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诗词清江引立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元代著名诗词清江引立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清江引立春
元代: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译文
妇女头上的金钗摇动春燕斜戴着,树梢生出了嫩叶。水塘因春天来了开始泛起了波浪,气温因春天来了也开始回升。春天开垦土地用来耕作的牛儿也开始耕作了,春天到来了。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
金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燕:旧俗,立春日妇女皆剪彩纸为燕,并金钗戴于头上,盛装出游。
木杪(mio):树梢。
火候:本指烹煮食物的火功。这里指气候温度。
土牛儿:即春牛。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仪式,由人扮神,鞭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以劝农耕,谓打春,象征春耕开始。
赏析
这是一支咏春的小令。描写立春节气的到来,万物欣荣,生机盎然的景象。全曲五句,写了春燕、春树、春水、气候和民俗。这些都是有着春天典型特点的五种事物。
第一句写人们游春时的装束。虽然他只写了妇女的头饰,但就从这一点是很难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在游春时对装束的讲究。春燕是古代妇女立春这一天必戴的头饰。据《岁时广记》卷八引《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王沂公《春帖子》云: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金缕衣。又欧阳永叔云: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郑毅夫云: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皆春日帖子句也。妇女头上的金钗也有做成燕形的叫燕钗。也有用金银纸或绢帛剪成燕形戴在发上称为幡胜,也可互相赠送,这种风俗唐宋时就已有了。燕属玄鸟,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所以燕子是春天的像征。这句虽然是写妇女的头饰,但作者用了影摇和斜两个词形容妇女们轻盈、摇曳的步态,斜字让春燕真的要随着春风飞起来了。这两个词让这句顿生生机活了起来。
第二句描写春天的草木。木杪生春叶写草木的欣欣向荣。古人有春到草木知的名句,树梢上长出了嫩叶,这一笔写出了春的活力。第三句写春水,春天来了,春风吹化了冰雪,让湖面荡起碧波。中唐时期白居易曾有《忆江南》词,其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句。白居易以初升的红日和碧绿如蓝的湖水形容春天。贯云石也用了同样的构思描写春天,先写了湖水马上就写日出。第四句写了和熙日光温暖宜人。火候春初热是形容气候渐暖了,火候指气温。最后一句写了古代迎春的仪式。
这首小令以游春的风俗始,又以打春的风俗止,首尾呼应,写出了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不仅如此,令中还包含着有趣的文字游戏,此曲用的是嵌字格,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记载:贯酸斋尝赴所亲宴,时正立春,座客以《清江引》请赋,且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中各用春,酸斋即题。。。。。满座绝倒。不仅如此,而且此令格律甚严,三四句对仗。如此严格,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写不出来的。贯云石是维吾尔族人,他对汉文化有如此深厚的功力,这是值得中华文学史上书写一笔的。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是贯云石一次赴宴时的应酬之作,因正值立春,为飨宾客,他以金木水火土为每句第一个字,写下这首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令。
古诗、
清江、
元代、
立春、
译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描写夏天的古诗大全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原文赏析描写夏天的古诗大全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原文赏析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宋代:苏轼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
关于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李清照哪首佳作介绍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佳作,《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与丈夫分别之后,为表达自己心中浓厚的思念之情所作,这首词的全篇风格清新自然,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也十...
《句》温庭筠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文全集《句》温庭筠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文全集句唐代:温庭筠沿涧水声喧户外,卷帘山色入窗来。自有晚风推楚浪,不劳春色染湘烟。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门外白云何处雨,一条清涧绕溪流。温...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宋代:史达祖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
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1、《破阵子春景》宋代: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江苏扬中首发河豚文化诗词集彰显地域民俗文化中新网扬中3月16日电(田雯通讯员方莹莹)3月16日,江苏扬中举行了《清水河豚扬中情全国河豚文化诗词大赛作品集》首发式,通过挖掘和推介扬中极具代表性的河豚文化,来彰显其地域民俗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海近五成小学生加码背古诗词1月20日,第四届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学生汉字小达人终极大比拼暨第四届征文活动启动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市16所小学的团队登台角逐,表现令专家们刮目相看。看拼音写汉字、变成小...
十句秋天诗词:不叹愁绪,只言秋好!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唐王勃《滕王阁序》潦水,积水。烟光,指雾气。深秋之时积水退去,潭水显得格外清澈黄昏时分雾气升腾,远山都变成了紫色。诗句描写秋水、暮山的形象。2。...
晚唐一首送别古诗前两句各有1组叠词读起来美感十足古典诗词大多数字数都比较少,而且也因为格律相关的要求,很少出现重复的字眼。毕竟诗歌的语言是最为凝练的,通常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表现意义和价值。但还有很多的诗歌,却反其道而行之,充分的...
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将于10月13日盛大开幕,期间将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开展多项活动,充分表达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主题,着力打造诗歌的盛会、宣传的窗口、市民的节日,向广大市...
南园十三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园十三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南园十三首唐代: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
天净沙湖上送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天净沙湖上送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天净沙湖上送别元代:张可久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译文红色的芭蕉花照映着隐隐约约的窗纱,朱红...
教育部"改革":中小学古诗词共计208首且看且珍近几年随着教育的改革,语文诗词随着中高考改革的推进,语文分值比重越来越大,不难看出,国家对于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越来越重视。并且现在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全国小学都将统一...
史上最好的饮酒诗词50首名篇排行(值得收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仙吕村里迓鼓仙吕村里迓鼓我向这水边林下,盖一座竹篱茅舍。闲时节观山玩水,闷来和渔樵闲话。我将这绿柳栽,黄菊种,山林如画。闷来时看翠山,观绿水,指落花,呀,锁住我这心猿意马。元和令将柴门掩落霞,...
康震:为什么在所有文体中我们特别强调古诗词背诵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掀起了全民吟诵古诗词的热潮。与此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古典诗词在当下的普及与传承,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期文艺百家,围绕这一话题对话中国诗词大...
古诗全集《古诗三百首》选编了从上古到晚清共两千多年近两百位诗人约三百首诗歌作品,其中既包括《诗经》和《楚辞》里的著名篇章,又包括历代天才诗人的杰出作品。在这些诗人中,三国的曹植被誉为才高八...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宋代: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孟浩然的古诗留别王侍御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孟浩然的古诗留别王侍御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译文这样...
悲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悲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悲歌行唐代:李白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