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牡丹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注释
锦帏(w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我是句:自诩有才。《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唐元稹《白衣裳》诗: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开头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次句用《说苑》典故,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尾联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古诗、
译文、
古诗、
赏析、
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瞧!翩翩起舞的古诗在飞扬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选篇原则回到守正立场,大幅减少尚未沉淀的时文,文言篇目大幅增加。在国家大力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部编版教材古诗...
人民网评:小诗《苔》为何惹人泪目?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朝诗人袁枚一首名为《苔》的小诗。最近,这首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舞台上演绎后,一夜之间便火了。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
经典唯美宋词蓦山溪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经典唯美宋词蓦山溪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蓦山溪梅宋代:曹组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至72篇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
游大穿洞记吾知东城大穿洞久矣。昔亦曾游,与友三五人众,拾级而上,一路欣然。悠悠歌之,无论高谈之悖,径幽而不复得也。山鸟与之,众声喧闹。世以熙熙之名而不闻之,声翠樵然,更觉其静矣!入山腰,得一...
最出名的梅花诗句8、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21、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
十二首描写好心情的古诗词放飞快乐忘记忧伤生活如果像一潭死水,日子就过得不舒坦,每天有点波澜,就像素净的衣裙多了一道花边。快乐就像这美丽的花边,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风采。生命总是随着时间变得厚重,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会随着岁月的流...
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作品赏析注解:、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
观沧海翻译,观沧海原文及注释带赏析观沧海翻译,观沧海原文及注释带赏析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赏析高考古代诗歌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
红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蕉唐代:柳宗元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译文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
头条为了这件事80岁老党员创作百首诗歌还交纳一笔《沁园春百年党庆抒怀》《辟地开天向未来》《党旗下,我举起右手》在泛旧的笔记本里,是苏志强今年以来创作的超百首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诗歌。不仅如此,仅《学习强国》的学习笔记,他就已经...
送韦城李少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送韦城李少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送韦城李少府唐代: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译文送别客人南昌...
古诗五言绝句100首送上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古诗五言绝句100首送上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送方外上人送上人唐代: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译文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
写自己村里事的一群人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的马鸣村,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四年前,马鸣村几位村民自发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召集同样有文学爱好的村民们一起写文章、写诗,在笔会上互相评点。社员们的年纪从28岁...
朱熹所有的诗句(经典的)1、《九曲棹歌》宋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2、《春日》描写春天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柳唐代:温庭筠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小花古诗词做一朵山野小花有什么不好天然风韵也多娇岩石缝中扎根沙砾堆里吐俏春来细雨绵绵夏至怒雷咆哮深秋的风中沉思严冬的雪里微笑不怕无人欣赏金蜂来访也悄悄不怕孤独寂寞玉蝶舞姿多曼妙一生短暂无欲无...
瞻卬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瞻卬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瞻卬先秦:佚名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
李白千古最霸气的诗词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就算是黄金千两一挥而尽,也还是能够再得来。纵观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