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美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梦李白二首其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译文   天上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游的故人为何久久不至。   夜晚我总是频频梦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还总说相见多不容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才华盖世你却是容颜憔悴。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释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赏析   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李白)却不可见。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由此引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的友情深挚。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   冠盖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死别发端,此诗以身后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写。李白和杜甫于公元745年(天宝四载)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杜甫流寓秦州,消息隔绝,只听闻李白被流放,却不知其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而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古诗二首译文古诗李白、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褚遂良楷书集字古诗十首欣赏字字精华!褚遂良的楷书,代表着初唐极高水准,他的用笔与结构,极致地表现出了楷书之轻灵与跳跃感,奔放与稳重,安和与恣肆相得益彰。他强调笔画的轻重变化,用孙过庭的话讲是变起伏于锋杪,这六个大字,...芜城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芜城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芜城赋南北朝:鲍照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及注释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代:王勃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译文长江远...唐代古诗大全上李邕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大全上李邕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安徽援疆:精选古诗进课堂朗朗书声传南疆刚来这里,发现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待加强。2020年,宛晴前往和田地区皮山县,开始了自己的援疆之旅。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方法,尽快...李白的诗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李白的诗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唐代:李白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首届"海德杯"毕业季古诗词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10日电(富丽娟实习生岳帅琪)6月10日下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首届海德杯毕业季古诗词大会在呼和浩特举办。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次活动旨在为怀揣青春之志的同学...宋代古诗大全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宋代古诗大全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宋代:顾德辉春寒恻恻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红入花腮青入萼。...庆东原忘忧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庆东原忘忧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庆东原忘忧草元代:白朴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译文看看忘...蜀相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及注释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古代古诗大全秦楼月芳菲歇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古代古诗大全秦楼月芳菲歇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秦楼月芳菲歇宋代:向子諲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孟浩然简介的代表作品中国唐代诗人孟浩然简介的代表作品中国唐代诗人孟浩然(689740)中国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文学作品赏析经典文学小说古诗诗集热门事件Heav了解清楚作品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乌申斯基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既然...美丽石台:做"当代李白"游石台的"诗之河"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与石台的山...台一小学要求低年级学生背百余首诗词家长抱怨不过,校方回应,背诵唐诗的过关活动,是鼓励学童从小训练记忆,而且是课外性质,只会鼓励、不会惩罚,就算不知道诗词的意思,校长说先背下来以后再了解内容意涵,也不迟。背诵诗词朗朗上口,一...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幼儿学前必背古诗词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幼儿学前必背古诗词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登乐游原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作品赏析注解:、意不适:心情不舒畅。、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韵译:临近...中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500首(全集)背完唐诗宋词下载后只包含1个DOC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中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500首(全集):背完唐诗宋词该背什么《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30句描写秋天的古诗太精彩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