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被梗住了?是时候从古诗中寻求灵感了
唐诗中写了美好的春光、秋景、山水、田园和边塞,唐朝的社会生活也通过唐诗中的咏史怀古以及旅行中的见闻等展现出来,还可以与那时的诗人们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从而感知他们的悲喜、他们的爱恨、他们的生存境遇与命运。这或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知人论世吧。 在开始阅读前,请先来看看如下翻译题。如果你来翻译的话能得多少分呢? 最近几年,网络新词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网络语言以简单、有趣、富有个性等优势迅速普及,不少官方媒体也开始通过使用网络词汇,来触达年轻人群体,消除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但久而久之,当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YYDSAWSL,不少人却发现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越来越贫乏。看到美景时心中总是有那种感觉了,但却无法付诸文字,离开网红词和谐音梗便难以找到赞美的词汇,只得一句绝绝子走遍天下。 反观古人,那可太有讲究了。他们提笔写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来描绘澄澈阔大的图景,通过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来表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古人的作品或空灵、或洒脱、或雄壮、或伤感,今天,暂且将绝绝子抛在脑后,一起进入空灵之境,领略古诗的侘寂之美。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得罪权贵,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漫游梁宋、齐鲁、江淮、吴越等地,其间还与杜甫同游梁宋、齐鲁,留下了传世佳话。在此期间,风景秀丽的宣城是李白的常驻点之一,他在这里也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寄崔侍御》《题宛溪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作于宣城。宣城在唐代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山灵水秀,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水夹城而流。谢朓楼就是宣城的名胜之一,李白漫游到此,多次登楼望远,吟诗抒怀。每每登楼,李白总是感慨万千,其中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登高有感是古人作诗的常态,杜甫的《登高》、王绩的《野望》都是临高而叹的佳作二是谢朓是李白最喜欢、最钦佩的前人之一。他曾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说: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以此表示自己对谢诗的倾心。另外,李白的人生遭际也和谢朓相似。两人都是因久负诗名而受到统治者的赏识,两人也都因得罪他人而招致谗言。受到诬陷的谢朓身陷囹圄一命呜呼了,被逐出长安的李白数次到访谢朓故地,怎能不大发感慨呢? 这首诗大概作于天宝十二年或十三年(公元753年或754年),从诗人离开长安算起,这大约已是第十个年头了。某个秋天的早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诗人登上谢朓楼远眺宣城秋景,美不胜收,于是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江城即指宣城,因为临水,故而称之。诗人开门见山,以江城如画的感叹开头,统摄全篇。次句则点出写作的时间和天气,大致勾勒出一幅江城早晴图,使读者对图景内容产生了无限遐想。 那么,诗人都望到了什么美景呢?诗的三、四句写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水是指句溪和宛溪。句溪在宣城东边,河道曲折,形状像汉字的句字,故而得名。宛溪源出宣城东南的峄山,在城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用夹字来描写两水的态势。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早晨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明镜一样。双桥是指横跨宛溪的凤凰桥和济川桥。这句诗的意思是:衬着绚丽的朝霞,双桥倒映在溪水中,色彩斑斓,像两道彩虹落在水中一样。以双桥来对两水,以彩虹来对明镜,对仗平稳工整。连用两比,以明镜来喻溪水的明亮澄澈,以彩虹来喻被朝霞浸染的拱桥,贴切而形象。同时,诗人又将夹落两个动词放置在两句诗的中间,在静态的景色中融入了动态,整个画面因这两字而活了。 紧接着诗人将目光由溪水转上岸,写道: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向远处望去,几处人家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了,袅袅炊烟从树林里升了出来。秋风乍起,寒意袭人,远处的橘柚林青得发黑,梧桐树也开始泛黄落叶了。人烟橘柚梧桐本来都是平常的景物,诗人将寒老二字嵌在其中,马上就给人以孤清之感,寒气逼人,这也正对应了诗题中所说的秋登。 这萧飒的秋景使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的遭际,心怀天下苍生却只能浪迹天涯,诗人心中的悲怆之感油然而生。想到谢公和自己有着相似的遭遇,诗的最后两句自然转入了怀古之中。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这两句先引出北楼,点明登高的地点,由楼的名字,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谢公,因而发出感慨:谁能想到,这谢朓楼上正有人吹着秋风在独自怀念谢公呢?意思就是,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这就加深了诗歌的意蕴,在一般的怀古外,表达了孤高无依之感。 这首诗歌不用典故,语言平白晓畅,如出水芙蓉般清新圆美,的确是一篇登高怀古的佳作。 这首诗的题目下有个小注时年十七,也就是说是王维十七岁的时候写的。大概在两年前,十五岁的王维从家中出发,经过潼关、骊山,来到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这两年王维主要是在长安、洛阳一带漫游,这首诗就是王维十七岁的时候,在长安写下的。一个青春少年,怀揣着梦想,背负着行囊,游走于京都,个中的辛苦只有王维自己知道。适逢重阳佳节,想起家中的亲人此刻团聚在一起,而自己孤身流浪他乡,那种思乡的感觉特别强烈,于是心到手到,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的题目里需要解释的有两个词。一个是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数单数的最大数,所以九月九日就被称为重阳。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常常折茱萸插在头上,登高饮酒。茱萸气味浓烈,人们认为在这一天插在头上可以祛除热气、防御寒气。 另一个有必要解释的词是山东,这个山东不是现在山东省的山东,有的学者把它解释为华山以东,也是不对的,应该是崤山和函谷关以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战国时期,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战国七雄当中,除了秦国以外,其他的六个国家韩、赵、魏、齐、楚、燕都在崤山和函谷关以东,因此也有山东六国的说法。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战国时期的地图就会很清楚了。战国以后,山东这个地理概念沿用了下来。《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这段话讲得很明确,王维是太原祁人,就是唐代的时候太原府所管辖的祁地,即现在的山西祁县,在太原的南面。只是后来,王维的父亲做官做到了汾州司马,才把家迁到了蒲地,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但是无论原来的祁县,还是后来的永济,在战国时期,都在山东六国境内,都属于山东,所以王维思念他的兄弟就说忆山东兄弟。 因为写于动情之时,所以诗歌完全是有感而发,而不是像辛弃疾所说的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整首诗就像在说家常话,全都是诗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修饰。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盛唐时候的许多诗作都是这样。这首小诗也是如此,读起来感觉在说家常话,是那样的入口、入心,没有一点点苦思冥想的痕迹,完全是作者信手拈来。我们知道,王维生活的唐朝,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语言变化非常大,书面语更是这样,但是这首小诗,我们现在读起来,却没有一点隔阂,是那样的自然。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话中用了两个异字,这在古诗当中是不多见的,因为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要避免重复。在这里字是重复用了,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那样的贴心,使我们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因为只身一人在长安,所以是异乡因为自己不是长安人,所以是异客。两个异字,把王维身在他乡的漂泊之感给写活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是明白如话,因为独自一人游走他乡,所以每每遇到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这一句后来成了千百年来一直传诵的名句。这一句为什么会如此的打动人呢?我们觉得,主要是因为王维把一个游子在重阳节到来时候的独特心理感受给升华了、普泛化了。在古代,差不多每一个读书人都有离土离乡的经历,而每每到了节日的时候,不仅仅是重阳节,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会更加想念家中的亲人。王维在这里,把这种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心理体验给说了出来,他触动了每个远在他乡的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因此,我们说,虽然是重阳节的到来引发的思乡之情,但是适用于每一个佳节,适用于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对上一句的具体解释。每逢佳节倍思亲,怎么个思念法呢?因为作者独自一人离家在外,只能遥想家中的情形。按照习俗,每逢重阳节,兄弟们都会头插茱萸、登高饮酒,今年自己却不能了,想来这一天家中的兄弟们一定会像往年一样聚会(根据《旧唐书》记载,王维有四个弟弟)。遗憾的是,自己一人在外,兄弟们也会因为缺少了自己而感到遗憾。这两句是作者远在异乡时的设想之词。古人说,这里用的是倩女离魂之法,意思是身在此而心在彼,作者身在他乡,心早已经飞到了故乡,和兄弟们聚在了一起。 (节选自《侘寂之美:唐诗中的理想国》,李静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古诗的美雄浑壮丽,清丽脱俗,妙不可言。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开始通过写诗来陶养心性,记录生活。你是否有写诗的习惯?曾有感而发写过哪些诗句?在评论区与文献君分享吧! 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娓娓道来每首诗写作背后的爱情、亲情、友情,求仕、理想,漫游、心境,以及无限美好的风光。 本书选择了100首精美的唐诗,分为经典的十类题材,加以重新的诠释。其中既有对春花秋月等自然风物的细心描摹,又有登山临水时的深情咏叹,更有面对历史古迹时的深沉反思,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对十类诗歌的解读中,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们五彩斑斓的诗性生活,开阔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悦精神,享受快乐又可以涵养性情,调适心境更能够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人生修为。古诗、古诗、灵感、表达、寻求、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