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唐代遗址或为李白诗中"凤凰台"(图)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讯近日,考古部门在南京老城南的门西地区,发现一座古建筑遗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虽然仅有地基构建尚存,但多进、多间的布局清晰明了。体量之大,规格之高,非常罕见!
根据发掘情况,专家基本判断这个遗迹来自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由于目前出土文物有限,尚不能断定具体身份。不过,这座古建筑遗址的方位和时代,与凤凰台瓦官寺这样的建筑切合度较高,因此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个遗迹可能将是个足以震惊全国的重大发现。
鸣羊街胡家花园南侧,扬子晚报记者找到了这处古建筑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后留下的地层,显示出这座楼宇的形制与规模。如果以中式建筑传统的坐北朝南为定位标准,遗址呈长方形,东西两侧为长边,南北为短边。以步为尺,南北长约60多米,东西近50米。
如此规模的遗迹,在今天的地面之下两三米左右。发掘现场,笔直的沟渠将其分割成块。这是考古工作留下的,经过发掘清理,古建筑的结构布局显现清晰。沟渠组成的线条,类似今天的平面图,将大屋子里的小房间划分清楚。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建筑是多进式的,南北向,呈现工字形。进与进之间,还有衔接式的建筑,侧面还有类似厢房的结构。
当年的高屋广厦,今日均已湮灭,不过一些痕迹却留了下来。遗址现场,有一段庭院小径。这是一片保存较好的地砖,由一块块青砖,倾斜交错着组成,边缘是稍稍凸起的一条路牙子,高出地面约一二厘米。
一位文保专家在看过现场图片后分析认为,这段小径显示了年代。青砖的规格比例,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具有唐代的特点,区别于六朝时代,以及宋朝的形制。
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一些古井。保存完整的井栏,由三四层青砖,拼接成一个规整的圆形,今天依旧井水汪汪。据了解,发掘时古井已被阻塞,但一经疏浚,水即涌出,证明它今天依然连接着南京的地下水。
遗址北面一隅,还有一块石柱基,由扁平的圆柱体与立方体组成。这也是与建筑同时代的。它所盖住的土坑,也是当年用来加固柱子的。此外,地面还留着排列成队的木桩,不过它们直径比较细,留在地面的部分年代久远,而碳化发黑。
谈到该处遗迹,不少知情人士都难掩激动。官衙这类政府大院都比不了,它的等级要高得多。一位文保专家告诉记者,唐代的门西地区有凤凰台,而且这座建筑遗迹没被发现。有观点认为,这处遗迹可能就是凤凰台。
遗址的发掘工作是从去年开始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出土任何文字性的文物。但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将遗址的年代定为唐朝,或唐代之前一段时间。主要是瓶瓶罐罐一类的器皿,其中包括鼎鼎有名的唐三彩,不过已经是碎片了。
更重要的是,这座建筑遗址距离今天的地面大约两三米,紧挨着五代的地层之下。遗址所在地下不同的深度,反映不同的时代,越深年代越久。五代之前是隋、唐,再之前就是六朝,是南京作为大都市的起点。
唐朝是中国封建史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但此时的南京刚刚经历政权更迭,六朝积蓄的繁华,被战火中断,暂时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心,降格为一个普通州县。南京范围内,唐代的考古发掘并不多,如此体量的建筑遗址更是罕见。一位文史专家说,门西地区这一考古发掘,将对历史研究带来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而凤凰台相传是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当时传有异鸟飞临,官府认定此处当为凤凰栖息之宝地,始建凤凰台。这和遗址在年代上较为吻合。
原标题:南京门西地区发现古建筑遗址,并出土唐三彩碎片专家称此处或就是李白诗中的凤凰台
一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听得无数仕人怆然涕下。据说,李白当年赋此诗,是为与崔颢的《登黄鹤楼》一争高下,所以照搬其韵律句法。而今,武汉江边的黄鹤楼已是举世名胜,金陵凤凰台依旧难觅其踪。
翻开史料,很多对凤凰台的记载,都与这一建筑遗址切合度较高。清人所著《江南通志》中,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江宁即南京,城内之西南隅,就是明城墙内的西南一角,也就是今天的门西。
此外,这座遗址紧挨着的花露岗,曾经的名字就是凤凰山。而且周围,有很多地名带有凤字,如来凤街、凤游寺等。
除了凤凰台的说法,还有观点认为,遗址有可能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的瓦官寺,原因也是地点相近,都在城市西南。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缺少有力的证据,遗址原先是什么,还停留在猜想阶段,有待进一步发现与考证。
黄鹤楼已是举世名胜,金陵凤凰台依旧难觅其踪,如果遗迹真是凤凰台
原标题:南京门西地区发现古建筑遗址,并出土唐三彩碎片专家称此处或就是李白诗中的凤凰台
古诗、
凤凰台、
诗中、
南京、
李白、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无人不知的一首歌少有人知的一幅画由曹火星创作的歌曲《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线年初春,在刚刚迎来解放的北京街头,以《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为代表的解放区进步歌曲取代了旧时话...
描写秋天的诗词南山田中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描写秋天的诗词南山田中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贺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
千秋岁数声鶗鴂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千秋岁数声鶗鴂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千秋岁数声鶗鴂宋代: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初中课内必背古诗文汇集(50篇)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分为:初中部分(50篇)和高中部分(14篇),合计64篇。古诗词填空属于高考送分题,大家一定要把送分题全部拿到手。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提高一分,干掉一千!一分往往...
李白最有杀气的一首诗句句霸气十足其中一句更让人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文化,诗歌便是其中的一种。说到古诗词,就不得不提唐诗。唐诗可以说代表了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唐代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诗人,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当...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人生在世,应知进退,用则行,不用则藏。不妨权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躬耕田园。安贫乐道,清心寡欲,便可怡然自乐。多年来就像孔子那样,辗转多地,南北驱驰,一意从政,而四处遭受挫折...
10首写花的绝美古诗刻画灵动瞬间醉于花之海花是人间的精灵,有了各种各样的花,人间便增添了无限美好。花总是可以催人进入梦幻之中,享受无以伦比的精神之美。在唐诗中,花的百般妖娆,尽收唐朝才子的笔下让我们在唐诗中,坠入花海,欣赏...
古诗文网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
却卷波澜入小诗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於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却卷波澜入小诗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
李白最豪迈的六句诗词读来让人顿生豪气!李白是中国诗词届的带头大哥,他的作品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再加上他狂傲不羁的性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给我们留下很多豪迈干云之作,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这一句出自《将进...
宋代古诗大全300首赏析德佑二年岁旦其二原文赏析宋代古诗大全300首赏析德佑二年岁旦其二原文赏析德佑二年岁旦其二宋代:郑思肖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译文有桩...
杀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
柳永的词戚氏晚秋天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柳永的词戚氏晚秋天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戚氏晚秋天宋代:柳永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
木兰花立春日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木兰花立春日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木兰花立春日作宋代:陆游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宋代:苏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
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正式启动童心里的诗篇是灵感的花瓣,是梦想的种子。近日,第三届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正式启动,即日开始面向海内外征稿,并于4月30日截稿。大赛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
文天祥的诗扬子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文天祥的诗扬子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扬子江宋代: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译文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
刘禹锡的诗全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分类标签:励志诗哲理诗...
形容绿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形容绿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日出江花红...
李白《静夜思》全文及赏析《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