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花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苏轼的诗词花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花影
宋代: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平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古诗、
花影、
苏轼、
译文、
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经典唐诗100首经典宋词100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中华好诗词大学季全集第二季》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冠军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三季中华好诗词大学季1中华好诗词大学季12强中华好诗词大学季1浙江大学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一季四川大学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三季开始了吗了中...
唐代古诗大全听筝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大全听筝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
期末总复习!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复习要点总结掌握考本学期的学习已经过去一大半,高考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就是中考、小升初考试以及期末考试。很多家长在看了我分享的一些文章后,觉得对孩子非常的有帮助,所以最近也有不少家长希望我能够分享一...
魏晋古诗名篇《洛神赋》原文及赏析洛神赋魏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
唐代诗词《望洞庭》原文及赏析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分类标签:山水诗小学作品赏析注释: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
五字四句古诗20190419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知道答主回答量:0采纳率:55帮助的人:0关注译文:野径温暖铺着柔厚的碧草,山气晴净杂花更显得茂繁。一川清水曲曲折折无声流淌,数户村居高高...
踏歌词四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踏歌词四首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踏歌词四首其一唐代:刘禹锡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译文春江月出大堤坦平,堤上女郎牵手前行。唱尽...
纳兰性德诗词清平乐孤花片叶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纳兰性德诗词清平乐孤花片叶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清平乐孤花片叶清代:纳兰性德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古诗词大全社交媒体助推容貌焦虑、身材焦虑暑期学生整容热背后多元化的社会审美亟待加强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关于特区建发乐府广场项目总平面图设计调整事宜的公示几千年来,无数文人骚客留下...
要重视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对经典古诗文,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真爱,真学,真懂,才能发挥其大用。习总书记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翻看老师参与编写的课本时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
慧庆寺玉兰记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
杜甫与友人久别重逢,写下千古名篇,开头两句就让人今时今日的离别好像太过轻描淡写,而对于古人来说,一次短暂、偶然的分别,也许就意味着再无见面之期。相见时难别亦难,正因如此,杜甫偶然与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时,才会发出感人肺腑的感叹...
《我爱古诗词》第二季明晚亮相:小选手诗词为心品读忠于自然,臻享原生营养,由卫岗至淳冠名播出的《我爱古诗词》第二季,明晚就要和大家正式见面了。与此同时,演播室的录制环节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今天(9月4日)的正式录制是从下午1点开...
如何写一首好古诗我认为多读多学下古人尤其是名家的诗,边读(不单只出声读就行了)边思考,最好有鉴赏,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是有道理的初学写诗,我觉得还是先写景题材的比较容易(至少我这样...
关于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登飞来峰诗词鉴赏介绍《登飞来峰》这首登高诗,包含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对于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表现出雄心勃勃,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恰巧来登山,看到远处的烟雾缭绕,不禁心旷神怡,写下这首富有豪情壮志的诗...
城郭三年别风霜两鬓新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清代:纳兰性德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
李白杜甫互相diss古诗Style惊现又火了一款嘻哈这词可以说是贯穿了今年的整个夏天,水雨回到学校后发现好多小伙伴都已经被PGone、Gai爷等人实力圈粉了。随着《中国有嘻哈》比赛逐渐深入走向高潮,各种借势营销层出不穷。但就在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