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宋词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原文译文注释以及
宋词三百首宋词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宋代: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译文
问候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间的春鸟,你们太美了,这次的到来距前次已是三年了。东风顺吹,我驾船驶过湖面,杨柳丝丝拂面,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无论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题溧阳三塔寺: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三塔寺,溧阳境内寺名。这首词原无题,南宋周密《绝妙好词》本增补为丹阳湖,而厉鹗笺注则作题溧阳三塔寺。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谓丹阳湖在当涂县东南六十九里。当时为建康和宣城之间内河交通的必经航道。黄异《花庵词选》题作洞庭,显系疏误。按岳珂《玉楮集》有诗题《三塔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所云张于湖书词,当指此篇。
问讯:问候。湖:指三塔湖。
重来又是三年:相隔三年重游旧地。
过湖船:驶过湖面的船。
杨柳丝丝:形容杨柳新枝柔嫩如丝。拂面:轻轻地掠过面孔。
世路:世俗生活的道路。
寒光亭:亭名。在江苏省溧阳县西三塔寺内。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赏析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梁的结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不久知抚州(今江西临川),一年后又罢归。这样前后三年之内,两次遭罢。这与词中所吐露的人世感慨是相一致的。
古诗、
西江月、
宋词、
百首、
问讯、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苏轼的诗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苏轼的诗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浣溪沙荷花宋代:苏轼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译文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
赏中秋圆月品古诗魅力济宁新闻网讯(记者王亚飞通讯员邹灵)9月15日,关帝庙社区开展了吟诗赏月话中秋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志愿者老师先用知识竞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随后,又让学生通过吟诵中...
红豆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豆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豆曲清代:曹雪芹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吟唱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日,青白江区实验小学举行吟唱中华古诗词、做翩翩中华少年活动,将吟唱的教学方式引入古诗词教育。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同学们用清脆的声音吟唱出《春晓》《江...
小学古诗词大全唐诗宋诗三百首清代诗词,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家训原文,翻译,赏析(清代古诗)清代诗词,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清代古诗)清代诗词,...
李白古诗大全听蜀僧濬弹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古诗大全听蜀僧濬弹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唐代: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译文蜀...
李白诗集大全pdf特别说明此资料来自()您目前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的抱米花下载器所生成此文档原地址来自感谢您的支持抱米花http:lotusbaob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荆州街小学开展创意诗歌教学活动班老师介绍,从学诗到朗诵,再到仿写,进而让孩子独立创作,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挖掘和提升孩子们的诗歌创作潜质,并将孩子们的原创诗歌编排装订成诗集。其中诗集《故柳》由该班学生方子袆取名...
搜索二首。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简介:《...
村居古诗原文及意思村居古诗原文及意思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
唐诗大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宋代诗词舟过安仁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宋代诗词舟过安仁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
李白古诗大全李白经典古诗大全大全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古诗大全李白典范古诗大全李白古诗,陵一日还千里江。声啼不尽两岸猿,过万重山轻舟已。舟将欲行李白乘,上踏歌声忽闻岸。水深千尺桃花潭,伦送我情不...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宋代:晏几道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最全整理冲刺2019中考必备初中生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古诗词的背诵,下面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最全整理,仅供大家参考。以上就是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止背诵古诗词的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执着,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
古诗大全李延年歌古诗翻译李延年歌李延年两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译文北国有一位美人,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不屑与...
以"诗画东方"为主题志愿形象发布!700名"小梧今天(9月24日)下午,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700名志愿者出征,向世界展现新形象、新风采。据悉,有700名小梧桐参与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服务,按照不同的...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上片春色迷人恨正赊一句,起得出奇。春色迷人本应逗人喜爱,延之长久才好,因而每有叹惜春天留不住的诗词。可是此词却嫌恨它逗留人间的时间太长了,由迷人转而为恨,感情的落差似嫌太大,颇令人...
中华诗词学会网改版升级全新上线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是由诗词组织、诗词创作者和研究者、教育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30多年来,在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学会守正出新,推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