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译文   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他俩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佣工。如果两位英雄都没有遇到英明的君主,最终也只能老死于山野之中。   他们与成汤和周武王偶然相遇,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到现几千年后的今天,没有谁能与他们一争高下!   注释   浪淘沙令,即浪淘沙,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今河南开封)农耕。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衰翁:老人。   穷通:穷,处境困窘通,处境顺利。   钓叟:钓鱼的老翁,指吕尚。耕佣:指曾为人拥耕的伊尹。   老了英雄:使英雄白白老死。指伊吕二人若不遇汤文二王,也就终老山野,无所作为。   汤武:汤,商汤王,商朝的创建者。武,周武王姬发,周朝建立者。   风虎云龙:易经中有云从龙,风从虎,此句将云风喻贤臣,龙虎喻贤君,意为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建邦兴国。   兴王:兴国之王,即开创基业的国君。这里指辅佐兴王。   争:争论,比较。   赏析二   此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人生遭际和名垂千载的丰功伟业,并叹息君臣相遇之难,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布局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   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现,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   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尧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
古诗衰翁伊吕浪淘沙译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宋代: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赏中秋圆月品古诗魅力济宁新闻网讯(记者王亚飞通讯员郝延飞)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引导辖区居民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9月9日,竹竿巷社区社区举办赏中秋圆月,品古诗魅力中秋...《中华经典古诗文选》(江立员编者)简介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划线价为参考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西洲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西洲曲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西洲曲南北朝:佚名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手可摘星辰全诗是什么李白夜宿山寺全文带翻译手可摘星辰全诗是什么李白夜宿山寺全文带翻译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译文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不敢高声说话,唯恐...古诗鉴赏PPT模板古代诗歌鉴赏广东实验中学李子良学习思路一、大量诵读反复吟咏中积累每天一首诗的背诵、欣赏、推介。二、理清古典诗歌的发展流变三、分类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百字令宿汉儿村原文赏析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百字令宿汉儿村原文赏析百字令宿汉儿村清代:纳兰性德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唐代诗词大全鉴赏悯农二首其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诗词大全鉴赏悯农二首其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悯农二首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幼儿学前必背古诗词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幼儿学前必背古诗词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古诗词起名大全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这就为我们取名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中的典故取名的例子很多。如:1。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解读《古诗十九首》和元曲王芳新书《拈花一笑》面世10月28日上午,正是深秋时节,太山山楂熟了,菊花盛放,王芳新书《拈花一笑》发布会在这里举行。这是一本关于《古诗十九首》和元曲的书。作者没有去精准解读,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心灵表达,她...以"诗"暖春一年级的我们学会了创作自己的小诗以前,害怕夜的黑,不敢贪玩到处跑。如今,怀念夜的黑,怀念在你的保护下,嬉闹的一天天,成长的一天天。美丽的校园,你想我们吗?我们想你了,想与你朝夕相处的每一天,每一个夜晚。网课生动有...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瑞鹤仙郊原初过雨宋代:袁去华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唐朝诗人李白有哪些诗最早对作为古地名的夜郎印象深刻,一是因为夜郎自大这个成语,二是因为李白。你知道唐朝诗人李白有哪些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析:《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金陵夜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金陵夜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金陵夜泊唐代:罗隐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鲁连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鲁连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鲁连台清代:屈大均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注释一笑句:指鲁仲连笑斥游士...行行重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行行重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古诗《梅花古诗《梅花》栏目提供最权威的古诗《梅花》知识。更多更新古诗《梅花》知识资讯,尽在古诗《梅花》栏目。活动目标:1、欣赏梅花的美,了解梅花的不同颜色及外形特点。2、通过欣赏梅花图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