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带翻译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分类标签:励志诗爱国诗宋词三百首   作品赏析   注释:   《满江红》词是否系岳飞所作?   张秀平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第一个对此提出怀疑的余嘉锡,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此其一。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此其二。作者进一步考证:在明代,北方鞑靼族倒常取道贺兰山入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阙,在明代中叶实在是一句抗战口号,在南宋是决不会有此的。   继余嘉锡之后,60年代后期,夏承焘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赞同余氏的怀疑外,又从词的内容上找出了一个证据,即贺兰山阙的地名所指问题。他认为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而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此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这是一。如果贺兰山不同于前人泛称边塞的玉门、天山之类,其入于史书,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明中叶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释岳飞的乖背,似也不通。此为二。   1980年,海内外又掀起了讨论这个问题的热潮。如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孙述宇的文章,再次对《满江红》的词作者提出了疑问。他首先指出《满江红》词中用了自己的事迹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是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的。其次,他认为《满江红》词的格调,与已证实的岳飞另一词《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后者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   对此持不同意见的邓广铭、王起、李安等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辩驳。邓广铭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他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李安则针对孙述宇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从史实和词的内容对照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可知是在岳飞30岁或30岁前后有感而作。岳飞30岁时,正掌朝廷方面大权(公元1133年),因责任重大,身被殊荣,感动深切,乃作成此壮怀述志的《满江红》词而岳飞20多岁从军、30多岁时从九江奉旨入朝,计其行程,足逾八千里。与词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飞30岁置司江州时适逢秋季,当地多雨,故在词中有潇潇雨歇之句。因此,《满江红》是岳飞表达其本人真实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还就《满江红》与《小重山》两词的格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两词作于不同的时间,格调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议作者。   综上所说,《满江红》词到底是不是岳飞作的?论争双方都持之有据,很难统一。这场争论还可能继续深入下去。不过,争论的双方都比较一致地肯定这首词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作用。   内容评析国土沦亡之际,矢志报国的民族英雄心中一股悲怒之情难以抑制,凭栏远望,面对被金人占去的大片故国河山,怒不可遏,头发直竖,把帽子都冲起来了。这冲冠之怒正是岳飞以民族国家危亡为生命的几乎全部意义的外在化表现。潇潇雨歇更增壮怀,以复仇者的凛然大义,融合大英雄的发愤图强,作者禁不住情系四海而仰天长啸!一怒一壮,为全词定下一个气吞山河的总基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绍兴四年(1134),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功名所值几何八千里转战,昼夜兼程,追云逐月,前路正未可期。为了实现灭金复国的功业理想,作者谆谆告诫千万别让宝贵的青春年华虚度,空留下枉然的悲切和愧悔!   词的下片抒写了词人志欲报仇雪耻的爱国激情及必胜信念。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还未洗雪,臣民复仇御侮的壮志何时熄灭?自驾长车以下,全用想像之词,直截了当一旦驾战车长驱直入,踏破雄关险塞,报得大恨深仇,即要食其肉饮其血,抒发壮志,笑语豪情。那时,旧疆恢复,天朝一统,国家山河焕然一新,群臣拜舞阙下,山呼万岁,该是多么宏伟庄严、令人意气风发的情景!   这是一首表现复仇御侮、英雄壮志的千古绝唱。全词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壮采,语言朴实粗犷,音调高亢悲壮,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难词注释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京师和中原沦陷,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一事。贺兰山:在宁夏西北:一说为今河北磁县之贺兰山。天阙:宫殿前的楼观,此指朝廷、皇帝。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慨,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凶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幹,他作《贺新郎》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凶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古诗满江红怒发冲冠原文翻译、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用方言读古诗味道有些不一样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自从《中国诗词大会》大热荧屏之后,大伙儿对于诗歌的热情就被点燃了,现在去书店逛一圈,就会发现各种与诗歌有关的书籍被放在显著的位置,好多人也会拿起来读上几页再走。诗歌火了,上个月演员...中小学生必背唐诗宋词500首(全集)中小学生必背唐诗三百首合集《春晓》作者:孟浩然《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鹿柴》作者:王维...飞花令花的诗句飞花令花的诗句100首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白话文释义: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小学语文:24道情景古诗默写题家有小学生的抓紧收孩子班主任太贴心了,把小学语文重要的24道情景古诗默写题整理出来了,家长收藏保存好,让孩子背一背,以后语文考试再也不用担心做不出来了!古诗词部分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很多家长都会发...关于山行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介绍《山行》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深秋时节的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作者歌颂大自然的美好秋色,也表现了他非常豪爽的精神状态。把火红的枫叶比作二月的娇艳的花朵,非常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枫叶...关于清明的古诗清明节气诗句集锦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中国古诗千古名句20190828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知道答主回答量:250采纳率:7帮助的人:9。1万关注白话释义: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2、...榴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榴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榴花唐代: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译文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初结的小果。...《雨》李舜臣明代诗人李舜臣的诗词全集《雨》李舜臣明代诗人李舜臣的诗词全集雨明代:李舜臣薄午炎蒸极,忻看雨足垂。似添池草绿,应洒陌尘缁。吏道聊乘暇,幽襟复在兹。因思故里日,耕稼候东菑。李舜臣的诗词全集太宰乔公送行诗时吐...中华诗词学会网改版升级全新上线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是由诗词组织、诗词创作者和研究者、教育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30多年来,在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学会守正出新,推动传统...杜甫:我真没写过近来,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一首据称是唐朝杜甫的作品《暮年》,被冠以最美最甜惊艳了大唐《暮年》蹭上杜甫,引发诗歌爱好者们的热烈讨论,多位专家就此发表回应。各大平台在2021年渐渐达...助读资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和绝句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我爱古诗词》第二季:这是最好的褒奖"诗词小达人历时两个半月的《我爱古诗词》第二季已经在11月底落下了帷幕,精彩的节目内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舞台上小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是本季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天,有15名小选手率先拿到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意思全文翻译加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意思全文翻译加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百年中国儿童诗演进与发展研究》:儿童诗教是歌的11月28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儿童诗演进与发展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泉根在北京召开的课题工作会上提出,儿童诗教是儿童诗歌的命脉和发展源。...梅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梅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梅花五代:李煜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关于赠花卿古诗意思介绍《赠花卿》这首古诗的意思是:锦州城里终日乐声悠扬,这美妙的乐声时而随着随着微风拂过江面,时而又飞腾上云霄之中。这美妙绝伦的乐曲,应当只会天上宫阙才会有的,人间的平民百姓们一生也很难...瑶池月(云山行)瑶池月(云山行)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古诗原文赏析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古诗原文赏析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近现代:毛泽东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是你让阳光更加耀眼我依稀记得,那是08年的秋天风和日丽的天气,大家都站在教室前的院子里。学校门前的那两棵大树,用它那成长多年的躯干和茂盛的枝叶,遮住了院子里一半的阳光。尽管阳光少些,但大家玩的却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