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著名的十首七律旅宿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唐诗中最著名的十首七律旅宿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旅宿
唐代: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译文
韵译
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心情忧郁,独自凝神沉思。
看着昏冷的灯火回忆起往日旧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
相距遥远,梦魂要接近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
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邻家门前就系着钓鱼归船。
直译
旅馆里没有知心朋友,我独自静静地沉思凝神。
对着寒灯回忆往事,孤雁的叫声,惊醒了凄寂梦魂。
乡关道路迢远,梦魂拂晓时才得归去,家人的书信要等来年方能寄到此地。
沧江上月色含烟,风光是多么美好,钓鱼船就系在我家门前。
注释
良伴:好朋友。
凝情:凝神沉思。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寒灯:昏冷的灯火。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思旧事:思念往事。
断雁:失群之雁,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警:惊醒。
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侵晓:破晓。沧江:泛指江,一作湘江。
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
门:门前。
赏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职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创作了这首羁旅怀乡的诗篇。
古诗、
十首、
七律、
译文、
唐诗、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儿童种瓜的诗句小雨泫疏花,晴江接乱霞。草深鹰转疾,风细燕终斜。村社时驱傩,儿童学种瓜。婆娑看楚舞,鹭羽正随车。2、原文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活在当下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中国人经典的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古典诗词中能读出深蕴的情感,读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与智慧,一部古典诗词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历史作为先贤留下的精神财富,古典...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李白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李白诗词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诗词全集将进酒唐代:李...
最美的古诗词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美的古诗词(精选10...
《战城南》吴均南北朝《战城南》吴均南北朝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译文: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
秋天的诗句秋晚悲怀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天的诗句秋晚悲怀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晚悲怀宋代:李觏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
一起去游学去那座近400位诗人朝圣过的浙东唐诗名新民晚报讯(记者杨玉红)在这里你可以拾杖穿越天姥仙境,听一曲行云流水般的越剧调腔表演,感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近400位唐朝诗人在这方山水间恣意欢歌的潇洒与豪情4月25日,行走唐诗...
唐诗300首全集下载唐诗三百首完整word版东坡涵盖的都是多位经典诗人的著作合集,作为家喻户晓的儿童诗词启蒙书籍,是居家必备。今天东坡小编给大家提供《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
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
王莉首次"触电"唐诗微电影《悯农》饰演母亲(组图大型公益传统文化项目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创作,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高峰担任总导演。影片《悯...
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宋代:苏轼伽花彩甚奇,谓有初春之兴。因作二首,寄袁公济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彩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赪。莫唱黄...
《念奴娇》郑文焯清代诗人郑文焯诗词全集《念奴娇》郑文焯清代诗人郑文焯诗词全集念奴娇清代:郑文焯海山仙使,又奴星小谪,来寄人庑。一席烟波家世感,只有渔童堪侣。锄药生涯,扫花门径,物外供吟谱。封只何羡,锦囊分得奇句。偏念颖...
一首小诗送给你抚慰你深夜无处安放的心灵今天,小编就和读者分享一首文艺爱情小诗,简单而又蕴含着内涵,表达少女对待爱情的憧憬以及期待,希望能够抚慰在这个深夜你无处安放的心灵。这首诗被认为是德国第一位女诗人艾娃女之作,虽然没...
形容老师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容老师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唐代: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译文听...
古诗文赏析大全和解析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古诗文赏析的有声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文赏析的有声方法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朱淑真诗词初夏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朱淑真诗词初夏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初夏宋代: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译文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
冀州道中冀州道中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小米...
唐诗300首古诗古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唐诗300首古诗古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古意唐代: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
诺奖得主诗歌全集中国出版诗句有声有色可触及2011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当晚这位瑞典诗人的中国朋友,诗人、翻译家李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一直努力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