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描写秋天的诗霁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描写秋天的诗霁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霁夜   宋代: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译文   从睡梦中醒来,微启惺松的双眼,只见窗栊在朦胧的月色下,富有韵律,耳边隐隐也听到城墙角楼上传来的风铃叮当声。   忽然想起睡前曾有急风骤雨,虽然眼前这淡月笼云的景象还是一样,但那急风骤雨现在已不知飘向何处了。   只留下早就开始零落的秋叶,发出在亲吻大地时的秋的琴韵,眼前也似乎浮现出草坡上的萤火虫在凉意渐浓的夜空中划出流动的光的迹。   明天早上准备从南边窗户远望,那庐山巍峨的雄姿,一定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更具一番秋日清爽的诱人魅力。   注释   霁夜:雨过天晴之夜。   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帘栊:窗帘和窗牖。   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   轩:窗户。   赏析   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一般都因宋玉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而发悲秋之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诗中称秋兴逸,刘禹锡说胜春朝。此诗表现清爽的心境,也是一种逸兴。   诗篇将以上那种意境和感受,以细腻清新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令人读罢,仿佛也经历了一场荡涤心肺的秋雨洗礼,置身于诗人所营造的那个清风明月之夜,令人宁静淡泊,神思遐举。而尾联诗人忽以豪迈之笔,又将读者推至到一个清旷爽朗的境界,令人不禁逸兴遄飞,精神焕发。诗篇的意境和内含由此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显得更加丰富、厚实。历代诗人咏秋之作十分繁多,然多抒发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晋湛方生《秋夜赋》)的伤怀之情,写秋夜更有秋可哀兮,哀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而没光(晋夏侯湛《秋可哀赋》)之名篇,直以可哀为题。反其意而用之者,孔平仲虽不是首家,但这首咏秋夜雨后之作,确有其独创之处。   霁夜,这里是指雨霁之夜。在作诗手法上,诗人更是别出心裁,为了更好地创造意境,不仅将时间延展了,而且将顺序交叉着。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而是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诗中画面相对独立,而时空转换又为复杂。诗人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合一体,读者体会这种跳越而感受得更真切丰富,诗篇本身也随之扩大了容量,避免了板滞平直。   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的开头却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明亮夜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看夜色在前,而梦觉在后,这是一种倒叙颔联出句又先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然后再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景色,又是一种回叙颈联仍先写雨前秋风扫落叶,再写雨霁萤火横飞,仍然是回叙末联由夜推想到朝,悬想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回叙霁前的风雨和推想第二日的山色。这种时间的交叉和延展,不仅避免了平直,而且扩大了容量。   清爽的秋兴是通过秋夜景物的描写来表现的。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古人说,秋风清,秋月明,清风明月是秋夜的富于特征性的景色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描写这种清秋之景,诗人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比起一般的景物点染,其艺术效果要强得多。明暗线素贯穿全篇。诗人的景物安排由幽暗转向明朗,成功地捕捉住读者的注意力,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诗篇的诗脉。诉诸视觉的朦胧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显得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的清冷之声与之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便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秋声是听出来的,堕叶也是听出来的,在夜里,落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这里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对于引动清秋逸兴,也很有艺术效果。总之,用对比映衬手法描写秋夜景色,从而很好地表现出清秋逸兴,这种前后强烈的明暗反差,使诗篇跌宕生姿,彼此映衬而又相互和谐,烘托出诗人感念于秋之清旷爽朗的主题,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佑三年(1088年)。据钱钟书先生考证,孔氏在江州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有房宅,平仲之父即葬于此。当时,孔平仲之兄文仲去世归葬,朝廷诏令孔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护理葬奉,此诗当即归葬文仲时在九江故宅作。
古诗译文赏析注释描写、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唐代古诗三百首城西访友人别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三百首城西访友人别墅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城西访友人别墅唐代: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译文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古诗词大全300首望江南梳洗罢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古诗词大全300首望江南梳洗罢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译文梳洗打扮后,在望江楼上独自依靠栏杆远望...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原文赏析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宋代: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欧阳修的诗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原文赏析欧阳修的诗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原文赏析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高中古诗文必背64篇高中必背古诗文大全高中阶段必背的全部古诗文共64篇,其中50篇古诗文是在初中阶段就要求掌握的,还有14篇是高中必背的篇目。提示:高中必背古诗词其实在高考线分的分值,主要是名句默写,分值最大的是课外的...幼儿古诗幼儿古诗大全大侦探福尔摩斯小学生版150册套装全50册(714岁儿童文学侦探小说故事课外书小学生一年级二年级课外阅读儿童书籍读物语文写作)一年级必读经典书目全套课外书我妈妈绘本老鼠娶新娘要是你...夏游黄溪诗并赋自古可赏之物,未绝于山水,亦未绝于娇色。今妻职闲二载,结众妇于群,徙步林野,仰峰听泽,与天共娱,固山水尤物,性之所然也。庚子仲夏既望,余腰疾强起,遂随妻妇二十七人,之黄溪共涉,步于...《古诗童韵》音乐沙龙即将上演音乐名家邀你共唱古诗由保利演出与成桥文化共同出品的《古诗童韵音乐沙龙》,即将于暑期档8月12日登陆北京保利剧院。《古诗童韵》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赵季平,著名作曲家赵麟带领青年作曲家与...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宋代: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倾注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诗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诗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这句写得很笼统,...快报名参加滨州首届少儿诗词诵读大赛吧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赵燕汝报道)日前,第四届全省少儿诗词诵读大赛暨滨州市第一届少儿诗词诵读大赛启动,欢迎小朋友们报名!本次大赛由市文旅局主办、各县(市、区)文旅局与市...五言绝句声明:,,,。详情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荷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荷花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荷花唐代: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译文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东门之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东门之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东门之杨先秦:佚名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译文我依偎着东城门外小白杨,浓密叶片辉映着...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宋代:苏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泛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泛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泛海明代:王守仁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译文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儿童诗》创刊号小识《儿童诗》创刊于1978年12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创办。当时,用的是书号,而不是刊号。内文黑白插图,封面是一个头顶红底白点的围巾的小姑娘,弯着腰,左手在用白色的茶缸,浇灌一株只...宋代古诗大全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宋代古诗大全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宋代:顾德辉春寒恻恻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红入花腮青入萼。...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原文赏析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原文赏析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金朝:蔡圭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余三河,坐中赋此。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及注释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