篇。此诗反用汉乐府古意,认为人不能逆道违天,而要适应自然规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全诗熔把叙事、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 日出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辞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庙歌辞》中有汉之《日出入》古辞。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安得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 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弃誉狼里)。 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 汉代乐府中有《日出入》篇,它咏洪杠朽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诗反其意而作。此诗并非凭空说理,而是有感于现实而发。《唐宋诗醇》认为此诗似为求仙者发,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得更为肯定:言鲁阳挥戈之矫诬,不如慨辨判委顺造化之自然也,总见学仙之谬。 李白的《日出行》一反汉乐府中《日出入》原诗的本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嚷院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店钻境签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对于这一问,作者的回答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其原因就在这首《日出入行》的最后两句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明人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精奇玄奥,出天入渊。又曰:必用议论,却随游衍,得屈子《天问》意,千载以上人物呼之欲出。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出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涬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语。亦索然无味矣。观此盖知白之学仙盖有所托而然也。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云:不信释典须弥之说,但言其疑似。奇语错落,琢句奇秀,匪夷所思(草不谢荣四句下)。严云:诘难得好(羲和六句下)。一结高超横绝,非太由不能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古诗词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5。人生如逆旅,我。。。古诗、诗作、李白、唐代、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