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时运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时运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时运   魏晋:陶渊明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译文   《时运》诗是写暮春出游的。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稳了,春天的景色是那么和美,独自出游只有影子作伴,不禁欣喜与慨叹交替袭来。   天回地转,时光迈进,温煦的季节已经来临。   穿上我春天的服装,去啊,去到那东郊踏青。   山峦间余剩的烟云已被涤荡,天宇中还剩一抹淡淡的云。   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绿起伏不停。   长河已被春水涨满,漱漱口,再把脚手冲洗一番。   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啊看,心中充满了喜欢。   人但求称心就好,心意满足并不困难。   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乐,陶然复陶然。   放眼望河中滔滔的水流,遥想古时清澈的沂水之湄。   有那十几位课业完毕的莘莘学子,唱着歌儿修褉而归。   我欣羡那种恬静的生活,清醒时,睡梦里时刻萦回。   遗憾啊,已隔了好多世代,先贤的足迹无法追随。   这样的早晨,这样的夜晚,我止息在这简朴的草庐。   院子里一边药栏,一边花圃,竹林的清阴遮住了庭除。   横放在琴架上的是素琴一张,那旁边还置放着浊酒半壶。   只是啊,终究赶不上黄唐盛世我深深地感慨自己的孤独。   注释   时运:指春、夏、秋、冬四时之运行。   春服既成:春服已经穿定,气候确已转暖。《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成,定。   斯:句中连词。和:和穆。   偶景(yng):与影为伴,表孤独。景,同影。   欣慨交心:欣喜与感慨两者交会于心。   迈迈:行而复行,此指四时不断运行。   穆穆:和美貌。   袭:衣外加衣。   薄:迫、近。言:语词。全句说到了东郊。   涤:洗、除。霭(i):云翳。   暧(i):遮蔽。霄:云气。   翼:名词用作动词。写南风吹拂春苗,宛若使之张开翅膀。   洋洋:水盛大貌。平泽:浇满水之湖泊。   漱、濯(zhu):洗涤。   邈(mio)邈:远貌。遐景:远景。   载:语词。瞩:注视。此句写诗人眺望远景,心感欣喜。   称(chn):相适合,符合。   挥兹一觞(shng):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   延目:放眼远望。中流:此指平泽之中央。   沂(y):河名,源出山东东南部,即《论语先进》所说浴乎沂之沂水。这两句谓当此延目中流之际,平泽忽如鲁地之沂水。言外之意,向往曾皙所言之生活。   童冠:童子与冠者,即未成年者与年满二十者。齐(j)业:课业完成。齐,同济。   寤(w):醒着。寐:睡着。这两句说诗人向往曾皙之静,不论日夜都向往不已。静,指儒家所论仁者之性格。《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交挥:俱相奋发。   殊世:不同时代。   追:追随。   晨:早。夕:晚。   言:语词。庐:草庐。   翳(y)如:翳然,隐蔽貌。   黄:指黄帝。唐:指帝尧。陶渊明《赠羊长史》: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莫逮:未及。   赏析   这首诗模仿《诗经》的格式,用四言体,诗题取首句中二字,诗前有小序,点明全篇的宗旨。本来,汉魏以后,四言诗已渐趋消歇。因为较之新兴的五言诗来,其节奏显得单调,而且为了凑足音节,常需添加无实义的语词,也就不够简练。但陶渊明为了追求平和闲静、古朴淡远的情调,常有意选用节奏简单而平稳的四言诗体。因为是有意的选择,其效果比《诗经》本身更为明显。   全诗牵涉到这样一个典故:据《论语》记载,一次孔子和一群门徒围坐在一起,他让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最后一个是曾点,他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在暮春时节,天气暖和得已经穿得住春装了,和五六个成年朋友一起,带上六七个少年人,到曲阜南面的沂水里入浴,再登上求雨的土坛,迎着春风的吹拂,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这想像中和平安宁的景象,悠闲潇洒的仪态,把向来严毅深沉的老夫子也感动得喟然长叹,说:吾与点也。(我的心与曾点一样)后代修禊(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的风俗渐盛,因为时间也是暮春,又同是在水边嬉游,所以关于修禊的诗文,常引用到《论语》中这个典故。诗前小序的大意是:暮春时节,景物融和,独自出游,唯有身影相伴,欣喜感慨,交杂于心。全诗四章,恰是前二章说欣喜之情,后二章叙感伤之意。   先说一二两章。第一章前四句中,时运谓四时运转袭谓取用、穿上薄言是仿《诗经》中常用的语词,无实义。这四句意思很简单,用五言诗写两句也够了:时运值良朝,春服出东郊。但诗歌语言并非唯有简练才好,而必须服从特定的抒情要求。下笔缓缓四句,正写出诗人悠然自得、随心适意的情怀。开头迈迈、穆穆两个叠词,声调悠长,也有助于造成平缓的节奏。而且迈迈形容时间一步一步地推进,穆穆形容春色温和宁静,都排除了激荡、强烈的因素,似乎整个时空和诗人的意绪有着同样的韵律。后四句写郊外所见景色:山峰涤除了最后一点云雾,露出清朗秀丽的面貌天宇轻笼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淡淡云气,显得格外高远缥缈南风吹来,把踪迹留在一大片正在抽发的绿苗上,那些禾苗欢欣鼓舞,像鸟儿掀动着翅膀。这些写景的句子从简朴中显出精巧,似漫不在意,却恰到好处。同时这开远的画面,又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象征。它广大、明朗、平和、欢欣。   第二章转笔来写自己在水边的游赏,这情趣和《论语》中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相似。洋洋平泽,是说水势浩大而湖面平坦,诗人就在这湖边洗濯着(这里漱也是洗涤之意)邈邈远景,是说远处的景色辽阔而迷濛,它引人瞩目,令人欣喜。这四句中写动作的两句很简单,其实就是四个动词。乃和载都没有实义,主要起凑足音节、调和声调的作用。写景的两句也很虚,不能使读者切实地把握它。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那洋洋的水面和邈邈的远景融为一气,展示着大自然浩渺无涯、包容一切的宽广。   诗人在湖中洗濯,在水边远望,精神随着目光延展、弥漫,他似乎和自然化成了一个整体。这四句原是要传布一种完整而不可言状的感受、气氛,倘若某一处出现鲜明的线条和色块,就把一切都破坏了。后四句是由此而生的感想:凡事只求符合自己的本愿,不为世间的荣利所驱使,人生原是容易满足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   以上是说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三四两章伤今怀古的感叹,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第三章前四句,写自己目光投注在湖中的水波上,遥想起《论语》中曾点所描叙的那一幅图景:少长相杂的一群人,习完了各自的课业,无所忧虑、兴味十足地游于沂水之滨,然后悠闲地唱着歌回家。需补充说明的是,这里面包含着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个人的平静悠闲,一方面是社会的和平安宁。这本是曾点(包括孔子)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但陶渊明把它当作实有之事,以寄托自己的感慨。他的周围,是一个喧嚣激荡的流血世界他自己,进不能实现济世之志,退又不能真所谓超然物外。而且他是孤独的,小序中说偶影独游,正与曾点所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相对照。他不能不感伤。下面说:我爱其静,寤寐交挥。用一个静字总括曾点所叙,并表示对此时刻向往,不能自已(交挥犹言迭起),因为那种社会的安宁与人心的平和,是他所处的世界中最为缺乏的那种朋友们相融无间、淡然神会的交往,又是他最为渴望的。最后两句说:遗憾的是那个时代与自己遥相悬隔,无法追及。这实际是说,他所向往的一切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第四章所叙,是游春后回到居所的情景。开头两句,写经过自晨至夕的流连,又回到家中。接着四句描摹庭园景色和室内陈设。这里表面上没有写主人的活动,但诗篇取景的镜头,映照出分列小径两旁的花卉药草,交相掩蔽的绿树青竹,床头一张古琴、半壶浊酒,清楚地表现出一种清静的气氛和主人清高孤傲的情怀。第二章出现过的、使诗人陶然自乐的酒,在这里重又出现了,不过它现在似乎更带有忧伤的色彩。酒中的陶渊明到底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呢?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   后面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但是黄唐莫逮,这个时代自己已经无法追赶了,慨独在余,我只能一个人独自感叹伤怀。最后这两句的意思和第三章结尾两句差不多,不过是换了一个寄托感慨的对象,把伤今怀古的情绪回复加强了一番。   但怀古并非陶渊明真正的目的。他只是借对古人的追慕表达对现实的厌恶,对一种空想的完美境界的向往,这和《桃花源记》实质上是共通的。   这首诗表现的情绪、蕴含的内容是复杂而深厚的。诗人从寄情自然中获得欣慰,但仍不能忘怀世情,摆脱现实的压迫他幻想一个太平社会,一个灵魂没有负荷的世界,却又明知道不可能得到。所以说到底他还是痛苦的。但无论是欢欣还是痛苦,诗中表现得都很平淡,语言也毫无着意雕饰之处。陶渊明追求的人格,是真诚冲和,不喜不惧所追求的社会,是各得其所,怡然自乐,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就形成了一种冲淡自然、平和闲远的独特风格。任何过于夸张,过于强烈的表现,都会破坏这种纯和的美,这是陶渊明所不取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月三有修褉的风俗,此诗中的游暮春、春服既成、乃漱乃濯等正与修褉事相合。
古诗时运译文古诗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明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明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明神唐代:李商隐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译文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诗词花影半遍红日还最唯美的20首宋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2首不出名的古诗没想到韵味十足跨越千年让人刮目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但是因为诗词作品实在太多,所以现在普通人就错过了很多好诗词。记得关注我,和我一起欣赏2首不出名的古诗,没想到韵味十足,跨越千年让人...清明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作者简介清明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作者简介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玉楼春春景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及赏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小学必背古诗词诗词凝集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它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起来看看小学必背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午枕原文、翻译及赏析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这首诗将午睡醒来、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间感受和心理的复杂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诗的首句...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专题培训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9月16日,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经典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专题培训在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活动由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长杜永军主持。活动特别邀请华东师...浪淘沙极目楚天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浪淘沙极目楚天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浪淘沙极目楚天空宋代:幼卿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古诗词大全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那该有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李白的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译文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2、烈士之爱国...杜甫的诗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原文杜甫的诗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唐代:杜甫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代: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唐代古诗大全《关山月》原文及赏析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分类标签:思乡诗唐诗三百...《无题》韩偓唐代诗人韩偓的诗词全集《无题》韩偓唐代诗人韩偓的诗词全集无题唐代:韩偓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妆好方长叹,欢馀却浅颦。绣屏金作屋,...大年初一我们都被小诗《苔》感动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五言诗《苔》,寥寥20字,诗意极浅白,主题也没那么宏大,却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央视主持人《经典诗歌朗诵视频集锦全集》全16集央视主持人经典诗歌朗诵视频集锦内容简介:诗歌与散文都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文学朗诵方面,大多数人更喜欢把诗歌与散文结合在一起,而朗诵则是表达内心情感世...写牡丹最著名的诗句唐代写牡丹的诗唐代写牡丹的诗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