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骆宾王的诗于易水送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骆宾王的诗于易水送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鉴赏二   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   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   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创作背景   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古诗易水译文赏析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经典唯美诗句大全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线、雾散...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课本全部古诗词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课本全部古诗词前言:好不容易整理出来,希望需要的人能用上!共67首第一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齐天乐蟋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齐天乐蟋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齐天乐蟋蟀宋代: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满庭芳汉上繁华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南宋时期汉水至长江一带十分繁华,许多人才都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近现代:王国维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古诗一首《矛盾购物上淘宝,诚信商家,高人气热卖商品,淘你满意!支付无忧,交易更放心!已生效。购物上淘宝,诚信商家,高人气热卖商品,淘你满意!支付无忧,交易更放心!已生效。购物上淘宝,诚信商家,高...古诗词的朗读mp3古诗朗诵背景音乐大全百度MP3上轻音乐都可以,但最重要的是适合你的朗诵题材,我的回答只能作为参考。《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艺智"课程人文阅读讲堂经典古诗文阅读方法举隅期待已久的人文阅读讲堂终于与大家见面啦!我们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副校长、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张林老师为大家带来《经典古诗文阅读方法举隅》专题讲座,与古人一起重游诗意世界。杨...杜甫的诗泊岳阳城下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杜甫的诗泊岳阳城下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泊岳阳城下泊岳阳楼下唐代: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译文南国...己亥杂诗其五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己亥杂诗其五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小桃红晓妆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小桃红晓妆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小桃红晓妆元代:乔吉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译文乌黑喷香的秀...病起书怀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学校举办"重温经典"古诗词音乐会12月14日晚,由校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重温经典古诗词音乐会在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大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校长萨里木...百度资讯搜索》上下卷精装典藏版共2册物种起源绘本版游戏科普书24节气古诗词赏析精彩推荐点击阅读立春古诗词赏析雨水古诗词赏析谷雨古诗词赏析清明古诗词赏析立夏古诗词赏析小满古诗词赏析端午古诗词赏析...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戴圣两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五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一作:一番)译文及注释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历年中考古诗词阅读题库欧阳修《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题)《定风波》《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南乡子舟中记梦原文译文注释以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南乡子舟中记梦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南乡子舟中记梦宋代:辛弃疾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代: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译文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夜忽然听...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送顿起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送顿起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送顿起宋代:苏轼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