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寓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寓意
宋代: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
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我们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在东。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多日来借酒消愁,是那么的伤怀寂寞在寒食的禁烟中,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想寄封信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注释
寓意:有所寄托,但在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多用于写爱情的诗。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指代女子。
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淡淡:轻微的意思。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
萧索:缺乏生机。禁烟:在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旧俗在那天禁火,吃冷食。
鱼书: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赏析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颈联叙述自己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恃写镜头:油壁香车奔驰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而又倏忽散去。写的都是物像,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车是这样的精美,则车中人的雍容妍丽,可以想见。然而这样一位美人却如巫山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再,怎不令作者怅惘。映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浓密的爱情气氛。但云雨巫山枉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幻。首联写得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卷一)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眼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晏殊在《鹊踏枝》词中有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情景与本诗类似,都有一种难言之隐。
但这首诗寓意更深。知何处,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怅惘处处同则已无疑可置,只有绝望之情。这种情绪在首联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结句点破,情长怨深。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此联妙在能使人思(钟惺《古诗归》)。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幽迷怨旷。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怨别乃全诗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语言最深处。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处处同则是怨的高潮。章节之间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也都以怨贯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过比拟手法表现出来。油壁香车、峡云无迹、水远山长,托物寓意,言近旨遥,婉转附物,怊怅情切沙(《文心雕龙》)。其三,写景寄兴,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语,却渗透、融汇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蕴藉传神。
古诗、
译文、
古诗、
寓意、
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庆全庵桃花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
苏州周庄:"古诗新颂"南社篇央广网苏州10月15日消息为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周庄镇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制作了古诗新颂系列微视频,讲好周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南社百年书院坐落于周庄镇...
襄邑道中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襄邑道中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襄邑道中宋代: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
古诗1)纯主观价值判断的问题,如李白和杜甫谁伟大?苏轼的诗写得比不比杜甫好?2)涉及违法违规的问题,如如何偷走图书馆的《杜甫集校注》而不被发现?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江天漠漠...
宋代杨万里的诗南溪早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杨万里的诗南溪早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南溪早春宋代: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
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减掉古诗据新华社电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瘦身:除删除原教材最后单元的5篇课文外,《画》《草》《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也不见了踪影。此外,一年级识字量从原来要求的353个...
明代古诗大全秋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明代古诗大全秋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望明代:李梦阳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岁岁重阳节不变敬老情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倡导敬老、助老新风尚。10月12日,南昌县三江镇组织三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公共服务办、工会、妇联和江西天和道能...
《唐诗三百首》完整版docx唐诗三百首《春晓》唐文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
关于竹里馆的体裁是什么介绍《竹里馆》的体裁是五言绝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所写下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得,以及隐居竹林的清幽宁静意境,表达出诗人自己淡泊名利、高雅脱俗的高尚...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译文赏析以及作者简介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译文赏析以及作者简介《山村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回十枝花。译文:此行要到二答三里远的地方,那里有四五户炊烟升起的人家。路过的亭台...
杜甫古诗别房太尉墓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杜甫古诗别房太尉墓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别房太尉墓唐代: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
中秋节的古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精选20首),...
五言诗句大全贼退示官吏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五言诗句大全贼退示官吏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贼退示官吏唐代:元结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
清代诗词大全《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及赏析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作品赏析注释人生句:意...
《葵花》蔡圭金朝诗人蔡圭的古诗词大全《葵花》蔡圭金朝诗人蔡圭的古诗词大全葵花金朝:蔡圭北墉开处叶森森,政以多花负赏音。小智区区能卫足,孤忠耿耿祗倾心。蔡圭的古诗词大全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金朝:蔡圭王温...
五言绝句格律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花非花花非花花非花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p作品赏析注释: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
"一首诗、一幅画、一幅字"30年后《诗书画》重新2019年元旦起,东方卫视全新文化赏析类节目《诗书画》将在每天17:50与观众见面。每天十分钟,为大家讲解一首诗、品鉴一幅字、赏析一幅画,一起感受笔墨背后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巨大魅力...
《念奴娇》朱淑真宋代诗人朱淑真的诗词全集《念奴娇》朱淑真宋代诗人朱淑真的诗词全集念奴娇宋代:朱淑真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镕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争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