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葛溪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葛溪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葛溪驿   宋代: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译文   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   体弱多病总是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中回到了家乡,不觉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   披衣而坐,心中感慨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俯仰窗外天地,只觉一片孤寂凄凉。   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让人心烦意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注释   葛溪:今江西省弋阳县。   驿: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旅店。   缺月:不圆的月亮。   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未央:未尽。   明灭:忽明忽暗。   岁时:时光。   起:起来。   行人:诗人自指。   赏析   诗是一幅驿站秋夜难眠图,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加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首联一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每于独眠客舍之夜间最易萌生思乡之情,当此之时,人地两疏,四顾寂寥唯有天上的明月聊可与家人千里相共,故抬头望月,实为自来行人寄托乡思之一法。这首诗写月亦寓此意,而天公偏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竟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犹如一团惨白的愁雾。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诗人于扫兴之余,便希望早入梦乡。怎奈原先并不十分在意的漏壶,此刻也仿佛故意作难,滴水声似乎越来越响。这在不眠之人听来,又增添了烦乱,心绪愈益无法宁贴,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巳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使孤寂的旅况更加使人难以为怀,而独卧秋床的诗人目不交睫、转辗反侧的苦颜,也就可想而知了。   颔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有三重不堪。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刘禹锡《秋风引》云: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所谓最觉风露早,亦即刘诗最先闻之意。诗人以其超越常人的深情敏感去体察、品尝人间的苦果,自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深悲极痛,三不堪。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大凡思家心切,总希望借梦境与家人团聚,但梦醒之后,往往更增怅惘空漠之感。此句虽未明言梦醒后的难堪,但最觉风露早五字已透露梦醒的原因,不知山水长五字正是梦醒后的感叹,而将无限惆怅之意,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颈联坐感岁时歌慷慨,是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连那无穷的乡愁和病身的凄寒都在所不顾,毅然坐起,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王安石是个爱国主义者。他自涉足仕途以后,对人民的贫困,国力的虚耗,政治上的种种积弊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危机。在此之前,他曾写了《省兵》、《读诏书》等关心政治与民瘼的诗篇,诗中慷慨陈词:贱术纵工难自献,心忧天下独君王。(《读诏书》)歌慷慨三字正是他心忧天下的具体写照。对句起看天地色凄凉,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小小的斗室装不下诗人的愁思,只好望着窗外的天地出神,但映入诗人眼帘的,也仅是一片凄凉的景色而已。此句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包举团裹,勿使吐露,似达而郁,似直而曲,故有含蓄不尽之妙,综观中间两联,一写乡思,一写忧国之思,名虽为二,实可融贯为一,统称之为家国之思庐这正合上文所谓融贯变化,兼之斯善的要求。   尾联中的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握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心悦目之事,唯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正所以衬托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乱字之前着一更字,足见诗人夜来的种种新愁旧梦及凄苦慷慨之意仍萦绕心头,驱之不去,而耳际的蝉声重增其莫可名状的感慨,结句写秋蝉无知,以叶半黄的疏桐为乐国,自鸣得意,盲目乐观,诗人以此作为象喻,寄托他对于麻木浑噩的世人的悲悯,并借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慨。   诗人选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衰残的景象构成凄凉的秋景和孤寂的旅况,衬托出抱病的行人,从而表现羁旅独苦的处境和心情。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顿挫盘纡而出,并显示其转折变化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能极尽曲折往复之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050年(皇祐二年)。当时王安石从临川去钱塘,途经弋阳,宿驿站中,秋声扰攘,悲从中来,作了这首诗。
古诗译文古诗赏析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清代古诗大全600首舟中立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代古诗大全600首舟中立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舟中立秋清代:施闰章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译文临近老年最怕...仓央嘉措经典诗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仓央嘉措经典诗句(精选120句...《春风》罗隐唐代诗人罗隐诗文全集《春风》罗隐唐代诗人罗隐诗文全集春风唐代:罗隐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罗隐诗文全集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描写岩茶的诗句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描写岩茶的诗句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山山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箫洞口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茶宜高山之阴,...李白诗集(全集)大全李白诗集(全集)大全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南歌子荷盖倾新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歌子荷盖倾新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歌子荷盖倾新绿宋代:程垓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西江月》向滈宋代诗人向滈的古诗词大全《西江月》向滈宋代诗人向滈的古诗词大全西江月宋代:向滈竹寺青灯永夜,江城黄叶高秋。当时文物尽交游。更为笛声怀旧。牢落一生羁思,风流万斛诗愁。强邀从事到青州。酒病绵绵越瘦。向滈的古诗...经典古诗词大全600首让经典永流传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思想就是自古以来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看深远的影响。经典古诗词大全600首大体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所有精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信这句诗是很多朋友的座右铭。且不问曹操的...程世杰: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诵的古诗文前不久,国家主席习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一项调查(2035人...唐诗三百首(共317首)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杜甫的诗全集《旅夜书怀》原文及赏析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分类标签:唐诗三百首孤独作品赏析简析: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当年背到头秃的古诗瞬间读懂了小时候我们背了很多诗句,当时只是记住了文字却并没有领会背后的意境和情感。直到有一天,面对满池荷花突然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见到阔别多年拖家带口的同学时不禁感慨昔别君...踏莎行倚柳题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踏莎行倚柳题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踏莎行倚柳题笺清代:纳兰性德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鹊桥仙送粉卿行原文译文注释以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鹊桥仙送粉卿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鹊桥仙送粉卿行宋代:辛弃疾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宋代古诗词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宋代古诗词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宋代: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清代古诗词童趣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代古诗词童趣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童趣清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出自宋代的《嘉泰普灯录卷十八》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赏析这两句是境界极高的佛家偈语。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饮元代:刘时中微风不定,幽香成径,红云十里波千顷。绮罗馨,管弦清,兰舟直入空明镜。碧天夜凉秋月冷。天,...转载小诗的定义和特点小诗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是上世纪初叶中国诗人对汉语诗歌形式多样化探索的结果。中国小诗运动在1921年至1925年曾盛行一时,..."小诗的句子、小诗的意思"文章列表教师节给老师的小诗一:无私的奉献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老师!您那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教师节给老师的小诗二:教师节快乐你总是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