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三年问原文附翻译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者有已,复生有节哉?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阒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回答是:这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的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可随意增减的。所以说,这是不可改变的原则。创伤深重,复原的曰子就长悲痛得厉害,平复的时间就慢。守丧三年的规定,就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用来表示无以复加的悲痛。身穿斩衰,手持直杖,住在倚庐,进食稀粥,睡在草苫上,用土块当枕头,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表示无限的悲痛。三年的守丧期限,实际上二十五个月就结束了。虽然孝子的哀痛还没有结束,对父母的思念仍然存在,可是守丧的期限却到此为止,这是因为对死者的怀念总得有个停止、对于活着的人也总得恢复正常生活吧?
天地之间的一切生物,只要是高等的动物,必定都有感情。凡是有感情的动物,没有不知道爱护自己同类的。就说大的鸟兽吧,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同伴,过了一月,过了一季,还要拐回来巡视经过过去居住的巢穴时,必定要盘旋,要号叫,要徘徊良久,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即使像燕子、麻雀一类的小鸟,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叽叽喳喳地哀鸣一阵,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在所有的高等动物之中,没有比人更富于感情的了。所以,人对于死去的双亲,至死也不会忘怀。如果由着那些愚蠢无知或者放荡无羁者的意思去办,他们就会早上死了父母,晚上就会忘掉。如果对他们放任不管,那岂不成了连鸟兽也不如了,还怎么能够让大家过集体生活而不发生混乱呢?如果由着那些讲究礼仪的君子的意思去办,则三年的丧服,二十五个月就宣告结束,就像弹指一挥之间那样地迅速。如果成全他们的心愿,那将是哀痛永远没有结束之曰。所以先王为贤人与小人制定了一个折中的礼节,使大家都感到合情合理,然后除去丧服。
那么丧期为一年的丧服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呢?回答是:为某些至亲而不至尊的亲属服丧满一年就应除服。这是什么道理呢?回答是:一年之中,天地已经运行了一周,四季已经循环了一遍,天地之间,万象无不更新,所以制定出一年的丧服来效法它。
那么为什么有的丧期是三年呢?回答是:这是为了更加隆重其事,于是使丧期延长一倍,所以要过两个周年才除去丧服。那么丧期是九月以下的又是何道理呢?因为有的亲属赶不上至亲那么亲,于是丧期也就达不到一年。
所以五服之中,斩衰三年是最为隆重的丧服,绝麻三月和小功五月是最轻的丧服,齐衰一周年和大功九月是二者之间的丧服。这种规定,上则取法于天,下则取法于地,中间则取法于人情,人们之所以能够集体生活而又和谐一致的道理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三年之丧,是人情味十足的一种礼仪。这种最为隆重的礼仪,是历代天子所共同遵循的,是古往今来无人违背的,也不知道究竟已经实行了多么长的时间了。孔子说:孩子生下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孩子为之服丧三年,这也是普天之下通行的丧礼。
古诗、
礼记、
原文、
翻译、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李白的!四句!唐诗有哪些要四句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七绝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元代古诗词大全300首《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是说东周。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何当去逐骑麟客,被发同为汗漫游。长途跋且涉,征车驰复息。晓旦发东胶,落景次高密。...
王昌龄的诗送魏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王昌龄的诗送魏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送魏二唐代: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译文在橘柚飘香的江楼上醉饮话别,江风把那细雨吹进小舟,顿感丝丝...
贵公子夜阑曲李贺是是唐朝宗室的后裔,这对李贺来说似乎是个牢笼、陷阱或者是一种情结。这首诗作于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即元和五至八年(810813)。这首诗就是就自己对上流社会所见所闻有感而作...
王尽美:三首小诗与年人生王尽美,原名王瑞俊。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新华社发新华社济南月日电(记者萧海川)年月,青岛。病榻上的青年,面貌英挺、身材清癯,却已是病入膏肓。他想说话却...
李白的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古诗原文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古诗原文赏析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代: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
诗词女神陈更现身深圳分享《几生修得到梅花讯(记者毕国学通讯员刘苏艳文图)诗词女神到龙岗,龙岗再掀诗词热。2月25日,《几生修得到梅花》陈更读者见面会在深圳书城龙岗城(红立方书城)举行,现场挤满了诗词女神陈更粉丝。陈更是《...
《太原》元好问金朝诗人元好问诗文合集《太原》元好问金朝诗人元好问诗文合集太原金朝:元好问梦里乡关春复秋,眼明今得见并州。古来全晋非无策,乱后清汾空自流。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十年弄笔文昌府,争信中朝有楚囚。...
赞美秋天的诗清江引秋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赞美秋天的诗清江引秋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江引秋居元代:吴西逸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译文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飞起雪片,清冷的露珠...
李白的诗山中问答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山中问答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山中问答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译文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
他是历史中"最懒"诗人一生连一首诗都没写完诗句却中国自古以来便是诗词之乡,礼仪之邦,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历史上因为诗歌而名垂千古的诗人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像李白这样诗中富含浪漫想象的大诗仙,一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
因一首诗来到西安乐游原乐游原得名于汉代,汉宣帝时偕许皇后出游至此,乐不思归,后在高地上建有乐游庙而得名。唐代建有青龙寺,主持密宗佛法惠果大师师承不空三藏大师(狮子国人,今斯里兰卡人),惠果是密宗七祖。弟...
关于苏轼最经典的诗词名句,苏轼名句励志介绍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诗,大多为人生感悟,对现实的批判,也描绘了不少的自然风光,今天就来盘点苏...
塞下曲卢纶唐代塞下曲卢纶唐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及注释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
静女静女先秦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p作品赏析注释:爱:隐藏说怿:音月义,喜爱荑...
夜坐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2018年4月7日,济南市平阴县圣母山海棠园内,由平阴县旗袍协会、肥城市旗袍协会组织的一百名旗袍会员在海棠园,举办旗袍秀活动,为园区的赏。。。详细4月6日,济南,清明假期的第二天,...
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寒暑阴阳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间,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鳞介以...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唐代:温庭筠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译文她的纤腰如嫩柳般婀娜,白白的双手好像握着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