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粤读古诗文《诗经》蒹葭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粤语正

  《诗经》十五国风的《秦风》,收录了十首作品,大都是东周时代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的民歌。秦地僻处西陲,与戎、狄杂居,环境促使秦人崇武的特质。因此,《秦风》的诗,多反映秦地勇武好鬥、粗犷质樸的民风。可是其中蒹葭一诗却透发淒婉缠绵、超逸潇洒的情致而别具特色,清代方玉润(18111883)《诗经原始》评说: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鬥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   关於蒹葭的内容,众说纷纭,有说是讽刺秦襄公的,有说是渴求贤人的,近代学者多说是一首情歌。笔者认为,说是一首情歌,是从民歌的角度切入,这未必真能直寻诗人的原意,但却能避免穿凿附会之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篇的第一章,开头以写景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景物在深秋的破晓时分,晚间凝结的霜露依然,眼前尽是青苍的芦苇。诗人在此氛围与色调下,怀念在远水一方的意中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所怀之人的形象和风度,只写二人相距遥远,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诗人对意中人的企慕,随之化为行动上的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沿河逆流而上,道路难行,崎岖而漫长,又顺流而下。意中人彷彿在水中的一方,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可望而不可即。而诗人眼前最真切的,就只有蒹葭苍苍,秋水茫茫!空灵的秋思与惆怅茫然的怀想,互为激荡,构成独特而感人的意境。   第二章承接首章,换了几个字。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萋萋,茂盛貌晞,晒乾的意思。地点、景物不变,时间上稍稍递进。诗一开始时,诗人只看到白露成霜,此刻太阳也许出来了,热力融化霜露,但露水仍停留在芦苇叶上。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湄,水和草交接处,指岸边诗人想像伊人原在水的远方,此刻在水之湄。诗人要寻找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道路且跻的跻,升也,这裏因协韵,读作基。诗人逆流而上,由於道路险阻,地势渐高而陡(跻),找不到又再顺流而下,伊人彷彿在远方水中高地(坻),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可望而不可及。   进入第三章,诗人又换了几个字。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采采,(因协韵,读作始始),也是茂盛的样子已,止,这裏作乾解。诗人看到茂盛的芦苇,时间上儘管推移了一些,可是叶上的露水仍未全乾。诗人接着写: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涘(音嗣,因协韵,读上声似),指水边。诗人的意中人在水的另一边。诗人努力寻找,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逆流而上,道路是曲折迂迴的。右(因协韵,读作以),郑玄(127200)解释:右者,言其迂迴也。顺流而下,意中人彷彿在远方的水中洲(沚)上,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可望而不可得。   前人曾评论读完诗的第一章,兴味已足,接下只是余音而已。但读者的情感,却在这余音萦绕中,引起接二连三的共鸣。   诗中的伊人形象,其样貌和服饰诗人没有交代,只通过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映衬出来,又通过上下求索的执著烘托出来。最终,诗人因阻隔而见不到伊人,读者便不能循着诗人找到伊人后而一窥究竟。伊人的美,就只能从想像中产生。但由於伊人的存在,使诗人获得了前行的勇气和坚守的动力,在孤独中找到了最有价值的依附和寄讬。於是在水一方的伊人,便使诗人的精神得到寄讬,心灵得以安慰,而生命也得到了昇华,释放出最大的魅力与价值,为人们留下了一种朦胧美感的诗意和热切的爱恋。   总言之,蒹葭这首诗,写景则色彩明丽,抒情则委婉曲折,通过对特定情境和时空条件下客观景物的描写,达到了情景交融、互起衬托,以至於产生浑然不可分的艺术境界。
古诗树渠粤语古诗文诗经、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诀别书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诀别书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诀别书两汉:卓文君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诺奖得主诗歌全集中国出版诗句有声有色可触及2011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当晚这位瑞典诗人的中国朋友,诗人、翻译家李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一直努力着把...关于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介绍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两角种子的两个角比作发髻,非常生动的表现出粽子的形象特点,也烘托出一种活泼的气氛。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作的《乙卯重五诗...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从1917年《新青年》杂志刊出胡适的8首白话诗算起,中国现代新诗到今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百年来新诗的历史怎样梳理又怎样评价,在创作手法、思想内涵和传播接受上有哪些成败得失...浙江大学公开课:析词解句话古诗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专题课程,有别于一般的文学鉴赏,以析词解句话古诗为主线,着重从词汇、文字、语法等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却又容易被误解的语词,分析诗歌语词特色及其源...李白的古诗大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范仲淹的古诗大全《苏幕遮碧云天》原文及赏析苏幕遮碧云天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分类...中华古诗词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创新表达中华古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随着新时代脚步的加快,弘扬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任务越发艰巨。作为面向大众的重要传播途径的诗词类电视节目,如何创新才能...唐诗中的成都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出身寒门,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才情纵放,擅长七言歌行。《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他久戍边疆,随军入滇,参加姚州(今属云南...唐诗三百首完整版唐诗三百首《春晓》唐文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下原镇下原小学举行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华夏文明,璀璨夺目诗词歌赋,熠熠生辉。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诗词经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日,下原镇下原小学举行了中华古诗词知识竞赛。此次参赛对象为三到六年级学生,通过第一轮...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清代:纳兰性德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译文在...李白的诗鲁东门观刈蒲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鲁东门观刈蒲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鲁东门观刈蒲唐代:李白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宋代:辛弃疾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史上最励志的三首古诗词千古名句满满正能量收藏好能经济效益好的行业或单位,时常会借重大节日、周年庆的时候搞一些职工文体活动,书法可以说是必备套餐。书写内容则最好能紧扣活动主题,蕴含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今年更比去年好...陈俊武:一首小诗寄平生这是陈俊武院士80岁那年作的一首小诗。情未了又启程,寥寥数字,饱含着一位老党员、老科学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气度。这是陈俊武院士80岁那年作的一首小诗。情未了又启程,寥寥数字...唐诗三百首唐诗,一般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研究唐代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学习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领悟中华文化和汉字音韵,而...背会这些"古诗词接龙"让孩子写作文思泉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久不衰。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学生应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背诵大量古诗。古诗词中有很多典故,了解这些历史典故,能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为他们写...关于赠别杜牧赏析,赠别古诗翻译与赏析介绍当赞美一个人的时候,是夸她比玫瑰娇艳,还是比茉莉动人,其实呀,在诗人杜牧这里,把她与豆蔻花相比,发现都比不过,还与天下的女子相比,她们也都花容失色,今天就来赏析这首诗。赠别二首其一...村居古诗原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村居古诗原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