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齐安郡后池绝句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齐安郡后池绝句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代: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译文   翠菱掩露青萍绿透一池锦水,夏莺歌喉婉转嬉弄蔷薇花枝。   整日无人来观赏这细雨景色,只有鸳鸯相对洗浴红色羽衣。   注释   齐安郡:即黄州。唐代在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   啭(zhun):指鸟婉转地鸣叫。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南朝梁江洪《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尽日: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泛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   鸳鸯: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为中国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鸳鸯,匹鸟也。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宋祖可《菩萨蛮》词: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赏析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虽然淡淡写来,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具有悦目赏心的美感。   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摛表五色,贵在时见,并举《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为例。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不过,这样的色彩配合也许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因此,诗的末句特以鸳鸯的红衣为画面增添光泽,从而使画面更为醒目。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正道破了这一奥秘。   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可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焦循《秋江曲》: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两诗妙处都在不道破注视鸳鸯的人此时所想何事,所怀何情,而篇外之意却不言自见。对照两诗,杜牧的这首诗可能更空灵含蓄,更有若即若离之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时间在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四月至会昌四年(844年)九月之间。
古诗齐安绝句译文古诗、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买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在这平实的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者动作的迅速敏捷,也写...山东港口滨州港团委组织重阳节诗词吟诵活动滨州日报滨州网北海讯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月日,山东港口滨州港团委组织青年文明号团员青年开展重阳节诗词吟诵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首先讲述了重阳节的习俗和历史故事,...给大家推荐100首完整的最美古诗词方面有很大的兴趣,喜欢去钻研和深入了解。今天小编就带来100首完整的最美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64、都道是金玉...岁晏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水》张籍古诗原文以及作者生平简介张籍的古诗大全《水》张籍古诗原文以及作者生平简介张籍的古诗大全水唐代:张籍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边。势引长云阔,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测,万古覆苍烟。张籍张籍(约767约8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唐代:刘长卿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陆游的爱国诗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原文赏析陆游的爱国诗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原文赏析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宋代:陆游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作品赏析注解:、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寄荆州张丞相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寄荆州张丞相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寄荆州张丞相唐代:王维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译文我所思念的人在...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期盼(会场传真)尽管自1987年就离开家乡,但巨晓林依旧乡音未改,家乡口音和红红的脸庞都透着一股质朴和实在劲儿。我的家乡是一个单纯依靠农业的村庄,没有一家企业,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家乡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代:王勃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译文长江远...岑参的诗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岑参的诗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唐代:岑参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孤舟向广武,一...关于王维的古诗《使至塞上》原文及赏析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分类标签:边塞诗初中赞美诗作品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小学李白的古诗词全集李白作为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留下了絮叨优秀的作品。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一些古诗呢?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李白的古诗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中专生抄古诗6000遍老师称是无奈之举27日,陕西商贸学校的学生爆料称,学校在组织学习背诵国学经典古诗词,有的学生因为背不下来,老师就让背不下来的学生将120首诗词每首抄写50遍,一共是6000遍。假设一首诗30个字,...古文译介之"义法"再现摘要方苞的散文名作《左忠毅公逸事》,是其义法说的典范之作,因此,对原文义法的梳理与掌握,是翻译《左忠毅公逸事》的必要环节。谢百魁对《左忠毅公逸事》的英译,紧扣原文讲究义法的特色,用...陆游的诗自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陆游的诗自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自嘲宋代:陆游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唐诗宋词三百首精选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赏析唐诗宋词三百首精选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赏析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王安石的诗北陂杏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王安石的诗北陂杏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北陂杏花宋代: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译文一池春水多情地护绕着杏林,嫣红的杏花和绿水中妖...罗隐的诗雪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罗隐的诗雪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雪唐代: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