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美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最美五言绝句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最美五言绝句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注释   兰:此指兰草。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桂华:桂花,华同花。   生意:生机勃勃   自尔:自然地。佳节:美好的季节   林栖者:山中隐士   坐:因而   本心:天性   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   闻风:闻到芳香。   坐:因为。   葳(wei)蕤(rui):枝叶茂盛而纷披。   注释   葳蕤(wiru):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   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自:各自。尔:如此。   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坐:因而。   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鉴赏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春兰秋桂生意勃发,也给季节带来了荣耀,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这里既包含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社会效果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象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实际上,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简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古诗二首感遇五言绝句、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文创作品展开展10月13日下午,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文创作品展在采石横江街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主要分为李白及诗歌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展、马鞍山李白国际资料中心馆藏李白创意雕塑作品展和李白游踪摄影艺...古诗《静夜思》全文是什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我禁...所有全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声明:,,,。详情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本书按照最新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定的初中生必背的61...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叹颂在...古诗文网古诗文经典传承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中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500首全集中小学生必背唐诗三百首合集《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成都卖卜与毕卓持螯《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君平(严光)卜筮于成都市,裁(才)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无)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释义严君平居成都,以卖卜为...伦敦地铁将展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新华网伦敦2月6日电(记者马建国)从今年2月份开始,被译成英文的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李白和白居易的绝世佳句出现在具有140年历史的伦敦地铁。按照双方约定,伦敦地铁和上海地铁将在一个...《大唐李白》第一卷面世以李白为线还原盛唐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张大春微博上的签名到了百度的介绍中被改了两个字,变成了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是一种外界的评定。在越来越缺乏诗意的现代生...古诗版阿黛尔金曲风靡网友赞译者中文八级近日,网络流行语神翻译和古诗版阿黛尔金曲火热来袭,让文言文着实火了。网友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流行语制造了,尽情开启文言文模式,不仅翻译白话文,还把领域伸向了英文,其效果真是不折不...采莲子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采莲子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采莲子二首唐代:皇甫松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午日处州禁竞渡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午日处州禁竞渡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午日处州禁竞渡明代: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一生必背50首经典唐诗谒金门春雨足原文赏析一生必背50首经典唐诗谒金门春雨足原文赏析谒金门春雨足唐代:韦庄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译文春水潇...悯农二首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少年游》蒋捷宋代诗人蒋捷的古诗词大全《少年游》蒋捷宋代诗人蒋捷的古诗词大全少年游宋代:蒋捷梨边风紧雪难晴。千点照溪明。吹絮窗低,唾茸窗小,人隔翠阴行。而今白鸟横飞处,烟树渺乡城。两袖春寒,一襟春恨,斜日淡无情。蒋捷的...最新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完整版)汉乐府1江南(万条垂下绿丝绦,野茫茫,采莲,南江可不风吹知细叶谁裁出,草低见牛羊。叶戏莲间。鱼(唐)王之涣6凉州词鹅鹅鹅,叶东,莲鱼戏间,云歌。向项天远上白黄河曲西,叶莲戏鱼山。...中秋节的古诗大全四句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国古代诗词中对中秋佳节的描写也不在少数。下文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与中秋有关的诗词,供参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简单的古诗三百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赏析简单的古诗三百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赏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五个字的绝美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返回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7、《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徐再思《折桂令》十年生死两茫...浣溪沙送叶淳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浣溪沙送叶淳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浣溪沙送叶淳老宋代:苏轼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译文我们都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