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王安石的诗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王安石的诗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垣(yun):矮墙。   黄鸟:黄莺。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赏析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过去人讲王安石此二诗,只注意其第一首,其实第二首亦有佳处。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桑条索漠犹王维《渭川田家》所谓的蚕眠桑叶稀i指桑叶少而显得冷落无生气,属枯寂之静态,柳花繁者,犹晏殊《踏莎行》所谓的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属缤纷之动态:此一句诉诸视觉。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第三句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最后一句点明身在何处,却从反面说开去。这末一句不仅写出作者同杨德逢彼此不拘形迹,而且连宾至如归的情意也和盘托出,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总之,此二诗前一首于着力处见功夫,后一首却于平淡处见火候。必两首连读,始能察作者谋篇之妙。只选一首,似不无遗珠之憾。
古诗王安石二首诗书译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元稹的诗一七令茶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元稹的诗一七令茶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一七令茶唐代: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司马温公幼年的时候,担忧自己记诵、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大家聚在起学习讨论时,众多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直到能够背得烂熟于心为止。(因为...登乐游原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作品赏析注解:、意不适:心情不舒畅。、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韵译:临近...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大人乞马癯乃寒)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大人乞马癯乃寒)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枉...网曝学生被罚抄古诗词6000遍抄不完扣发助学金今日陕西商贸学校的学生爆料称,学校在组织学习背诵国学经典古诗词,有的学生因为背不下来,老师就让不下来的学生将120首诗词每首抄写50遍,一共是6000遍。假设一首诗30个字,一共1...一诗一词一幅画一吟一语一清秋今朝独醉中国风一诗一词一幅画,一吟一语一清秋,今朝独醉中国风。。。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挽起一面轻纱,看清天边月牙。爱像水墨青花,何...春游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春游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春游宋代:陆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译文沈园里繁花似锦,这里的花多数都是认识我的。我也知道你终会死去,...江神子恨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神子恨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江神子恨别宋代: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题北榭碑唐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九华山》潘阆宋代诗人潘阆的古诗词大全《九华山》潘阆宋代诗人潘阆的古诗词大全九华山宋代:潘阆将齐华岳犹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蓝。潘阆的古诗词大全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打工男子17年写出15000首诗歌一天最多写10因早年丧母,家境贫困,他被迫辍学外出打工。在漂泊的人生路上,他深深迷恋上诗歌,每天不间断创作,17年累计写诗15000首。1980年,罗明刚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一个贫困的家庭。...杜甫的古诗绝句《赠花卿》原文及赏析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分类标签:讽刺诗作品赏析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出版深圳特区报讯(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有人文圣山之美誉。不论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来...《贵州》范梈元代诗人范梈的诗文全集《贵州》范梈元代诗人范梈的诗文全集贵州元代:范梈离思久不惬,幽情晚旋添。天宜明月独,山与宿云兼。蛩语通支柱,蛛丝映卷帘。若无光霁在,何以破朱炎。范梈的诗文全集王氏能远楼元代:范梈游...李白最经典10首诗字字珠玑一生一定要读一次!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家喻户晓。诗词君分享李白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经典,字字珠玑,一生一定要读一次。说《静夜思》...小学生端午节的古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名家名作配题练习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名家名作配题练习,助你满分拿下这道题!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粹,是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广大家长都应该知道...寿阳曲潇湘夜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寿阳曲潇湘夜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寿阳曲潇湘夜雨元代: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清泪一作:情泪)译文舟中灯火昏暗,客居他乡...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烟台老兵古文正:踏上战场就没打算我立一等功了!71年前,长津湖战场上,年仅19岁的古文正在炮火声中接过勋章。这个一等功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保家卫国,誓死捍卫,一生不改!71年后,91岁的古文正手...刘国鋕:赤子之心死而无愧他是《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他出身豪门,却怀着赤子之心投身革命他高吟《就义诗》在白公馆英勇就义,年仅28岁。他,是刘国鋕。刘国鋕,四川泸州人,1921年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