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译文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东武:指密州。
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彭门:指徐州。
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中年两句:《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西州,代指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轩冕(xunmin):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要褐裘(qi):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迟留:逗留,停留。
惟酒句:语本《晋书顾荣传》:恒纵酒酣畅,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一任二句:意思是说,任凭有雄心大志的入瞧不起我们,也不去管它了。刘玄德,刘备。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相从彭门百余日的苏辙打算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临行前作《水调歌头》词告别。苏轼以其语过悲,便写下了这首和作,对其弟加以宽慰。
鉴赏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古诗、
安石、
东海、
水调歌头、
译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古诗全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
满江红小院深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满江红小院深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满江红小院深深宋代:岳珂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
"草根画家"60岁"自学成才"画梅花9月20日,一场献礼新中国70周年的画展在海曙区鄞江镇举行,展出的40多幅画作中,梅花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或傲霜斗雪、或昂首迎春,让观者赞叹。而让人惊叹的是,画的作者、74岁的鲍光...
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2、烈士之爱国...
中秋思乡的古诗诗句古代诗人最常用的。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中秋思乡的古诗诗句,希望大家喜欢!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
《家训》邹元标明代诗人邹元标的诗文全集《家训》邹元标明代诗人邹元标的诗文全集家训明代:邹元标诗咏多福,易言馀庆。积善之家,罔不繁盛。眇予小子,厕名士绅。愧无实德,裨补君民。未能治国,愿教吾家。敷诚布衷,寂听无哗。凡我宗...
寒露古诗词赏析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是气...
《徐州》汪元量宋代诗人汪元量的诗文全集《徐州》汪元量宋代诗人汪元量的诗文全集徐州宋代:汪元量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李白的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代: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译文离痛饮...
《桐庐古诗词大集》首发本报讯(记者钱晶)昨日下午,《桐庐古诗词大集》首发仪式在桐君山脚举行。这本由县政协编纂的《桐庐古诗词大集》,上溯南北朝,下迄明清,辑录了1900余位诗(词)人的诗(词)7400首(...
宋代诗词大全300首稚子弄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诗词大全300首稚子弄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一作:玻瓈)译文儿童早晨...
赠何七判官昌浩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赠何七判官昌浩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赠何七判官昌浩唐代:李白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学?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上官云)近日,主持人王芳新书《穿过历史线,吃透小古文》在北京举办新书首发式。这套书的由来跟王芳的切身经历有关。2016年,王芳在教女儿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
明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明神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明神唐代:李商隐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译文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
清代古诗点绛唇饯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代古诗点绛唇饯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点绛唇饯春清代:王鹏运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注释榆钱:即榆荚。长...
唐代诗词鉴赏端午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诗词鉴赏端午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端午日唐代: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
乐游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乐游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乐游原唐代:李商隐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译文春天的梦因为脑子混乱记不...
《太原》元好问古诗原文以及元好问诗集代表作三十首《太原》元好问古诗原文以及元好问诗集代表作三十首太原金朝:元好问梦里乡关春复秋,眼明今得见并州。古来全晋非无策,乱后清汾空自流。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十年弄笔文昌府,争信...
小学生写的古诗连专家都竖大拇指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6日18:56进入复兴论坛来源:长沙晚报手机看视频气爽天高秋日长,红枫似火入池塘。昨日,天心区井岗小学创作的这些古诗词着实让长沙市嘤鸣诗社的专家们伸出大...
群贤毕至、以文会友文学大咖齐聚"诗词之乡"桐庐百金黄的稻穗在山峦间、河岸边铺开,层层叠叠、金光灿灿。秋风吹动着金黄的稻穗,翻滚起阵阵稻浪,宁静的村庄、远处的青山和一条条穿梭在田间的小道,勾勒出金秋的乡村轮廓。金秋十月,桐庐县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