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赏读随衾诗卷拥嶙峋写在《徐邦达诗词集》出版之
徐邦达先生(19112012)生前以擅书画、精鉴定名世,著述极丰,有《古书画过眼要录》《古书画伪讹考辨》等行世,但先生于书画、鉴赏之外,亦擅诗词。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征得全国诗词名家作品八千余首,从中精选出一千一百余首编为《五四以来诗词选》,选入诗人四百余位,先生名列其中。且该书体例,凡入选之诗人,每人至多五首先生一人即入选四首,由此可见其诗词造诣颇得专家肯定。 实际上,先生本人于自家诗词甚措意,其《自传》中坦言受陈定山熏陶,得益不少。1990年编印的《海宁艺苑人物》中所列徐邦达专条称:有《李庵诗词集》手稿,尚待选订。所谓尚待选订的《李庵诗词集》大约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徐邦达诗词集》中的《李庵诗草》与《李庵词稿》。 李庵者,先生自号也。先生于1948年至1949年居上海嘉定县,所居遍植李花,春来繁花似雪,遂以李庵颜其所居,并请陆俨少为作《李庵图》。此或是先生生平最为自在惬意之时,是以庚寅(1950年)后虽定居北京,脆李繁枝(先生所作《梦园招游疁城即事》六绝句中语)已非目前,然犹形诸梦寐。1956年取旧作六首补绘《练川六景》长卷,并跋曰:余于戊子岁移家练川,始与梦园诸子晨夕游共,凡三载而幞被都门,江城旧事几同梦寐。暇日偶取居练六绝句各补小图,联为长卷,聊志鸿爪云尔。其缱绻之情,弥漫行间。 《徐邦达诗词集》一书在整理先生既存诗词集手稿之外,复从他处辑得大量散佚诗词。通计已结集及新辑者,得诗五百余首、词一百四十余首,对于了解先生之生平、交游,补充近世艺林掌故,查考部分古书画之流传等皆不无裨益,而诗词本身亦有极可爱者,兹分述如下: 先生早岁居沪,四十后北上居京,所居皆通都大邑,加之以一身兼鉴定家、书画家、学者、诗人诸身份,故交游特广。所交以书画家、诗人为主。集中与陆俨少、孙祖白(此二人是画家),张伯驹、周汝昌(此二人是诗人)诸人唱和之诗斑斑俱在,其文献之价值读者自能领略,不必多说。 读先生之诗词,还能见到一些出人意外的交游。如丘琼荪,过去我知其是研究词乐的专家,有《燕乐探微》专著出版,真未想到竟然与徐先生曾相交契。再比如,贵游公子之为剧界票友,这在近代很平常,但读到《忆哭王瑶卿先生六章》《念奴娇题自画留香馆图》才知道先生与京剧名伶王瑶卿、荀慧生的交谊居然是那样的深。 读先生之诗词,除了有助于了解先生之生平、交游外,还能增益有关近世艺林掌故的新知,补充文献之不足。集中长诗如《曼陀入蜀十年,近忽致书存问,诗以答之,藉见情况也》《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归申江故里,邂逅秋甸黄兄,欢然话旧,因及一时绿猗社诸画友,为作长歌纪之,他日可续海上墨林也》两首,篇幅既长,故实又多,且先生又皆自注诸故实本末,是以极为详实,实在是研究近代海上画坛的重要资料,所谓他日可续《海上墨林》,诚不诬也。 先生晚岁在京与张伯驹、周汝昌等交游,叠相唱和。每到春来,张伯驹都会招邀朋侣至京西旸台山下辽代古剎大觉寺看杏花,每回游赏大抵皆有诗词酬唱,极一时之风雅。这些酬唱的诗词,有人说因没有人留意收集保存,都随阳台的山风飘散了,其实不然。今观这本诗词集,就发现这些有关大觉寺游春赏花的诗词大多完好的保存下来。 1977年3月,刘海粟八二寿辰,罗忼烈填《水调歌头》一阕以寿,当时步韵者甚众,据袁志煌、陈祖恩编著《刘海粟年谱》,有张伯驹、黄君坦、周汝昌、朱复戡、陈兼与、李宝森、杨通谊等,实则先生亦有和词,《徐邦达诗词集》补词部分而今也予收录。 又,孙鸿士之名在吴湖帆《佞宋词痕》中屡屡出现,此前人们对此人之生平知之甚少。今读先生诗词,始知其为先生表兄,集中与之酬唱之篇尤多,而孙氏之生平可概知矣。 先生主要是鉴定家、书画家,因此,集中多题画诗,有题古画者,有题同时人所画者,有题自画者。其中题古画一项最有价值,可为搜访古画提供线索,为鉴定古画、考索古画之流传提供参考。如《城西集》中有《题吴威中画献岁佳卉图》七绝二首,诗题下注曰上有朱竹垞诗题,下一首第二句又注曰吴自题云图献岁之佳卉,疗诗人之寒饿。而此二诗所题之原画竟见于拍场,诗中所纪朱氏、吴氏之题记在原图中皆一一符合。粗略地将本集所提到的晚清以前之古画列举开来,至少有如下一些:林逋《自书诗卷》,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文征明《仿李成寒林图》,李流芳《秋林归隐图》,卞润甫《为王贞明作山水图》,刘世儒《梅枝》,八大山人《双雀图》,顾媚《墨花卷》,吴振武《献岁佳卉图》,恽寿平《梅花》,石涛《白龙潭图卷》,僧超揆《梧庭试茶图》《静荫图》,马荃《浣纱图》,方亨咸《秋日山居图》,李鳝《花卉册页》,罗聘《摹董思翁鹊华秋色图》《天寒雅集图》《推篷墨梅图》,戴熙《秋清落木图》。然则,本集对于古书画之鉴考,其意义也就显然了。 以上所论,皆着眼于本集诗词在史料方面的价值。至于从文学角度而言,先生这数百首诗词亦极多可爱者。一一列举赏析,既属不能,亦无必要。此处仅说几点,以提请读者注意。 以体裁论,五百余首诗可谓诸体皆备,一般的五七言律、绝、古体不必说,还偶见四言、六言、杂言者。论数量,则七绝占绝对之多数。论质量,为数不多的几首七言歌行大多都是上选,如上举之《见季宁复谈陆沁范往事感赋》,此外如《和东坡题烟江叠嶂图韵》等皆好。词的总体质量较诗为高,《五四以来诗词选》所选先生四首皆是词而无一诗,或非偶然。 以题材论,先生之咏物诗殊有可爱者。历来咏物诗讲究切物并能切己,即既能体物细腻,又贵有所寄托,《北征集》最后一首《雁》颇得其三昧。或者咏新事物而贵能有趣,则《海西学子赠咖啡,谢以此诗》一首咏咖啡,妙能得其神理并且有趣。 以情志论,集中慷慨悲凉之作如《与鸿士市肆小饮即酬前日赐诗》《忆定山》诸首最能动人。 以时代论,1945年至1955年,1975年至1985年这两个十年可以说是先生诗词创作的两个黄金十年。集中好诗好词大多创作于此一时期。比如词中诸长调,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创作于这两个十年中。 总体而言,先生之诗词有佳句、有妙思、有真情,佳作在在皆是,但谓其自立门户则未也,诚如先生自云,诗词之于先生乃业余寄兴,偶吟自适而已。以总体质量最佳的《李庵词稿》来说,佳制甚多,然论其宗派门户,则时而周姜,时苏辛,时而如张玉田,时而又如柳三变,显然是完全没有门户,没宗主的。是以论先生之诗词,必以史料价值为第一位,文学价值在次。事实上,近七十年来的旧体诗词大多可作如是观,时代使然耳。 先生晚岁好友、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有赠先生句云:鉴书观画总燃犀,倚马诗才世未知。相信本书出版后,可使先生的倚马诗才为世人所知了。古诗、邦达、诗词集、嶙峋、好书、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