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宋诗三百首全集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宋诗三百首全集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p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赏析二   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既令征人欣赏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因为面对芳春丽景,不免会想到闺中人的青春芳华,想到自己孤身跋涉,不能与对方共赏春光。而梅残、柳细、草熏、风暖等物像游或隐或显地联系着别离,因此三、四两句便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上文写到溪桥,可见路旁就有清流。这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物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从这一点说,它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你那样凭高倚阑远望,又能望得见什么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结拍两句。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补足莫近威阑倚之故,也是行人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这正是一个深刻理解所爱女子心灵美的男子,用体贴入微的关切怀想描绘出来的心画。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艺术手法   这首词是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艺术手法。   以乐写愁,托物兴怀。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词的上片展现了这样的镜头:一位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离开了候馆(旅舍),望着已经凋落的梅花,走过溪上的小桥,拂掠那岸边的柳丝,迎着东风,踏向那散发着芳香的草地。在这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寓虚,富于联想,也是这首词的一个艺术特点。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情别绪。作者从各个角度表现离愁,的确非常耐人寻味,有无穷的韵外之致。   化虚为实,巧于设喻,同样是本篇重要的艺术手段。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感情。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逐层深化,委曲尽情,更是这首词显著的艺术特色。整个下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更进一层的艺术手法,那深沉的离愁,便被宛转细腻地表现出来了,感人动情。   整首词只有五十八个字,但由于巧妙地运用了以乐写愁、实中寓虚、化虚为实、更进一层等艺术手法,便把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所以成了人们乐于传诵的名篇。   赏析三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它以对句开头。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节,是一番初春的景色。就在这明媚的春色之中,出现了远行的旅人。他坐在马上,拉着缰绳,有点行色匆匆的样子。迎面吹来的风是暖和的,地面初长的嫩草散发出的芬芳另人清爽。这第三句,承上启下,由春景过渡到离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可是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他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是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笔锋一转,折入旅人的怀乡之情,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泪,伤心时,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词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了家里的她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离愁,又由离愁而想到了她临高倚栏远眺,想到了她登高远望而又不见的愁更愁,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   最后两句重复春山,用意深刻。这春山是倚楼远望的闺中人穷尽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能达到的极限,远方到底怎样,她不得而知。然而越过了春山,也就是越过了她的目力和想像之所及,但她还是要倚那危栏。远行的旅人如此为闺人所想,就显得两人感情的愈加深厚,离别的愈加苦痛了。这就是结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数百年来,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的缘故吧。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上片写行者在得意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离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赏析四   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写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起三句即宕开离别场面,径写旅途所见。梅残、柳细、草薰、风暖,分写所见、所闻、所感,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强烈。这本来是一个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其实是无暇无心去欣赏大自然所赐予的美景。且征辔连摇,客观的情形也是十分急迫。春景之热与行者之冷似乎互成隔膜。离愁两句拈出主题,与候馆、征辔之义绾合。而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并与溪桥一语相应。但与李煜的愁情汹涌不同,这里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过程。两个渐字和迢迢不断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下阕因行者愁极无尽,进而设想对方相思之形,劝慰之中倍见体贴之心。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盖当初离别时即已目睹此景。而此刻一在闺中,一在候馆,其伤感当更过离别之时。楼高句是劝慰之词,盖近倚危阑也难解愁情,因为登楼所见,不过是一望平芜及平芜尽处的绵绵春山,而行人早已在春山之外了。煞拍两句语淡而情深。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一望无际矣。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矣。当取以合看。从全词来看,起得平缓,结得舒徐。上、下阕一实写一虚写,虚实之中皆以浓情浇灌,离愁与词境俱进深进远,堪称是婉约词中的杰构。   罗大经《鹤林玉露》曾引时人杨东山对欧阳修的一节经典性的评论说:文章各有体。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之言,粹然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体故也。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以杨氏所论来衡照欧阳修的这首《踏莎行》,确实是合乎《花间》词体的。它所表现出来的温厚和平与欧阳修作为一代儒宗的身份也是十分契合的。
古诗诗三百踏莎译文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及注释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表达爱情永恒的古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译文注表达爱情永恒的古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古诗原文赏析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古诗原文赏析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小学必背古诗70首1《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每日投融资速递儿童诗教平台"婷婷姐姐"、极客快送原标题:每日投融资速递儿童诗教平台婷婷姐姐、极客快送、UrbanClap等28家公司获得融资2017。7。3编者按:这里是36氪推出的每日投融资速递栏目,盘点当天国内外投融资动态。...唐诗三百首全集目录完整版请收藏16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孟浩然《唐诗三百首》全文注音第二卷:五言乐府1塞上曲王昌龄2塞下曲王昌龄3关山月李白4子夜吴歌秋歌李白5长干行二首李白6...李清照的诗词全集角海角本年海,鬓生华萧萧两。来风势看取晚,看梅花故应难。词三百首完美宋,精选宋词,花梅,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伤怀11页111李清照(1084年3,族汉,南章丘人...刘国鋕:赤子之心死而无愧他是《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他出身豪门,却怀着赤子之心投身革命他高吟《就义诗》在白公馆英勇就义,年仅28岁。他,是刘国鋕。刘国鋕,四川泸州人,1921年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1...《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昨日沈阳首发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辽宁大学等单位的10余位唐诗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精心打造的《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昨日在沈阳玖伍文化城进行全国首签大会,该书主编之一...李白古诗大全灞陵行送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古诗大全灞陵行送别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灞陵行送别唐代: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少年游离多最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少年游离多最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少年游离多最是宋代:晏几道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歌》曹植曹植的诗文全集《歌》曹植曹植的诗文全集歌两汉:曹植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兮往无由。佩兰蕙兮为谁修。宴婉绝兮我心愁。曹植的诗文全集杂诗七首其一两汉: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古代经典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3)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4)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苏轼的诗词行香子秋与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苏轼的诗词行香子秋与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苏轼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想起唐朝的李白时光冲淡了历史的印迹,流水洗去了岁月的沧桑,收集历史飘零的碎片,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是谁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是谁低吟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是谁感叹蜀道之难,难...最美的现代诗《菩萨蛮大柏地》原文及赏析菩萨蛮大柏地现代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作品赏析注释: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彩练:彩色的绸带。...全球最大的诗歌交流互动平台"八步诗"App河南上大河网讯近日,全球首个实现诗歌文字、朗诵、艺演全新实时学习交流互动的诗歌专业平台八步诗APP在河南郑州成功上线。八步诗是全球首个实现诗歌文字、朗诵、艺演全新实时学习交流互动的诗歌专...《西游》袁中道明代诗人袁中道诗词文全集《西游》袁中道明代诗人袁中道诗词文全集西游明代:袁中道湾环穷野径,忽到水中央。唼雨鱼儿集,梢波燕子忙。马来沙耀雪,人坐草粘香。为爱溪流急,移尊向石梁。袁中道诗词文全集夜泉明代:袁中...大气重阳节诗词六首:俯仰人间今古寥廓江天万里霜又到了一年重阳节。重阳节是最古老的民俗之一,因为源头真的实在古老,它不是历代帝王的登山祭祀,但却有一种长久醇厚的魅力。比如在汉朝的早期,宫廷就流行九月九日,喝菊花酒,佩茱萸,吃艾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