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游金山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游金山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游金山寺   宋代: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译文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   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   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   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   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   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   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   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注释   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宋时山在江心   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盘陀:形容石块巨大。   归楫:从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   谢:道歉。   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   赏析   这首诗分为三段:   头八句我家江水初发源至江南江北青山多,写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勾起乡思,中间八句羁愁畏晚寻归楫至飞焰照山栖鸟惊,描绘傍晚和夜间江上的景色,末六句怅然归卧心莫识至有田不归如江水,阐发辞官归田的意愿。这三段分别写游金山寺的所思、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仕途奔波的厌倦和立意辞官归隐的决心。   该诗以江水贯穿首尾作为线索,乡思是极力渲染的内容。诗人笔势矫健,全篇舒展自如,写景咏怀,融为一体,波澜浩大,才情横溢。   先看头二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这一开头充满了磅礴气势。苏轼的家乡在四川眉山,古书称长江之水发源于四川岷山。苏轼对源于家乡,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江水感到非常亲切,并且引以为自豪。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所以诗中的江水,说的就是长江水,不同于今天的泛称江水。一个人失意的时候,心情忧郁的时候,最容易想家。亲眷眷而怀归兮,苏轼也是如此。所以当他登高远眺的时候,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浩荡东流的江水,就会设想逆流而上直到大江的源头,设想天际遥远的可爱家乡,也同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当他在嘉佑元年(1056年)与父亲、弟弟一起出四川,过秦汉之故都,纵观嵩、华、终南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那时他丰华正茂,意志昂扬。到京都后他得到了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名列进士榜上的第二名,更是踌躇满志,可以说前程如花似锦,然而后来的仕宦生涯却不顺心,由于他为人耿直,不肯与世俗相附炎,而屡遭挫折。他面对眼前波涛起伏的江水,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宦海中的沉浮。漫长的岁月,竟然把他从江水发源的故乡引到了江水入海的地方,这简直难以思忆。,他感叹自己仕宦不归,就像江水入海不回一样。宦,作官。宦游,因作官而游历四方。苏轼一反李白江水送人的写法,而说宦游直送江入海,变成了人送江水。笔调新奇,耐人寻味。江水不平,波浪迭起,这正是诗人经历的形象写照。诗人已送走了多少充满风浪的日子,送走了心中多少不平和感慨,而未来就不知如何了。   接下来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四句,以丰富的想象描述登临所见的壮丽景色。闻道说明是听来的,这样潮头一丈高乃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枚乘在七发中有这样的描写江水逆流,海水上潮,而这里,苏轼以一丈高画出江浪排空的奇景,巍巍壮观,给人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由于天冷水涸,往时汹涌的潮头如今已经销声,但却并未匿迹,即沙痕在。苏轼游金山寺时,已是十一月初,季节入冬,故曰天寒。天寒尚有沙痕在,尽管时令变迁,可是巨浪卷起的沙痕依然历历可见。这两句是前虚后实,极写江水之气势。妙在从沙痕引起联想,感叹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和变化。正是由于诗人驰骋笔墨,不局限于眼前之所见,因而诗中景象扩大,意境雄奇。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两句,跟前两句倒一下,是前实后虚。作者谈到山水名盛,意在增强诗篇的艺术感染力。石盘陀是堆垛在一起的巨大石头,只有在江面上才能看到的奇景。它又引起了作者古来出没随涛波的遐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这一堆堆的巨石,水涨而没,水落而出,依然故我,岂不是历史的见证。诗人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仕宦生涯,就像潮涨潮落那样浮沉不定。那在惊涛骇浪的冲击下,那巍然不动的石盘陀正是象征着历尽磨难的诗人不愿顺乎上下而变其操守、变其品德一样。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这里鲜明展现了诗人登上金山之巅,向远处家乡深情眺望的生动画面。试字见作者思乡心切,明知故土远在天边难以望及,却偏要一试。这种执着的想念,是作者厌倦仕宦生活的表现。他满腹的愁怨与不平,希望在登高时泄发,在怀归中忘却。正如王粲《登楼赋》中所写: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一样,苏轼的远眺,只能是愁上加愁。江南江北一句写青山密布,并非泛言景色之美,而是哀叹望乡不见。青山挡住了诗人的视线,山多即愁多,苦多也。与《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的描写十分相似。到这里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有力地抒发。以上八句写的是白天所见的景象,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在所思上极费琢磨,下了功夫。   羁愁畏晚寻归楫开始,转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画,更为奇丽壮观。羁愁乃羁旅之愁。作者心怀乡国,到了傍晚旅愁更深,思念更苦。畏晚二字传神地表露出诗人的心理,这种心理颇具普遍性。在苏轼之前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不是发出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千秋浩渺的慨叹。在苏轼之后,元代马致远的《秋思》道出了飘泊者无尽的愁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见畏晚的心情是羁旅之人常有的,只不过对失意的人来说,畏更厉害,愁更深罢了。归楫指归舟,这是一种借代的手法,用个别借代整体,楫是船桨,以之指代船。作者寻归楫未成,因为山僧苦留看落日。一个苦道出了宝觉、圆通二僧的情意,也预示着落日的景象一定十分迷人。果然,江中落日景色美不胜收,诗人用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这一联对偶刻意描摹。看,微风轻拂,辽阔的江面上泛起了细密的波纹,片片晚霞,在半空中燃烧,那鱼尾般的颜色,火红而艳丽。诗人对风景的观察极为细致,而表达又是那样的生动贴切,上下对仗十分工整,语言锤炼很好。因为风微所以水波才像靴纹那样细微,而霞是断成一片一片的,就像层层叠叠的鱼尾麟,从中放出鲜红的颜色。波之美在水中,是近景霞之美在天上,是远景,上下相映,水天交融,这是一幅迷人的色彩绚丽图画。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这是入夜以后不同时间的两种景色:一是新月高挂,洒下淡淡的光辉是二更时分,月亮消失,一片漆黑。李纪香《饮酒》一说:月之三日而成魄,这里是指每月从初三开始,月缺的部位开始明亮起来。是写江面上空为一弯明月所笼罩,使人陶醉在一种迷离恍惚的朦胧美之中,富有诗意。到了二更时分新月消失,天空、江面和金山都是一片漆黑。这漆黑的深夜会使人兴致索然,增添倦意。看来夜景已没吸引人的地方了,这观察即将结束。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突然又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柳岸花明又一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这一奇观使诗人惊呆了。那团从江心冒出的光焰,似通红的火把熊熊燃烧,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惊动了栖息在巢中乌鸦。作者躭心人家说他虚构,特意在诗句下加注是夜所见如此。《林无表志》里写到:海中遇阴晦,波如燃火满海。这是古人称谓荧火的特异现象。苏轼偶来金山见到了,这叫他惊讶万分。巧妙的是诗人这种心情是通过栖鸟惊的描写间接表现出来的。栖住在金山树上的乌鸦都给惊动了,何况感情极其丰富的诗人。   以上八句,先是描绘落日奇观,继而渲染夜幕笼罩的宁静气氛,然后叙述江火燃烧的怪异景象,色彩由明入暗再变亮,场景由动转静复归于动,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当然,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江心的火光惊动了他的心灵,引起了他的幻觉: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怅然,亦即怅惘,失意、懊恼的意思。这是诗人是目睹奇观,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绪,也是诗人娱意于山水,仍消除不了苦闷和不平的心理写照。归卧,说结束观赏回居室,虽卧在床,但心中难以平静。这团火光,不是鬼也不是人弄出来的,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说在墨漆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了熊熊的烈焰,是一种从无生有的景象,因火光的出没而惊心,借助想象,那诗境就由奇转为幻了。这与《后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归来梦见羽衣道士问赤壁游乐乎的描写,具有一曲同工之妙。说明这首诗的由此入幻更妙。面对如此壮美奇异的江山,饱经忧患的诗人自然萌发了辞官归隐的愿望。他用风趣的笔调写道: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明明是自己斩不断思念故乡的愁绪,却反说江神为自己的恋俗不归感到吃惊。一个顽字,似乎写自己甘与世俗浮沉,态度实在顽固,实际极力道出了作者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苦衷。前面借栖鸟写自己为江火所惊,这里反过来写江神惊我顽为作者的顽固所惊讶。作者就是以自己怪怪奇奇,出人意料的诗句泄发了自己政治上的苦闷和牢骚。刘西载在《艺概》中说苏轼长于趣,确实是这样。在假设了江神惊怪之后,诗人当即辩解,表白了自己的心愿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里谢不是感谢,而是道歉,表示深深的歉意。岂得已也就是不得已,它道出了诗人宦海浮沉,仕途挣扎,欲进不得,欲罢不能的困难处境。末句指江水为誓,说自己置田后一定归隐家园,以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强烈的思乡之情结束全篇。我们看这最后两句说,江神见怪诗人:你为什么还迷恋仕途而不辞官归田?诗人向江神解释:家中实在是没有田产而不能归隐啊!   《游金山寺》以望乡怀归为主旨,写景也好,抒情也好,想象也好,用典也好,都为阐发这一主旨服务,因而韵味深长,颇有特色。这是一首以文为诗,雄健非凡的作品。全诗除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两句一联是对偶句外,其余全是散文句式。故他人抄袭不得。   创作背景   熙宁四年(1071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途经镇江,他曾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拜访了宝觉、圆通二位长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难怯,苏轼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古诗金山寺译文古诗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柳永词两首倾杯离宴殷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柳永词两首倾杯离宴殷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倾杯离宴殷勤宋代:柳永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此词借咏马自诉怀才不遇。用典自然。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亦马亦人,...春望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p作品赏析注解:、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带翻译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分类标签:山水诗作品赏析这首一首纪游抒...望江南闲梦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望江南闲梦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望江南闲梦远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十首最美宋词柳梢青茅舍疏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十首最美宋词柳梢青茅舍疏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柳梢青茅舍疏篱宋代:杨无咎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带你"梦回大唐"一场时空对话的诗路艺术秀正在杭州上演。2月4日上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来到浙江展览馆,参观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走进展览,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的殿堂,让人梦回大唐。一件件飘逸俊美...夜坐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七绝是秋夜即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咏不甘凋零的梧桐来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写庭院无人,月色光明,夜霜将降,空气清冷,不但点明了时令,渲染了氛围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诗人夜坐时孤...小诗大全小诗正文:小诗江苏省丰县丰县创新外国语小学一年级三班岳春晓白云飘飘,鸟儿飞来飞去,好象在跳舞。波浪哗啦哗啦,好象大海和大地正在说着悄悄线。。。风吹着窗前的树叶雨声荡漾在耳际没有行人...赞美秋天的诗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原文赏析赞美秋天的诗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原文赏析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宋代:王月山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无题三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无题三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无题三首其一宋代:钱惟演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熏炉冷自香。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合欢不验丁香结,...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20190404世界很大,慢慢探索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2。1万采纳率:95帮助的人:880万关注要说我最喜欢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原文如下: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它...竹里馆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p作品赏析注解:、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长啸:长声呼啸。韵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关于秋天的诗词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原文赏析关于秋天的诗词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原文赏析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宋代:吴文英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和春夏秋冬有关的代表诗句春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和春夏秋冬有关的代表诗句春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夕江雪春:《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元代:杨果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夜坐二首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此句谓统治层不识草野之异材。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清代有名诗词苏幕遮送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代有名诗词苏幕遮送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苏幕遮送春清代:高鹗日烘晴,风弄晓,芍药荼醾,是处撄怀抱。倦枕深杯消不了,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絮从抛,莺任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日影...题郑所南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郑所南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郑所南兰元代:倪瓒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译文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只有所南忠...宋代诗词大全100首眉峰碧蹙破眉峰碧原文译文注释宋代诗词大全100首眉峰碧蹙破眉峰碧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眉峰碧蹙破眉峰碧宋代:佚名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