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七里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七里濑 南北朝:谢灵运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译文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注释 七里濑(li):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两岸高山耸立,水急驶如箭。旧时有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指舟行急湍中进度极难掌握,惟视风之大小来决定迟速。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羁(j)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积:聚集。 展:申展,这里是尽情的意思。 逝湍(tun):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急流。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诗人自指。奔峭: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 潺湲(chnyun):水流的样子。 日落:日光下射。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 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 遭物: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悼:感伤。迁斥:被贬滴、斥逐。 存期:期望,想要。存,想。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 秉:掌握,把持。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岂屑(xi):哪顾,不管。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诮(qio):责备,讥诮。 严子濑:即严陵濑,在七里濑东。严子即严光,字子陵,本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但他坚决不肯出仕,隐居富春江上,后人名其垂钓处为严陵濑,即此诗所谓的严子濑。其地在七里濑下游数里,故诗人举目可见。 想属(zh):联想。任公:任国公子。《庄子外物篇》中写道:任国的一位公子做了一个大钓钩和大绳子,用五十头牛当作钓饵,到东海去钓鱼。钓了一年才钓得一条极大的鱼。他把这鱼切开做成肉干,从淛河以北到苍梧以东的人都可以吃得很饱。 同调:情调相同,志同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永初三年(422)秋,离始宁赴永嘉的途中。诗人目睹七里濑一带的急流落照,荒林哀禽,想到自己身遭贬谪,远离都市,不由睹物伤情,内心愁闷。但一看到远处的严子濑,联想到东汉逸士严光曾隐居富春山,又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有了精神寄托,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一句,羁心指一个被迫远游为宦的人满肚皮不情愿的心情。这句意思说在秋天的早晨自己郁积着一种不愉快的羁旅者的心情。接下来第二句说,既然一清早心情就不愉快,那么爽性尽情地眺览沿途的景物吧。第三、四两句似互文见义,实略有差别。逝湍指湍急而流逝的江水,则孤客当为舟行之客而徒旅虽与孤客为对文,乃指徒步行走的人,则当为陆行之客,故下接苦奔峭三字。夫舟行于逝湍之中,自然提心吊胆但其中也暗用逝川的典故。《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知此句的伤字义含双关,既伤江上行舟之艰险,又伤岁月流逝之匆遽,与下文遭物悼迁斥句正相呼应。第四句,江岸为水势冲激,时有崩颓之处,徒步旅行的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感到很苦。不过从上下文观之,这句毕竟是陪衬,重点还在伤逝湍的孤客,也就是作者本人。所以孤客、徒旅是以个别与一般相对举,似泛指而并非全是泛指。 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这中间也有跳跃。开头明写秋晨,下文却来写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来代表。这种浓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而谢灵运的诗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缓是急,仍须研究。汉武帝《瓠子歌》(见《史记河渠书》引):河汤汤兮激潺谖。可见当训水流急貌。何况石浅则水势自急,必非缓流可知。此四句石浅句写水,写动态,日落句写山,写静态水为近景,色泽清而浅山为远景,色泽明而丽。荒林句写目之所见,哀禽句写耳之所闻。全诗景语,仅此四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照理讲它们并非主要内容。只是若把这四句删掉,此诗即无诗味可言。可见情由景生,原是写诗要诀。 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迁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观上指自己被出为郡守,无异于受迁谪和贬斥,二是客观上感到节序迁改推移,时不待人。这二者都是值得伤悼的。但只要存有希望,就可以领悟精微玄妙的道理,不致因外来的干扰影响自己的情绪了。然而这种悟道的境界,只有太古时代的圣君贤哲才能心领神会,处于衰乱末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作者说,我既已持有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哪里还在乎当今世人的讥诮呢!从这里,看得出作者同刘宋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互相对立的,这是豪门世族与军阀新贵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最后矛盾激化,谢灵运终于以谋反罪被杀害。从历史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 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严子和任公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人。严光是避世的隐者,而任公则象征着具有经世大才的非凡之辈。作者意思说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于不合时宜,宁可做个隐士。结尾两句,作者明确表示:即使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志趣相投,步调一致。言外隐指:本人知音寥落,当世的人对自己并不了解。从而可以推断,上文作者所伤悼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了。古诗、七里、译文、古诗、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