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网红诗"被"打假"的启示
最近,一首挂名杜甫的诗《暮年》被打假了。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这首诗已出现在多个网络平台上,被冠以最美最甜古诗词等名号,广为传播,并引发专家、学者和网友的争议
10月4日,认证为作家,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的微博用户张宏杰发微博说各大平台在2021年渐渐达成共识:这首诗是杜甫诗中最甜最美的一首,惊艳了整个大唐,并上传了9张截图,分别来自抖音、快手、小红书、百度、喜马拉雅、爱奇艺以及微博平台,这些截图内容有个共同点,即都在引用据称是唐朝杜甫所作的诗《暮年》,这位博主直言杜甫想不到身后会有这样一劫。
而在不少网络平台,一些用户声称该诗作者就是唐朝的杜甫,也有用户则把这首《暮年》冠以最美最甜的古诗词。在评论区,一些用户被这首诗感动了,有人认认真真地写诗相和,或者仿作跟评。
但更多的网友站出来打假,明确指出这首诗不是杜甫写的,这首诗过于浅白,内容语言是典型的鸡汤式的网红风格。
一些杜甫研究专家、诗人一针见血指出,《暮年》这个作品的作伪手法很拙劣,无论是题目,还是诗歌形式、内容,都完全与杜甫无关。杜甫长于律诗,越到晚年也愈加炉火纯青,并且,晚年杜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国事、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反观这首《暮年》,像是网络上常见的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与杜甫诗歌的境界差远了。类似的假托古时名人的事情自古有之,像《暮年》这样的拙劣作品近乎于一种恶搞,对于诗圣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这会消解其文学基础、思想深度。这首文字单薄、简单的《暮年》出现造假,不过是为了收获流量而已。
我们知道,这些年来,纵览网络文化空间,在一些文化形式的传播上,假托名人名言的现象可说非常多见,几成一种泛滥的文化现象。所谓的这首杜甫的网红诗,仍然是这样的一种文化造假、诗歌造假。这种恶意假托名人之举,通过利用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方法,来达到其目的。在伪造零成本的情况下,网上流行的这些假托名人的名言、诗句,无疑使得网络文化公信力再一次受到考验。
为什么会出现毫无顾忌地利用古人、名人的身份、名声进行文化造假?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说得好有时候想出一句妙句,但是从我嘴里说出没有分量,就假装这是莎士比亚说的,大家都觉得这果然是一句妙句然后广为传播。这可谓是对热衷于傍古人、傍名人的心理的绝妙注脚。
其实,这还与我们的文化环境和流行文化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如今,在消费文化原则的指导下、商业利益的诉求下,影视剧生产制作、图书出版、歌曲创作、文学创作等领域中,出现了抄袭、盗版、山寨、代笔等种种造假行为,一些有名无实的伪文化、伪文艺流行,这不仅凸显文化原创力的匮乏,更败坏了创作的风气、文化的风气。
历史上的名人,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具备文化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影响传播的作用。因此,假造、滥造这些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观点、语句,甚至为网上流传的那些浅薄苍白的伪鸡汤贴上古人、名人的标签,就是这些造假者假托、骗取和盗用这些古人、名人的这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力,利用大众崇拜名人的心理,以零成本来行其急功近利之实,以达到个人私欲的目的。众多学者专家网友直斥这首杜甫网红诗是为了收割流量,正是击中了托名作伪者的要害。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观点或作品,实际上是这些名人为我们后人提供的一种特定精神文化服务,正是为了接受和享受这种特定的精神服务即特定对象的精神成果,我们才去阅读他们的作品,接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因此,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成果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自己创作完成的,如果假托古人、名人,欺世盗名,伪造文化产品、文艺产品,就构成了对名人作品受众的恶意欺骗。
所以,盗用古人、名人之名,以行一己私利,是不能容忍的文化造假、欺骗。这种文化造假,是对精神思想的戕害。这给予我们的警觉就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纷乱芜杂的时代,公众需要提高自己的明辨能力,对那些所谓流行的、热点的东西,不盲从、不轻信,作为文化媒体也有责任厘清事实、传播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真实的资讯信息。所以,剥去这种文化欺骗的伪装,揭穿这种蓄意欺骗的技巧,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古诗、
杜甫、
打假、
启示、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关于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介绍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两角种子的两个角比作发髻,非常生动的表现出粽子的形象特点,也烘托出一种活泼的气氛。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作的《乙卯重五诗...
关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主旨介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主旨是,通过借描写月夜所见,托缥缈孤鸿这一物象,来表达作者内心清高自傲,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心性与品质,这首词的作者为我国宋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是他...
大衣哥辟谣儿子离婚采访时正看唐诗三百首称诺基亚手最近,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的家庭琐事又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起因是儿媳陈亚男在直播时,自曝与丈夫朱单伟暂时分开,言语间满是对小伟的不满意,说他懒惰、无所事事、不爱学习。陈亚...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基层干部参加廉政古诗故事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武汉市楚才中学副校长官华...
古诗词中梅花的51个别称一直对清香淡雅的梅花心存喜爱,无意间上网,了解到了梅花还有这么多的别称。看来,爱梅者自古以来颇多。摘录下来,和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吧!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
七律有所思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七律有所思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七律有所思近现代:毛泽东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栏静听潇潇雨,故...
经典古诗词大全600首让经典永流传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思想就是自古以来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看深远的影响。经典古诗词大全600首大体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所有精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信这句诗是很多朋友的座右铭。且不问曹操的...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宋代:苏轼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译...
"颜值"最高的古诗词起名你被惊艳到了吗?诗词歌赋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富有风花雪月之美,并且诗词还能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与外在气质,从中为孩子起名,很有意义。那今天,本着只为一个好名字的起名网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几...
小诗mm吧小诗MM的个人贴吧MM的个人贴吧聊天吹经核实吧主我是你的柠檬味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无法在建设小诗mm吧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管理组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关于爱情的古诗绮怀十六首其十五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关于爱情的古诗绮怀十六首其十五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绮怀十六首其十五清代: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
山泉煎茶有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山泉煎茶有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
吴奇隆称一切都听老婆的坦言想生小孩:诗诗很喜欢中新网7月13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吴奇隆12日在台湾上综艺节目时,张小燕特地准备著名的好孕椅,坐过的徐若瑄、六月等人都中奖,吴奇隆听闻搞笑说:我怀孕只好退出演艺圈!张小燕暧...
宋词精选大全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词精选大全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宋代: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宋词忆王孙夏词原文译文注释以及一生必背50首经典宋词忆王孙夏词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忆王孙夏词宋代:李重元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译文小池塘中,风中的水草烈烈有声,...
柳宗元的古诗夏昼偶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柳宗元的古诗夏昼偶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夏昼偶作唐代: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译文永州盛夏时节,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
王翰《凉州词》原文带翻译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分类标签:边塞诗战争诗思乡诗唐诗三百首豪放诗作品赏析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
"双减"政策落地实探(上):抓落实破解家长"补习今年秋季学期以来,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河北省不断推进双减工作。然而,有的家长却对补习、刷题心存期待,甚至为培训机构打掩护,如何解除他们的焦虑?世纪华茂位于...
陈俊武:一首小诗寄平生这是陈俊武院士80岁那年作的一首小诗。情未了又启程,寥寥数字,饱含着一位老党员、老科学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气度。这是陈俊武院士80岁那年作的一首小诗。情未了又启程,寥寥数字...
儿童诗诗人柯愈勋因病去世20日凌晨,知名儿童诗诗人柯愈勋在重庆因病去世,引发川渝地区不少诗人悼念。2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同样也是诗人的柯愈勋夫人陆政英,她证实了柯愈勋因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因心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