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宋代最著名的20首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古诗原文赏

  宋代最著名的20首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古诗原文赏析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代: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译文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采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牛渚山下突出于江中处。峨眉亭建立在绝壁上。《当涂县志》称它的形势:据牛渚绝壁,大江西来,天门两山(即东西梁山)对立,望之若峨眉然。   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和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   倚天:一作倚空。   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极:穷尽,消失。   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赏析二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该词为登蛾眉亭远望,因景生情而作。风格豪放,气魄恢宏。   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和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   上阕以写景为主,情因景生。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起句突兀,险景天成: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词人见奇景而顿生豪情,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前句是说:那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宛如美人刚刚用黛石涂过的两抹弯弯的蛾眉。凝,谓凝止、聚积在这里则指蛾眉凝愁这便引出下面的句子愁与恨,几时极来,极谓极尽、完了: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与比喻相结合的手法,,说的是蛾眉含愁带恨,其实发泄的却是词人内心的忧国忧民的愁苦。词人生于宋、金交兵、战火遍地的动乱年代,身为南宋官员,面对半壁大好河山已陷金人之手、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的情景,他所愁所恨的应是对恢复版图、统一旧时河山的希冀一次次的破灭与继续企求。   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与景融。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是写: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塞笛,自然是边塞亦即塞外的笛音古人以长城为塞,塞外则指今长城以外亦即我北部边疆地区,它常与江南相对仗使用。身在南国的词人所听到的塞笛,只能是因为日夜将收复失地萦绕心头而形成的一种幻觉,在写作技巧上则是使用了跨越空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胆联想,这使豪气之中多少带进了一丝苍凉。当然,塞笛也可指实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因为那时的采石矶就是南宋与金国交界的军事重镇,史载: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将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地。但诗词贵虚不贵实,若作前者理解,更增加些促人深思的、奇异的色彩。接下来词人又迅速将驰骋的想象拉回到眼前,这里正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颠沛、依傍从叔当涂县令李阳冰生活的地方,采石矶一带正是诗人醉后入水、欲捕明月而葬身的地方。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中,前句是说: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作者对着茫茫江水,呼唤寻找着前朝那位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此时此地,此景此情,这寻找、这呼唤,既是对所倾心仰慕的诗人的凭吊(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记载,李白墓在当涂东南之青山北麓),却也可理解为词人在积极地为苦闷心情寻找寄托,希望自身也具有旷达、豪迈如李白般的性格。结句青山外,远烟碧意境开阔,它不仅对前面之问句作了答复,而且是词人对愁与恨交错缠绕所作的奋力摆脱: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当更有令人神驰的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途中经采石时作(他在镇江留六十日,次年正月即以考功郎征赴临安,故离镇江后不便再有采石之行)。《宋史孝宗本纪》载,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旧历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   赏析   词为登蛾眉亭远望,因景生情而作。风格豪放,气魄恢宏。   词的上片,采用于动写静手法。作者随步换形,边走边看。起句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气势不凡。先是见采石矶矗立前方,作者抬头仰视,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实际上,采石矶最高处海拔才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倚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又是另一幅图景。只觉悬崖千尺,直逼江渚。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伟壮丽,极富立体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作者骋目四望,由近及远,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似两弯蛾眉,横亘西南天际。《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由此引出作者联想: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其实,这都是作者情感的含蓄外露,把人的主观感受加于客观物体之上。   韩元吉一贯主张北伐抗金,恢复中原故土,但反对轻举冒进。他愁的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抗不力,东南即将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中原故土至今未能收复。几时极三字,把这愁恨之情扩大加深,用时间的无穷不尽,状心事的浩茫广漠。   如果上片是由景生情,那么下片则又融情入景。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暮,点明时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风鼓潮势,潮助风波,急骤非常。作者虽未明言这些景象所喻为何,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笛,军中乐器。当此边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沉思。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很自然地,作者想起了李白。李白曾为采石矶写下过著名诗篇,在人民口头还流传着许多浪漫神奇的故事,如捉月、骑鲸等:更为重要的是李白一生怀着济苍生和安计稷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但他壮志难酬,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至此已数百年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在当时投降派得势掌权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读者从虚无缥缈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心情了。   下俯长江,悬崖千丈,而不远的东西梁山又像两弯蛾眉、夹江对峙。其山川之奇丽由此可以想见。不仅如此,这里还凝聚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号为谪仙人的李白在些留下捉月、骑鲸的神奇传说,并且还把他的仙骨留给了江畔的青山绿水。而更令人怀念的是,就在词人写作此词之前不久,南宋将士曾在此奏响过采石大捷的凯歌。不过当作者登临怀古之际,形势却又发生了变化,南宋统治集团重又推行起苟安媾和的政策。怀着国事日非的优惧,词人此刻之所见所闻,当然就是一派两蛾凝愁和潮怒风急的景色了。境由心造,其言良望。
古诗晓角霜天蛾眉采石、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就义诗》(冀教版)最新资料推荐《就义诗》(冀教版)《就义诗》教学设计本文是夏明翰就义时,凶手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写了这四句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知识与...第三届杜甫诗歌文化周在河南巩义举办台湾诗人郑愁予(左二)、大陆女诗人舒婷(由二),文史学者蒙曼(左一)等在杜甫故里园向诗圣敬献花篮。中新社河南巩义4月3日电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3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时...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金朝:元好问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教育部:中小学"必背"古诗词208首!仅此一套含首先,就是中小学古诗词必背数量的狂增,由原来的课本中的38首,增加到208首,涨幅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七不止,这个必背古诗词数量,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教育...唐诗三百首《静夜思》李白何当共读香云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山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我们前此解读了张若虚那首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以孤篇横绝、盖压全唐的《...幼儿古诗大全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6《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2《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50《六月二...关于李白描写景色的诗句有哪些1。关于李白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及注释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李白简介李白的故事简介:唐代大作家李白,以其博学多才,皇帝分外钟爱。公年742年,唐明皇破格任职李白为待诏翰林,虽然这仅仅个替补的官衔,但都是处在中央级別的人物了。多少寒门书生穷其一生都会全力以赴地...杜甫在草堂写的一首诗,只有20个字却妙绝千古杜甫是和李白齐名的唐朝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初唐文章四友之首的杜审言,母亲崔氏也是名门望族之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的杜甫因为回乡探亲,所以躲过了一劫。他...搜索二首。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简介:《...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清代:纳兰性德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朱熹的诗劝学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朱熹的诗劝学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介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描述夏季夜晚农村的风光,明月清风、喜鹊鸣蝉、稻花清香、蛙声一片、疏星阵雨、茅店溪桥,诗人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描绘出恬静自然...好书推荐统编版古诗怎么教看朱永新推荐哪本书本书精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二十六首经典古诗,从服务教学设计出发,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教学参考。本书注重问题意识,以独特、新鲜而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切入,从文化视角对古诗进行多元解...重拾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百家讲坛》上讲过《唐诗的故事》、《李清照》、《苏轼》等,最近出任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点评嘉宾无论古今,诗歌最主要的作用是抒情达意。拆开来...《水调歌头》贺铸宋代诗人贺铸的古诗词大全《水调歌头》贺铸宋代诗人贺铸的古诗词大全水调歌头宋代:贺铸彼美吴姝唱,繁会阖闾邦。千坊万井、斜桥曲水小轩窗。缥缈关山台观。罗绮云烟相半。金石压掁撞。痴信东归虏,黑自死心降。范夫子,...望江南莫攀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望江南莫攀我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望江南莫攀我唐代:佚名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译文你不要死缠着我,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我...白居易的诗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白居易的诗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该!涉黄、游戏泛滥这些"坑娃"App被罚了近日,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网获悉,多个学习类App平台被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据悉,在扫黄打非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过程中,监测核查了互动作业、小猿搜题、纳米盒等20余个学习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