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宋词精选唐多令惜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最美宋词精选唐多令惜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唐多令惜别
宋代: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注释
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
飕(s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
年事:指岁月。
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
淹留:停留。
萦:旋绕,糸住。
裙带:指燕,指别去的女子。
赏析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此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经常可见,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实不该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秋属岁未,颇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
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古诗、
惜别、
译文、
宋词、
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题百叶桃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百叶桃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题百叶桃花唐代:韩愈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译文百叶桃的一枝连续双朵桃花傍晚开得更红,它们窥视着窗...
李白诗集箜篌谣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诗集箜篌谣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箜篌谣唐代:李白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他...
"古卫新韵"图片征集古卫新韵,沧海桑田。时光从指缝间溜走,我们该怎么留住它?岁月如歌,红砖绿树,生生不息,瞬息间已是万变。所以每一次来到永宁,都是一个新的永宁。唯有用镜头,才能记录下她的每一次变迁。即...
杜甫的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原文杜甫的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原文赏析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词大全小学古诗《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代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77家诗。。。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宋词三百首》为词学...
古典文学大家刘永济:人生归有道此外更何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刘永济先生是...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宋代:吴文英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重...
写长江的诗句古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分类标签: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丑奴儿:即《采桑子》。...
关于孟浩然的初秋的诗意,初秋的翻译介绍孟浩然的这首诗,通过视觉、触觉、听觉三重感觉来描绘秋天的变化,与夏天做出了鲜明的对比,全诗只字未提对自然的喜爱,却处处透露出来了,一起来翻译孟浩然的初秋。初秋唐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
初中文言文智子疑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初中文言文智子疑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智子疑邻先秦:韩非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
自创诗(共10篇)作文回味成功每当太阳从东方升上天空,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云朵遮住太阳五彩的光芒,这时太阳想尽了办法把云朵赶走。一篇作文获奖,一次竞赛获奖,这都是成功,重要...
第11章七言乐府杜秋(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妾侍。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
百度资讯搜索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真实写照。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东风小学开展了诗语书香,经典传承诗词大会,诗词大会分...
十二首描写好心情的古诗词放飞快乐忘记忧伤生活如果像一潭死水,日子就过得不舒坦,每天有点波澜,就像素净的衣裙多了一道花边。快乐就像这美丽的花边,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风采。生命总是随着时间变得厚重,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会随着岁月的流...
《观潮》朱翌宋代诗人朱翌的诗词全集《观潮》朱翌宋代诗人朱翌的诗词全集观潮宋代:朱翌海山不见两螺青,但见横江展玉城。动地鼓鼙飞屋瓦,刺天鬐鬣斗溟鲸。拍浮未见群儿弄,借抛须令万楫迎。俄顷日斜风欲定,向来元是一沤生。朱翌...
龙之风采小学至初中学科教育体系第一部分,语文紧跟课改方向升级思维能力趣味互动课堂独家原创教辅一线教师授课班主任全程辅导语文教学体系:紧跟教育部考纲为孩子定制学习计划1、两大核心模块,读写双向提升:阅读:现代文阅...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带译文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带译文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
中小学必考古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读懂领略过扬州的繁华,李白东游归来,到达湖北安陆。在湖北,李白认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个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年后,李白和孟浩然在武汉市的黄鹤楼再次重逢。而黄鹤楼是我们...
唐代古诗三百首城东早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三百首城东早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城东早春唐代: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译文为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枝头刚刚...
七言绝句大全500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