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七哀诗三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七哀诗三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七哀诗三首其一   两汉: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译文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   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   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   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   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   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   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   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   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   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注释   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中国:中原地区。   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下泉》:《诗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喟(ki亏)然:伤心的样子。这首诗最后四句的意思是,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对比着当前的离乱现实,就更加伤心地领悟到《下泉》诗作者思念明主贤臣的那种急切心情了。   鉴赏   七哀,《文选》六臣注吕向注云: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这是望文生义。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人之七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殊,今而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有,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故谓之七哀也。亦颇牵强。《七哀》是乐府歌辞,今人余冠英说:所以名为七哀,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晋乐于《怨诗行》用这篇诗(指曹植《七哀》)为歌辞,就分为七解。(《三曹诗选》)较有道理,可以参考。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东汉都城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故称长安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是因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乱,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这两句写社会的动乱。诗人正是在这种动乱之中离开长安的,这里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这里点出诗人离开长安以后的去向。复,值得注意,这说明诗人的迁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驱使吏民八百万人入关,诗人被迫迁移到长安,此时为了避难,又要离开长安。这个复字不仅表现了眼前凄楚的情况,而且勾起了悲惨的往事,蕴涵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中国,中原地区。我国古代建都黄河两岸,因此称北方中原地区为中国。荆蛮,指荆州。荆州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国本称为荆,周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楚在南方,故称荆蛮。这两句是说,离开中原地区,到荆州去。这是因为当时荆州没有战乱,所以很多人到那里去避乱。王粲因为荆州刺史刘表,与自己是同乡,而且刘表曾就学于王粲的祖父王畅,两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写离别时的情景。这两句是互文,悲的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仅有朋友,还有亲戚。诗人描写送别时的表情和动作,固然是为了表现诗人和亲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制造一种悲惨的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场生离死别。   诗人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亲戚朋友,一路上见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见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无垠的平原。这是豺虎作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场战乱造成的悲惨景象,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咏是同样的情景,可以参阅。以上是鸟瞰,下面六句写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六句同样紧承出门无所见。诗人见到的不仅是白骨蔽平原,还有饥妇人弃子的事。妇人爱子,这是正常现象妇人弃子,这是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战乱。因此,诗人以惨绝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鲜明而生动,催人泪下。吴淇说:出门以下,正云乱无象。兵乱之后,其可哀之事,写不胜写,但用无所见三字括之,则城郭人民之萧条,却已写尽。复于中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张玉谷说:出门十句,叙在途饥荒之景,然胪陈不尽,独就妇人弃子一事,备极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顾,塞路死亡,不言自显。作诗解此举重该轻之法,庶几用笔玲珑。(《古诗赏析》卷九)都道出了这种写法的艺术特点。这种写法对杜甫是有影响的,所以何焯说:路有饥妇人六句,杜诗宗祖。(《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妇人弃子的惨景,使诗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所以他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这表现了诗人的哀伤和悲痛。诗人乘马继续向前行进。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汉文帝是汉代的明君,史书上赞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汉书文帝纪》),有所谓文景之治。诗人南登霸陵高处,回首眺望长安,自然会想起汉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在世,长安就会不如此混乱、残破,百姓不至于颠沛流离,自己也不至于流亡他乡。登霸陵,眺长安,诗人感慨万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连同上面两句,同为全篇的结尾。下泉,是《诗经曹风》的篇名。《毛诗》序云: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诗的作者。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才懂得《下泉》诗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张玉谷说:末日南登回首,兜应首段。伤心下泉,缴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动。(《古诗赏析》卷九)方东树也说: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转换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写得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方东树评为冠古独步,不是没有道理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这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这时王粲逃往荆州,依靠刘表以避难。此诗是王粲初离长安往荆州时所作。当时他是十六岁。
古诗译文古诗赏析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浙江在线浙江省委省政府新闻门户网站用心绘蓝图!《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取得了这些成果相对论大象来我村从防象小学走出去,闯一闯世界丨Vol。101丰收中国黑龙江:近七成农作物收获完毕全省秋整地面积已达...牡丹亭记题词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牡丹亭记题词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牡丹亭记题词明代:汤显祖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阅车快评车企破产序章拉开浪淘沙后见真章这几天,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公文拉开了汽车行业洗牌的序章正式宣告杭州青年汽车破产完结。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沃特玛破产清算的最新公告,则将昔日锂电巨头沃特玛再次被拉到公众视线...李白古诗大全戏赠杜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古诗大全戏赠杜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戏赠杜甫唐代: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译文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古诗词赏析登飞来峰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普天乐秋江忆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普天乐秋江忆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普天乐秋江忆别元代:赵善庆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薤露原文、翻译及赏析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寒暑阴阳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间,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鳞介以...杂剧郑月莲秋夜云窗梦杂剧郑月莲秋夜云窗梦第一折(冲末卜儿上,云)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郑,是这汴梁乐籍。止生得一个女儿,小字月莲。风流可喜,卖笑求食。郎君每见了。无有不爱的。则是孩儿一件:纸汤...关于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是什么介绍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了冷清的月色和雾蒙蒙的水汽笼罩着江面和沙石的画面,渲染出月夜秦淮河清冷、凄清的氛围,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的《泊秦淮》,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泊船游玩,触景...再过金陵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再过金陵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再过金陵唐代: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译文《玉树后庭花》曲终人散,国破家亡,一行大雁南飞送走石城...离思五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离思五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离思五首唐代:元稹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关于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介绍《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通过对春天江面景物的描写为我们揭露了生活中的哲理。江岸上是竹林外盛开的桃花,江面上是浮水的鸭子,满地蒌蒿、短短芦芽,表达了诗人在生...宋代古诗词大全600首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赏宋代古诗词大全600首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原文赏析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网络中国节清明节赏析古诗中的绝妙词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唐代诗人杜牧在创作此诗时使用的纷纷二字词语形容清明节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首届"湘天华杯"华语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8月15日下午,首届湘天华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8月15日下午,首届湘天华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吴思敬、谭五昌、陆健、潇潇、杨四平、汪良...《就义诗》诗意、翻译及赏析张剑珍(19111931年),女,广东五华县双华镇双华村人。父亲张少山,是本乡聚昌号老板,因重男轻女,把年仅10岁的剑珍卖给同村胡某为童养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张剑珍受男家之兄胡...搜索诗词网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香露滴芳...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是一首英雄的赞美诗青山绵绵,绿水悠悠,灌木和松柏覆满山梁,青纱帐吐露静谧的芬芳。这一片青绿,辽阔而壮美,是电影《金刚川》开始的地方。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献礼,电影《金刚川...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唐代:沈佺期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