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唐代: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译文   五更时分,漏壶滴水声声,催促着拂晓的来临。皇宫院内春色烂漫,桃花红艳醉人。   烈日下旌旗如龙蛇舞动,微风中燕雀高飞于宫殿之上。   大臣们退朝后衣襟都带着熏香味,挥笔便写出华美的诗章。   贾氏父子世代执掌帝王诏书,实为殊荣如此有才的也就他们一家了。   注释   和(h):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五夜:指夜晚的五更天。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箭:漏箭。放在漏壶中带有刻度的杆状物体,用于计量。   九重:帝王住的宫禁之地。   旌(jng)旗:旗帜的总称。龙蛇:指旗帜上绣有龙蛇图案。动:舞动。   风微:微风轻拂。   香烟:焚香所生的烟雾。   珠玉:珠和玉,常比喻优美珍贵之物。   世掌丝纶:指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   池:指凤凰池。有凤毛:形容得到了父亲优良的遗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杜甫在门下省为左拾遗,与诗人贾至、王维、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杜甫之和即为此诗。   赏析   首联先写漏声催促着天色破晓,像箭一般的飞快,后用仙桃代表宫内春景,点出景色醉人。这一联主要突出早朝。   颔联则分别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龙蛇似乎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获得了生气,旌旗猎猎,龙蛇也好像在腾跃。大明宫里,和风轻吹,燕雀轻快而高兴地在天上飞着。日暖,也含有赞美圣恩惠及万民,连龙蛇、燕雀亦且广沽皇泽之意。这一联主要突出大明宫。   前二联主要写的是早朝大明宫的原题。因为是和诗,接着就不免要转到原诗的作者身上来了。颈联写退朝后,重点突出写贾至的儒雅风流和备受君主恩宠。   尾联用了两个典故。先看丝纶美。因为贾家父子历任两朝的中书舍人,后有一日贾至供职的肃宗对贾至说,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主要意思是赞扬贾至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并能做出像父亲一样的政绩,实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话。池上于今有凤毛里的凤毛并非简单的凤毛麟角的凤毛,也不时简单说贾至的才华出众,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见。而是用了一个典故:南朝时有谢凤和谢超宗父子,他们文章风格和成就都很出众,于是梁武帝就称赞他们说,超宗殊有凤毛。意思是想说谢超宗终归继承了父亲谢凤特有的风格和才华。这两句进一步称颂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两代执掌朝廷起草诏命职务的荣耀。   这首诗按其体例是一首台阁应酬式的诗,在杜诗中是很少见的。乾元二年(759)在长安任左拾遗也正是杜甫仕途生活中最重要或最煌赫的时期。因为是同僚之间唱酬之作,因此格调也就平正典雅,并且不乏歌功颂德、点缀升平的意味。整首诗艺术上格法严谨,脉胳分明,深得和诗之体,所以历来的诗家对它十分推重。尤其是它的颔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冲融和悦的春天气息,诗家评价很高。当时唐王朝于安史之乱中初得安定,朝廷上下都以为中兴在即,升平可望,因此王维和诗中也有九天闻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种充满信心的句子。整首诗看来,确乎体现了杜甫诗歌清词丽句的另一面特色。另外,即使在清词丽句中,仍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气,这也是杜诗的独特面目。黄生评杜、王、岑三首和诗时说: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秾李,一则千尺乔松。苏轼评颔联为伟丽,都是此意。   杜甫的这首诗里带出了几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对历史透彻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贾至的高远。这首诗少了一般诗人写宫廷生活所会有的呆板,多了些灵气,而又不减少场面的宏大气势,杜甫比起贾至来绰绰有余。思想决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隐藏,字里行间的精神是很难不露端倪的。贾至是世家出身又较为一帆风顺的人,杜甫则才华横溢饱经风霜,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不一样。
古诗大明宫舍人译文古诗、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宋代诗词大全300首除夜雪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诗词大全300首除夜雪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除夜雪宋代: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原文赏析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原文赏析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金朝:蔡圭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古离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古离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古离别唐代:贯休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注释旨酒:美酒。旨,美好。伊余...陈与义古诗清明二绝其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陈与义古诗清明二绝其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明二绝其二宋代: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译文春风卷地,抛进来街头阵阵欢乐的声浪。病弱的诗人...李白诗集大全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望庐山瀑布》日...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有哪些介绍李商隐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爱情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可以说他是唐代诗人中最会写爱情诗的人,他的爱情诗有《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雨》、《锦瑟》、《暮秋独游曲江》、...唐诗三百首全集琴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诗三百首全集琴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琴歌唐代: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万树一作:万木)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你认为的十首最美的诗词是哪十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要重视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对经典古诗文,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真爱,真学,真懂,才能发挥其大用。习总书记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翻看老师参与编写的课本时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中华好诗词第5季》中华好诗词2015年全部《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自主研发的中国传统诗词记忆大考验的大型季播节目。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详细《中华好诗词第5季》中华好诗词2015年全部《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最经典的古诗词1、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纳兰性德《采桑子春叶》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最有名的古代送别诗20首最有名的古代送别诗20首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南乡子画鸭懒熏香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乡子画鸭懒熏香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乡子画鸭懒熏香宋代:晏几道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随军持笔写英烈呕心沥血育人才追记抗美援朝老战士、湄水呜咽,青山垂泪。10月8日9时许,抗美援朝老战士、双峰县教师进修学校离休干部贺犁丁在县人民医院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安详地睡着了,享年96年,他的子女和在场的医护人员顿时悲痛不已...宋代古诗70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宋代古诗70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宋代:史达祖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小学生必背三百首古诗古诗300首大全1。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山行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李晨宇喜欢古诗词近日,渭滨区东四路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晨宇的诗词集《我为诗词狂》付梓,引来关注与热议。从作品集收录的八十多首作品来看,小作者熟稔格律词牌,古体诗词写作驾轻就熟,就连西北大学文学院原院长...《睡觉》高启明代诗人高启的诗词全集《睡觉》高启明代诗人高启的诗词全集睡觉明代:高启垆熏霭宿润,秋满床屏里。曙色透窗来,幽人眠未起。风惊露树怯,日出烟禽喜。却忆候东华,朝衣寒似水。高启的诗词全集凉州词(二首)明代:高...《古诗选(国学经典丛书名家注评本)》((清)王夫下载当当读书APP,免费阅读万本电子书。499元当当阅读器,新品上市,现货抢购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划线价为...故事:18岁书生病亡道人让别葬入祖坟家人不听自食明嘉靖年间,扬州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神童,姓王名云,他从小就能作诗,很早就熟读四书五经,并且考中了秀才。然而,在王云十八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怪病,王云挺了十天左右,就不幸病逝了。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