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美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简单的古诗三百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赏析

  简单的古诗三百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即章楶(ji),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落红:落花。缀:连结。   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春色:代指杨花。   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非常像花又好似不像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首句出手不凡已定一篇咏物宗旨: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即人与花、物与情当在不即不离之间。唯其不离方能使种种比兴想象切合本体,有迹可求。唯其不即,方能不囿本体,神思飞越,展开想象。这一句准确地把握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向不为人注目爱怜。次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的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但惜杨花者却少,然细加品味,乃是反衬法,词人用笔之妙,正是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三句是说,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   这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说抛家貌似无情,实质有思。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也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是说,柔肠受损,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   这三句紧承有思而来,咏物而不滞于物,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的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而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赋杨花,花人合一,无疑是苏词有别于章词的一种新的艺术创造。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数句是说,梦魂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把无情叫起。   这数句妙笔天成,既摄思妇之神,又摄杨花之魂,二者正在不即不离之间。从思妇方面来说,那是由怀人不至而牵引起的一场恼人的春梦,她神魂飘扬,万里寻郎但这里还没有到达情郎的身边,那边早已啼莺惊梦。这两句苏轼写来倍觉缠绵哀怨而又轻灵飞动。就咏物象而言,描绘杨花那种随风飘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之状,堪称生动真切。篇首所言似花还似非花,正可于此境界中领会。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句解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牾,实则不然。隋炀帝开凿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赐姓杨,故后来便称柳树为杨柳。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   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杨花的形态开篇,并非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它写出了杨花的独特物性,同时又不仅限于此,作者仿佛在设身处地体验杨花的命运和际遇。意味深长,空灵飘忽,奠定了全词的风格基调。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说: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落花总会令多愁善感的人们伤感怜惜,可是这同样负着花之名的杨花,任凭它怎样飘零坠落,也没有谁在意。从,任。教,使。一个惜字,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反衬作者独惜。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杨花随风飘飞,离开家园,落在路旁。仔细思量,虽说无情,却也有它的情思。   杨花飘零,本是习见的自然现象,但作者不说离枝,而言抛家,不仅将其拟人化,更赋予丰富的内心世界。杨花抛家远行,看似无情而傍路又显出内心沉重、恋恋不舍之意,是为有思。   苏轼信中说作此词的缘由是因为章质夫出任外官,远离家人,自己闭门愁断,故写其意。因此写杨花也就是写宦途漂泊的章质夫,写千千万万离家远行的游子。作者一生辗转各地,对此有着真切而深刻的体验。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如果说杨花有思,那么所思为何?应该是和游子一样,思念的是家。对杨花来说,家便是它离开的那棵柳树。作者由杨花引发的联想,因而变为对柳树的想象。你看,那纤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萦,愁思萦回。柔肠,柳枝柔细,故取以为喻。娇眼,柳叶初生时,如人的睡眼初展,故称柳眼。   作者从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的风姿隐喻思妇的神态,可谓想象奇特,咏物而不滞于物。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这几句既摄思妇之魂,又传杨花之神。游子远去,思妇怀人不归,常引起恼人春梦。柳树大概也如此吧。在梦中,她追寻千万里,好像寻到了夫婿那游子一样的杨花,只是刚要相逢,却又被黄莺的啼叫惊醒。   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作者化用其意。从表面上看,这几句几乎都是在写人,一个女子的无限幽怨,呼之欲出。但细读之,又不能不说是在写杨柳。随风飞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不正是柳絮飘飞的情景吗?至于黄莺儿,也应该常常栖息在柳梢头。作者落笔轻灵,以自己的内心体验抒写杨柳,使之成为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物性耶?人情耶?已经浑然不可分割了。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不必遗憾杨花飞尽,叹只叹西园里百花凋零,难以连缀。作者笔锋一转,由杨花的情态转而为人的惜春伤逝之感。此花飞尽,是一花之事而落红难缀,是一春之事。待到杨花飞尽时,正是暮春时节,灿烂春光,不复重来。正如杜甫《曲江》诗云: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这里照应开篇似花还似非花,又一次将它与花,即落红作了对比。杨花即使飞尽,仍旧不是伤春者怜惜的对象。不恨,是承上片非花、无人惜而言。其实,这是曲笔传情。作者写他人对杨花的态度,表达的仍是自己对杨花命运的关注,看似无情,实则有心。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前面既然已经写到杨花飞尽,这首咏物词到这里似乎难以为继了。但作者别开生面,将词意拓展到又一境界。清晨一场风雨过后,杨花已不见了踪影。它在哪里呢?已化为一池浮萍,花残身碎。   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这是古人的一种说法,并不科学。但作为文学特别是作为抒情诗词,倒也无须拘泥。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此时的春色,假如可以三分的话,那么两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尘土,是说落花飘零流水,则指杨花落水。总之,春色已尽。由惜杨花,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春色居然可以分,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又高度夸张的写法。苏轼曾多次使用,如《临江仙》三分春色一分愁,《雨中花》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等。在苏轼之前,已有人这样写。如唐代诗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宋初词人叶清臣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等,都是经典名句。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细细看来,那水中的浮萍,哪里是什么杨花一点一滴,分明是离人伤心的眼泪。唐人诗曰: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作者化用其意。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蕴意回味无穷。   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之煞拍画龙点睛。
古诗水龙吟百首次韵杨花、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济南流海小学举办"古诗文背诵大赛"(通讯员孟祥义)中国经典古诗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和人格。为了让学生更加地重视古诗文,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也为了增...春天古诗25首简单的春思二首原文赏析春天古诗25首简单的春思二首原文赏析春思二首唐代: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少年游离多最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少年游离多最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少年游离多最是宋代:晏几道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五字四句古诗15首五字四句古诗20首如题,我要五字四句古诗至少20首,要容易背的当然那个古诗七十首不一定要五字四句的字数越少越好我是个懒人如题,我要五字四句古诗至少20首,要容易背的最好是我们平时生...李白古诗大全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原文赏析李白古诗大全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原文赏析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唐代:李白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楚邦有壮士,鄢...即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即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即事唐代: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译...唐诗三百首(简易)《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及...《独步》舒頔元代诗人舒頔的古诗词大全《独步》舒頔元代诗人舒頔的古诗词大全独步元代:舒頔独步谁为侣,溪边有白云。情亲鸥共狎,机动鹿分群。细草沿厓出,幽花隔岸闻。归鸦背秋色,飞过夕阳林。舒頔的古诗词大全小重山端午元代:舒...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南北朝:佚名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译文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想起唐朝的李白时光冲淡了历史的印迹,流水洗去了岁月的沧桑,收集历史飘零的碎片,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是谁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是谁低吟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是谁感叹蜀道之难,难...黄滔花古诗全文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故居蕃衍出的...关于所以节日的古诗大全快来看看吧关于所以节日的古诗大全快来看看吧有关春节的: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有关元宵节的:元宵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早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早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早行宋代: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译文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10首《眼儿媚》,你的眼睛里,藏着灿烂星河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词有眼儿暗相钩,秋波横欲流之句,形容美女流盼的目光,可为调名的注脚。北宋以来,诞生了许多《眼儿媚》的佳作,今天,分享10首《眼儿媚》佳作,一起体会词中美女的眼...诗词大会出题人教你四招背古诗最近,杭州与诗词的缘分不浅。一周前,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而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出题专家之一的方笑一,又带着他的新书《中华经典诗...蜀相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p作品赏析注解:、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宋代古诗大全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赏析宋代古诗大全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赏析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宋代:谢逸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宋词精选大全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原文赏析宋词精选大全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原文赏析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宋代:周邦彦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新华国际时评:美政客"名言"背后的伪善谎言即便重复一千次,也仍然是虚假的谎言。与香港人站在一起的面具刚被揭下,美政客又再次捡起,并宣称将为害怕返回香港的人打造所谓避风港其慷慨姿态差点让人忘记其名言背后伪装的善意、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