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兜转人生,相伴的依旧是书法

  我的家乡地处苏北平原东部,在我的少年时代,那里还是一望无际的盐碱荒滩,时称苏北兰考,经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工改造,现在已经是鱼米之乡。当时,父母艰难的承担着繁重的改造土地的任务,仅靠村里分配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粮食度日。小小年纪的我便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由于家境的贫寒,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却不能向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按时入学,每天早晨我总是羡慕着其他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心底无助又苦涩。但现实并没有磨灭我对学习的渴望,一直到我八岁了,家里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我终于能入学读书了。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刚刚接触汉字,学写字的时候,我特别爱上写字课,课上仔细聆听老师讲授汉字的书写规则,课下我也爱与写字漂亮的同学为伴,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得力小助手,经常能在黑板前给同学们做示范。   升入初中后,我想写好字的欲望更加强烈。幸运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徐锡山先生书法、绘画、篆刻、都是当地教育界很有名的,令我崇拜不已,我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课下经常模仿抄录徐老师作品,一有机会我就缠着徐老师请教书法和诗词。徐老师看到我的聪颖又好学,也乐意为我解答各种问题,能得到徐老师的教导真是令我欣喜。在徐老师的启蒙和引导下,我对书法、篆刻、诗词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学习条件艰苦,纸墨笔砚非常紧缺,就算有我也不舍得用,平时练笔我只能以水代墨,或者以柴棒当笔在地面或沙土上练习。渐渐地,我的字写得越来越像模像样得了,得到了学校师生的普遍认可,学校每期黑板报都由我负责抄写与设计,后来,经徐老师的推荐,我还到学校图书馆负责整理和借阅之事一年多,因为职责的便利,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书籍,还借阅到《陆柬之文赋》、叶圣陶楷书等市面上难以买到的书法字帖,每天我都要帖子临习一个小时。   初中三年,有一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有一次徐老师要参加县教育系统书画比赛,缺少印章,便嘱我刻印两方,可我没有印材,徐老师就让我随地取材,我取当地黄油泥土,搓揉晾至半干,然后刻之。印文曰:环古古之生,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篆刻,也是我跨入印坛的第一步,随之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今天,徐老师还保存着当年我为黑板报刻的题头印章。   在此期间,我还得到物理老师王栋明先生、政治老师李顺楼先生的点拨,了解习练了隶书、魏碑。王老师的隶书当时在我们响水县堪称一绝,每逢王老师授课板书,我就模仿学习,一丝不苟。李顺楼老师的魏碑也属佳品,我深受李老师地垂爱,李老师也倾心指导我的学习。后来两位老师还赠送给我一些字帖,在那物资短缺的年代,我如获至宝,临习不辍,书写水平有较大进步。   顺利考入高中后,也许是没遇到诸如三位老师作典范,加之学习环境的改变,让我很不适应。当时高考录取率又很低,我对考大学没有一点信心,遂萌生辍学的念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1984年底,我辍学回家,既然不读书了,我也不能在家吃白饭,增加负担吧,我的尽快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我有两个叔叔,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小学校长,他们都可以为我找工作助一臂之力。当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学医,二是代课从教。学医,是看得见、经济来源快的职业代课,没有编制,工资低微,前路渺茫。但是能够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学习书法。考虑再三,为了自己热爱的书法艺术,毅然选择了与文字相关的代课教师一职。1985年2月,我进入小学代课,辅教学童。教学闲暇,我谢绝了友人吃喝玩乐的一切邀约,待在家静心学习书法、刻篆、诗词。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我在文明杯全国钢笔圆珠笔书写大赛中获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硬笔书法比赛,对我来说可谓旗开得胜。1990年,我入展遵义会议纪念馆举办的全国性书画印比赛,并获中国书画印研究会中级职称会员。同年,我参加了贵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名师辅导班学习。期间,我还报名参加了芙蓉印社社长、著名篆刻家王得一教授的篆刻专科函授班,一年多的学习期间,我刻苦学习教材,潜心临摹汉印古玺。在篆刻方面,我终于汲取到了专业的知识,进步显著,我进入临摹、创作活跃期,先后创作了一百余方印,今保存印拓五十余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可是我每月的代课工资收入只有五六十元,连供养家庭都困难,想外出学习与进修根本就是一种奢望。在我收到中国书画函大和浙江美院开办的书画研修班的录取书到了,都是苦于交不起学费而一一放弃,终成遗憾。   1993年,我的生活渐渐稳定,我的内心深处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为了给一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离开执教多年的教育岗位,背井离乡,踏上南下厦门之路。我乘坐火车南下时,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土的眷念之情,永生难忘。   在厦门求职与生活期间,我有幸一睹厦大图书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陈三畏先生的隶书作品,颇为震撼,深感老先生的隶书造诣深厚,于是心生了拜访陈老先生的念头。经过多方辗转打听,得知老先生住处离我住的地方有十几里路,于是我总在下班后骑自行车去拜访先生,聆听老先生指点。也许是我的勤奋与执着打动了老先生,也许是老先生出于对年轻书法爱好者的勉励,赠送给我他的一本书法著作《同文异体隶字丛集》。由于陈老先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也不好意思经常打扰,平时我都是对着陈老先生送的这本书练习揣摩。久而久之,我的隶书有较大进步,在隶书创作上也有质的飞跃。   后来,我跳槽至一家广告公司,由于我能写一手好字,文案也较其他同事出彩,后被提任办公室主任一职,我似乎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小天地,生活也有了保障,内心也安定充实。这期间得诸位友人支持,我的艺术创作收获颇丰,书法作品十多幅,诗歌几十首。当年,我对这些作品还是比较满意的,敝帚自珍。现在再回头看这些作品,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自己都觉得惭愧。   1995年,由于儿子到了入学的年龄,户口又在老家,必须回老家才能让他顺利入学。不想儿子像我小时候一样,错过了读书的适宜年龄,我们一家三口决定离开奋斗了两年的厦门,返回家乡。回到家乡,我就像被打回原形一样,继续回到小学代课的岗位。由于家乡的工资水平实在太低了,我们的日子很快又捉襟见肘了。1999年,在生活陷入极度困难之时,我决定重新跨出家门,出去闯一闯。我怀揣一百余元现金重回厦门,可时过境迁,再次来到厦门,昔日的故友联系不上了,那时的我也三十有余,工作之事很难落实。本欲重新挥毫泼墨度日,可当时的书画市场门庭冷清,一落千丈,书法作品基本上无人问津,所以我打消了以书为生的念头。以至于有较长时间,我从未动笔创作一幅书法作品,荒废了艺业。   2000年春夏之交,在工作无望、生存渐成问题之时,我不得不随国台办主管的《海峡导报》发行部移居泉州,从事发行工作。后又遇机会做《东南早报》发行工作。初踏泉州深为这座城市的人文之风感染,工作之余,我遍访泉州各处碑廊古迹,同时也创作了许多写实诗篇。那段时期,我从不参加展赛,关起门来修身自习。在经济条件好转之后,我开始购买收藏大量诗、书、画、印等艺术书籍。闲暇之余慢慢研习、细细品味,为后来诗书印的创作积蓄了能量。   2010年,老家的一个朋友买了新房,打电话给我,想请我为他写一幅书法作品,用于客厅的装饰。我很难为情,因为我已经近十年没有动笔创作了。我婉拒了他的邀请,可他却一再坚持,拗不过老人情,我只好应承下来。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件作品,我特地买来纸墨笔砚,重新创作起来。这一写就重燃对书法的热情,一直到今天,我每天都坚持练笔。回想此事,我能有今天,还得感谢这位故友。   2011年,我的书法、诗词作品在一些网站刊发。我因网站上刊发的《锡山先生小传》一文,还重新联系到恩师徐锡山先生,现在我常与先生通过网络互通有无,研讨诗书画印,实属人生一大快事。   2012年,我创立了自己的书法工作室,把书法创作,特别是硬笔书法的创作学习与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外选招书法爱好者进行培训,传播书法艺术。有书法做媒,我还结交了不少同道友人。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感叹书法丰富了我的人生,开拓了我的视野。2014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硬笔书法创作水平,我报名参加了泉州市首届硬笔书法师资研修班学习,并成为泉州市硬协理事。   2015年夏初,在漂泊十六年后,由于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我终于回归故土。在家乡响水创立敬弘轩殷丙鸿书法工作室,用以作为对外进行宣传的窗口和书法创作、硬笔书法培训交流平台。工作室以培训硬笔书法、规范汉字为己任,学员中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2016年4月初,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报名参加了在北京开办的一个培训会。提前一个星期,我就处理好了手头的事情并买好了车票。可是,就在我准备出发的头一天晚上,年迈的父亲由于急性肺炎住院了,作为儿子我责无旁贷地陪床护理。可我的内心纠结不已,一边不想错过进修学习的机会,一边又放不下刚入院的父亲,不知如何是好。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我也不好意思跟他讲,心里已经准备放弃这次机会了。直到第二天早上,父亲的病情已稳定,并呈好转的趋势,我才跟父亲提起我要外出学习的事。父亲虚弱的脸上泛起慈爱的笑容说:你放心去吧,我没事的!你外出求学,我绝对支持!听到父亲这么说,我心里一酸,泪水噙满了双眼,硬是没让它流下来,内心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无私支持。同年8月,我加入中国硬协。2018年初,由我发起的响水县硬笔书法家协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我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其位,谋其职。我在协会活动中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参与组织了规模达千人的首届硬笔书写大赛,深得主管部门与省市协会的肯定与支持。   转眼,人生已过半百。回忆过去五十多春秋,经历了种种磨难,人生旅途坎坷。幸有诗书画印为伴,也算惬意,没有虚度。放眼未来,希望犹在。不敢怠慢,不敢颓废。愿以平静心态面对余生,尽自己的努力弘扬国学,为培养新人发挥余热。
古诗书法相伴依旧人生、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仲夏》邓雅元代诗人邓雅的诗词全集《仲夏》邓雅元代诗人邓雅的诗词全集仲夏元代:邓雅仲夏足时雨,良苗被东皋。辛勤毕农务,馀暇且游遨。携杖历阡陌,凉风吹鬓毛。公刘世已远,守拙谩希陶。邓雅的诗词全集追悼先友曾吾忠元代:邓...飞扬抄诗:汪子涵原创词《沁园春举杯邀月话中秋时光飞逝,转眼我坚持每日抄诗打卡已经整整三个年头了。当时,是为了给寒窗苦读的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同是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恒心和毅力,更是为了考验自己的自律能力,所以,我为自己立了一个...好古诗推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白居易的诗《花非花花非花》原文及赏析花非花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分类标签:人生作品赏析注释: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来如句:来...李白最经典的十首诗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抗癌老人作诗百首谢医护(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张智、郭颖、江清湲)古稀老人与癌症抗争11年,常年以医院为家,与医护人员结下深情厚谊。期间,他作诗近百首,记录就医感动的瞬间。周二来住院,上楼人累瘫,横躺椅子上...《诗》司马彪魏晋诗人司马彪的古诗词大全《诗》司马彪魏晋诗人司马彪的古诗词大全诗魏晋:司马彪百草应节生,含气有深浅。秋蓬独何辜,飘遥随风转。长飙一飞薄,吹我之四远。搔首望故株,邈然无由返。司马彪的古诗词大全诗其五魏晋:司...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代: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译文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江边送客早已四散...古诗词里咏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秋天的诗和长孙秘监七夕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天的诗和长孙秘监七夕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代:任希古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更深黄月落,夜久...当年背到头秃的古诗瞬间读懂了小时候我们背了很多诗句,当时只是记住了文字却并没有领会背后的意境和情感。直到有一天,面对满池荷花突然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见到阔别多年拖家带口的同学时不禁感慨昔别君...别黄徐州姓名句: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曾巩主修五朝国史,准其自选属员,曾巩荐陈师道,因师道乃一布衣,未准。哲宗元禧二年,苏轼等人荐师道,奏状有云: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宋代诗人苏轼的谒金门秋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诗人苏轼的谒金门秋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谒金门秋感宋代:苏轼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译文今夜一...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长相思》蔡伸宋代诗人蔡伸的古诗词大全《长相思》蔡伸宋代诗人蔡伸的古诗词大全长相思宋代:蔡伸我心坚。你心坚。各自心坚石也穿。谁言相见难。小窗前。月婵娟。玉困花柔并枕眠。今宵人月圆。蔡伸的古诗词大全苍梧谣天宋代:蔡伸天。...《宁夏历代诗词集》《宁夏历代艺文集》发行两本书均由宁夏文史研究馆组织部分馆员、研究员、有关方面专家,经过3年的广泛搜集、精心编校而成。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对散见于上迄远古、下至晚清卷帙浩繁的历代文献典籍、新旧地方志书、...古诗词演讲ppt古诗词演讲ppt模板PPT千库网千库网是正版商业图库,若未经千库授权进行使用,不仅需要支付对应的授权费用,并需按侵权责任赔偿损失,且承担一切法律后果。推荐适用企业:所有企业(不限企业大小、包含中小企业、子公司、分...九歌山鬼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九歌山鬼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九歌山鬼先秦:屈原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四句古诗有哪些?《忆江柳》白居易诗文: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二月二日》白居易诗文: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听夜...杂诗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p作品赏析注释: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2。来日:来的那一天。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