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骆宾王的诗于易水送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骆宾王的诗于易水送人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鉴赏二   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   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   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创作背景   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古诗易水译文赏析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资深教师整理:24组古诗词扩展题小学语文"必备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资深语文老师整理的24组古诗词扩展题,都是小学生需掌握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必备知识点,建议大家帮孩子存下来慢慢学习和巩固。古诗词的学习,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是必备...中国著名古诗词诗词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关于钗头凤陆游赏析,陆游钗头凤鉴赏介绍陆游的悲凉的爱情故事令很多人叹息,一日,两人偶遇,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她泪如雨下,诗人随即写了一首钗头凤,到底是谁的错,也不想追问了,过去的就过去了吧。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红酥手,黄...关于白居易的古诗《观刈麦》原文及赏析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梅花》黄玠元代诗人黄玠的诗词全集《梅花》黄玠元代诗人黄玠的诗词全集梅花元代:黄玠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笛中吹不尽,...诗歌的原创力来自不平凡的心(组图)全球化语境这个话题,我们无法逃避,无法挣脱。李白、杜甫的诗歌是最能体现原创力的典范。5月28日,中国诗集全国诗人笔会的重要活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的原创力研讨会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关于元日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介绍《元日》表达了作者喜迎新年,充满欢乐的积极向上精神状态。这首诗描写的是新年时热闹非凡的景象,利用爆竹、对联等元素,烘托出节日的氛围,写这首诗时正是王安石主张变法之时,也表现出他对变...关于清代的诗《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作品赏析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词...诗词中的大美江苏!来自11个国家的外籍文学爱好者现代快报讯(记者郑文静李鸣文施向辉刘畅摄)在人文气息馥郁的江苏,无论是楚韵汉风的苏北,钟灵毓秀的苏中,还是烟波浩渺的江南,都曾有文人墨客徜徉山水之间,留下诗篇歌咏抒怀。所以,7月3...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1、《破阵子春景》宋代: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辛弃疾的诗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辛弃疾的诗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宋代:辛弃疾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牛年出生的小女孩起名诗意有涵养的名字精选为小女孩起个诗意有涵养的名字,是很多父母起名的最初愿望名字是孩子对外的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诗意有涵养的名字的女孩名字能够让人耐人寻味,简单大气则更能突出名字的内涵。当然名字..."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10月1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画鸡画鸡唐寅明代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译文及注释译文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中小学古诗词大全中小学古诗词大全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机古诗词教育神器,软件内拥有着海量的古诗词内容,涵盖了中小学生应该掌握必背的各种作品,还有拼音,注释,译文等贴心功能,喜欢这款软件的小伙伴不要错过...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唐代: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词牌《浪淘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关于江南逢李龟年是送别诗吗介绍《江南逢李龟年》并不是一首送别诗,其实是一首叙事诗。送别诗一般是与友人分别,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但是《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国运不济的感慨,以及对于友人颠沛流离的感慨...4年作诗词500余首79岁杨爹爹出诗集近日,在江汉区满春街小夹社区,居民在传一则新闻:杨德润爹爹出了本诗集,收录了300余首诗,写得真是好啊!杨爹爹今年79岁,年轻时做过学徒、公司职员。2007年,他到区老年大学上了诗...2022新高考语文默写范围调整!72篇调整为60《高中课标》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确有72篇,但是请注意这72篇的分布:文言文32篇,诗词曲40首。其中文言文又被分到了三个学段:必修10篇,选择性必修10篇,选修12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