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精选60首望湘人春思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宋诗精选60首望湘人春思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望湘人春思
宋代: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译文
讨厌那黄莺声传到枕边,心烦那鲜花芳香进到房间,它让我半醉半愁好梦难圆。锦被还留着她身体的余香,而我的腰带却又空了多眼,多少次伤春又到春晚。湘妃竹泪痕正鲜,春兰已花谢香散,湘中春暮天气温暖。曾记得江上风清月明之时,我多次约她相伴游玩。
想来琴弦最容易断,如今再把琴弹,一曲既终她就远去不返。要寻找她已无影无踪,旧游处只见江水清浅。我把涂着青色的船靠岸,停在白蓣洲畔。整日里登楼极目远望,却不见她寄来一封书信,好在伴我的还有归来双燕。
注释
望湘人:词牌名。是贺铸自度曲,《全宋词》从《唐宋诸贤妙词选》辑出。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带惊:因消瘦而吃惊。
泪竹:娥皇,女英为舜的妃子。传说舜死于苍梧,舜死后,二女洒泪于竹,泪染楚竹而成斑痕,故斑竹又称泪竹。
佩兰:佩饰的兰花。
非烟:唐武公业的妾名。姓步,事见皇甫枚《非烟传》。此处借指情人。
鸾(lun)弦:此处以鸾弦指爱情。
曲终:原本作曲中,据别本改。
罗袜(w):见周邦彦《瑞鹤仙》注。此处代指情人。
临皋(go):临水之地。飞观,原指高耸的宫阙,此处泛指高楼。观,楼台之类。
不解:不懂得。幸:正好,恰巧。
创作背景
北宋宣和年间,词人隐居苏州。在春季目睹到春季里的种种景象,想起了亡故的恋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怀人之思与物是人非之感,故作此词悼念逝者。
赏析
这首词是感春怀人之作,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各有侧重又情景交融,将怀人之思表达得深婉曲折。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伴,开篇三句写春日的清晨,黄莺呜叫,春花绽放,微风吹过,香气弥漫,这本是一片生机昂然的美好景象,可是词人正处在伤春怀人的心情当中,无法排解忧愁,便以喝酒来麻痹自己,将愁绪消解在醉魂之中,希望以沉睡来逃避现实。可是黄莺不解其意,唱和不停,词人因被吵醒而心情更加烦躁,不禁生出对莺鸟的厌恶之情。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这三句含蓄而细腻地刻画出词人怀念旧人的真诚心切。余薰是旧人留下的馨香,可是斯人已去,词人唯有珍惜她仅留下的一点余香。惜字表现出词人对旧人的珍惜和无限怀念。词人日日思念故人,以至于腰带的剩眼越来越多,惊字突显出词人消瘦程度之深。
消瘦是源于对伊人的思念,这一句实有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意蕴,柔情脉脉,令人动容。这种憔悴也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和执著。几许伤春春晚一句沉重哀伤,在伤春的情绪中,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念及自己与伊人别离的日子愈来愈久,词人伤叹不已。这一句既是对前文伤春之情的总结,也领启了下文关于春晚的描写。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一句中引用了湘妃泪竹和屈原佩兰两个典故。暮春时节,湘妃竹的点点泪痕犹在屈原所佩戴的兰花香草已经老旧了,天气已进入浓暖时分,说明春天即逝,即将入夏。此情此景让词人记起当年屡次盛邀佳人,与她在江畔沐风赏月时的欢会情景。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鸾弦在这里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交好,可弦断能够再续,但佳人远去,已杳无踪迹,这萧萧琴声里的相思幽怨她不曾得知。相会遥遥无期,那悠悠弦鸣里寄寓着几多无奈和伤感。
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词人引用曹子建(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把心上人比作步履轻盈,姿态曼妙的仙女,可惜佳人仙踪无迹,不得追回。遥想彼时佳人在河塘撩弄清波,姿态妩媚诱人,可如今河塘处再无佳人倩影。江畔舟船飘摇,水中白苹浮动,词人极目远眺,尽是旧日风景。睹旧物而不能感旧情,词人心中的惆怅更加深切。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词人叹惜伊人不解情,别期无定,令他终日相思萦怀,受尽千般煎熬。只能从双燕归来的景象中强寻安慰,似是欣喜,实则凄凉,充分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伊人而无法排遣的抑郁痛苦,以及盼望佳人早日重回身边的急切情怀。
此词大量运用点染法,即情思并非一泻无余,而是情一点出,即以景物烘托渲染,如被惜馀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与秦观的词在写法上有共同点多用借代手法,如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等句,表达委婉含蓄隐晦,与唐李商隐的诗有相似之处。
古诗、
湘人、
春思、
译文、
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读经典诗词过重阳节学文化课程育民族情举行了一场重阳节诗词朗诵大赛,学生们通过对重阳节相关诗词的朗诵,进一步了解了重阳文化,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北京市日坛小学校长魏小娟表示:学校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下以校本课程为...
《九华山》丁谓宋代诗人丁谓的诗文全集《九华山》丁谓宋代诗人丁谓的诗文全集九华山宋代:丁谓宿月鸥凫立浅沙,落花芦荻露人家。天寒夜静长无物,一片清江浸九华。丁谓的诗文全集句宋代:丁谓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高官是强名。句宋代...
小学学过李白的诗有哪一些李白是我国著名诗人,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诗有那几首呢?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李白的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
唯美的古诗词取名字使用古诗词取名,从古至今都是很多家长会使用的方法,古诗词中有很多唯美的句子,楚辞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句子,这些句子用来为男孩或是女孩取名都是非常适合使用的,使用这些句子为男孩或是女孩取...
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最全汇总常考的文学常识题大全很多人想知道高中语文有哪些文学常识知识,重点的文学常识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1、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李商隐美到极致的诗《夜雨寄北》原文及赏析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分类标签:爱情诗描写雨思念诗唐诗三百首初中高中作品赏析注解:、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共翦西窗...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沁园春和吴尉子似原文赏析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沁园春和吴尉子似原文赏析沁园春和吴尉子似宋代:辛弃疾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长歌》夏完淳夏完淳的诗词全集、诗集(11首全)《长歌》夏完淳夏完淳的诗词全集、诗集(11首全)长歌明代:夏完淳我欲登天云盘盘,我欲御风无羽翰。我欲陟山泥洹洹,我欲涉江忧天寒。琼弁玉蕤佩珊珊,蕙桡桂棹凌回澜。泽中何有多红兰,天风...
正宫醉太平正宫醉太平题情离情厮题情离情厮禁,旧约难寻。落红堆径雨沉沉。锁梨花院深。瘦来裙掩鸳鸯锦,愁多梦冷芙蓉枕,髻松钗落凤凰金,险掂折玉簪。乐闲链秋霞汞鼎,煮晴雪茶铛。落花流水护茅亭,似春...
《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诗文全集《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诗文全集歌两汉:司马相如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彼君子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司马相如的诗文全集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其一:琴曲出自...
《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出版收录庐山诗词万余首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施雨岑)由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组织编辑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9日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庐山是中国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发祥地,千百年...
春天古诗25首简单的二年级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春天古诗25首简单的二年级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原文赏析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宋代: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阑干...
描写夏天的古诗大全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原文赏析描写夏天的古诗大全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原文赏析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宋代:苏轼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
习引用的古典名句(治理篇)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
观沧海翻译,观沧海原文及注释带赏析观沧海翻译,观沧海原文及注释带赏析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织金阁记织金山水墨图之乡也,可叙者甚众。予自客来,每寻胜里,洋洋有八景之观,欣欣更数峰之名。一觞一咏,亦难尽其意气。而穿洞流云,坠心往返墨峰耸秀,梦绕情牵回龙涌瀑,抱银拾翠西山早雪,含璧流...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60篇古诗文情景助记考场帮你灵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凡是在班级名列前茅的同学,语文成绩必定好。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同学都因为语文成绩不理性而犯愁,对于语文的学习很多同学都没有方法,只是跟住上课的...
诗经诗词大全古诗文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经典古诗词大全诗中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古诗词名句每每读到唐诗宋词,我都会有一种全部占有的冲动,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唐宋是我们诗词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李白的浪漫奔放,让我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杜甫的乱世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