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李贺的诗苦昼短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李贺的诗苦昼短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苦昼短   唐代: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译文   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   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   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   刘彻求长生,最后只能在茂陵中慢慢腐烂成骨,嬴政求仙药,死后棺车白费了掩臭的腌鱼。   注释   光:飞逝的光阴。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劝尔句:语出《世说新语雅量》:晋代孝武帝司马曜时,天上出现长星(即彗星),司马曜有一次举杯对长星说:劝尔一杯酒,自古哪有万岁天子?   青天、黄地:语出《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天玄而地黄。   煎人寿:消损人的寿命。煎:煎熬,消磨。   食熊句:古人以熊掌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珍肴,富贵者才能食之。   蛙:代指贫穷者吃的粗劣食品。   神君:汉时有长陵女子,死后被奉为神,称神君。汉武帝病时曾向她乞求长生。(参看《史记封禅书》)   太一:天帝的别名,是天神中的尊贵者。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安:哪里。   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王逸注: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   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屈原《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这里借指为太阳驾车之六龙。   不得:不能。回:巡回。   服黄金、吞白玉:道教认为服食金玉可以长寿。《抱朴子内篇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似:一作是。任公子:传说中骑驴升天的仙人,其事迹无考。   碧:一作白。   刘彻:汉武帝,信神仙,求长生,死后葬处名茂陵。《汉武帝内传》:王母云:刘彻好道,然神慢形秽,骨无津液,恐非仙才也。滞骨:残遗的白骨。   嬴政: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輼凉车中,会暑,上輼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梓棺:古制天子的棺材用梓木做成,故名。鲍鱼:盐渍鱼,其味腥臭。   赏析   钱钟书评论李贺说: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谈艺录》十四)李贺诗歌常常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看法较全面,议论较透彻的,当数《苦昼短》。   全诗分为三段,每段反映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合起来才是他对问题的全部看法。   诗的前十句(从开头至太一安有)为第一段。诗的开头,诗人请时光呀停下喝酒。之所以要向时间劝酒,是因为诗人对此深有感触:一是概叹时光飞逝,人寿促迫。诗人说自己不知道天地间许多深奥的道理,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光阴流逝,岁月蹉跎,人生没来得及干点事业,生命就白白消耗了。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恐惧,一个煎字,表现出虚度年华的痛苦心情一是认识到人生必死的道理。人活在世上,必须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命,吃熊掌则肥,吃蛙肉则瘦,这是食物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世界上根本没有不食五谷、断绝烟火的神仙,因此,谁都不免一死,生老病死乃是天地间无法抗拒的规律。对于人生,对于死亡,人们很早就表现出极大的关切,诗人因其多愁善感,生命的旅程屡遭挫折,对此想得则更多更深。这里,诗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诗人将劝酒的内容放在诗的开头,使作品具有一种新奇突兀之感,同时也表明诗人已大彻大悟,对时光不存任何芥蒂。接着又以吾不识与惟见相配合,排除不相关的事情,将目光聚焦到人寿短促一点上,既照应了题目苦昼短三字,又使作品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以此为纲,展开后面的内容。神君何在,太一安有?是个反问句,答案是不喻自明的。经过一番求索,诗人完成了他的心路历程,整段内容,一气呵成。   中间八句(从天东有若木至少者不哭)是第二段。前面一段,诗人理智地解答了心中的困惑,如果诗歌就此停住,好像少了点什么。这一段,诗人凭借神话传说,倾诉了对生命的美好愿望。诗中说天的东面有一棵大树,名叫若木,它的下面有一条衔烛的神龙。传说中的若木在西北海外大荒山之中,衔烛龙也是在天西北某个幽冥无日的国度,诗人显然将古代神话作了改造。诗人作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斩断神龙的腿,把龙肉吃了,太阳无法运行,昼夜不在更替,时间也就凝固不动了。如此,生命得以永存,人们不必为此哀伤了。   这是诗人的幻想,这个幻想充满着激情与浪漫的气质。现实中的缺陷,在幻想中得到满足,所以,尽管是以神话的形式出现,却依然有着永久的魅力,它闪亮着理想与智慧之光,使艺术得到升华。   诗的最后六句(从为何服黄金至结尾)是第三段。这一段,诗人讥刺了那些想通过求仙获得长生的人的荒唐愚昧。   服黄金,吞白玉,是道教中的服食方法,据说可以成仙,至于实际效用如何,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拿骑驴升天的任公子来说,同样是虚妄的传说。诗人清楚地知道幻想与现实是有区别的,成仙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世上偏有一些人热衷此道,连秦皇汉武这样英明的君主也不能免俗,他们求仙长生的举动最终化为泡影,成了后人的笑柄。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结纳方士,遍祈名山大川以访神仙,又造仙人承露盘,调甘露,饮玉屑,冀求长生。《汉武帝内传》说,武帝死后,梓棺响动,香烟缭绕,尸骨飞化仙去等。诗人却说:刘彻(武帝)茂陵多滞骨,墓中所存,只是一堆浊骨,根本没有什么成仙之事。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忙于寻找不死之药,派方士入海求仙。结果身死巡游途中,耗费许多鲍鱼,难掩尸体的腐臭,从多滞骨、费鲍鱼数字中,诗人对历史上愚妄的统治者作出无情的嘲讽,锋芒十分犀利。   统治者求仙长生的举动,是想维持长久的统治,永远享受奢华的生活。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劳民伤财,虚耗国库,使这种愚昧的举动升级为一场全国性的灾难,危害特别严重。李贺有意提出秦皇汉武,对他们的求仙加以讽刺,是有所寄托的。当时,唐宪宗李纯好神仙,求方士,任命一个名叫柳泌的江湖术士为台州刺史。大臣们进谏,他却说: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臣子亦何爱焉。(《资治通鉴》卷二四)可见已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这种迷信的风气又在统治阶层中蔓延开来,甚至有因服食中毒身亡的。李贺此诗对那些人来说,不啻是当头棒喝,如能好好倾听诗人的忠告,可以免去一场无妄之灾。   诗的第一段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年命短促的慨叹,二是以理智的态度看待人生。诗的第二段、第三段分别对这层意思加以发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升华了第一段的主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脱出了一己私念,对人生,对社会怀着一种大悲悯,只是说出口来却是一阵阵冷嘲热讽。诗中有很多疑问句,安排在段落衔接之处,起着增强语气与感情色彩的作用,使诗歌富于一种波澜起伏的动感。诗人又把食熊则肥,食蛙则瘦与斩龙足,嚼龙肉联系起来,使那种富于神秘色彩的故事充满了烟火味与人情味,形成李贺诗歌独特的艺术境界。加上青天、黄地、白玉、黄金、碧驴等多种色彩的调和搭配,真有点古色斑烂的味道。全诗没有很多的藻饰,也不着意于景致的描绘,但由于诗中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议论性很强的诗歌显得回旋跌宕而又玩味无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806820)年间。当时,唐宪宗李纯好神仙,求方士(《资治通鉴》),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竟然到了委任方士为台州刺史的荒唐地步。皇帝如此,上行下效,求仙服药、追求长生,成了从皇帝到大臣的普遍风气。李贺此诗即为讽喻此事而作。
古诗李贺译文赏析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李白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诗人李白诗词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诗词全集将进酒唐代:李...备战2020年高考必背古诗词篇目75篇全文(附电背诵总篇目共75篇,高中14篇背诵课文,初中45篇背诵课文不变,删1篇、换2篇、增13篇。于老师已为大家备好电子打印版,文末附电子打印版免费领取方式,想要获取电子打印版请拉到文末。...古诗大全古诗300首大全300首星辰美文网迢迢牵牛星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人民网评:小诗《苔》为何惹人泪目?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朝诗人袁枚一首名为《苔》的小诗。最近,这首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舞台上演绎后,一夜之间便火了。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10首绝美唐诗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唐诗之美,也许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想要了解唐诗之美,不如读一读下面这10首绝美唐诗,感受汉语之美。一个秋天的夜里,韦应物散着步,忽然想念好友邱员外。他想象着友人正住在山中,松子落了下...古诗词ppt模板1、李白的诗歌一气呵成,飘逸潇洒,体会本诗写法上的特色和情感的变化过程?《词四首》PPT课件(第1课时):这是《词四首》PPT课件(第1课时)下载,主要介绍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助...《李白长安行》:用秦腔演绎一个浪漫诗人的家国情怀周公故里、人文胜地。正逢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艺盛会之际,11月4日晚,和友相约,走进矗立在渭水之畔犹如一颗夜明珠的宝鸡大剧院,观看了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团排演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李白...丘中有麻留:一说停留、留住之留一说指刘姓一说为借懰,美好之意。子嗟:人名。一说对那个男子的尊称。将(qing):请愿希望。施施:施予,帮助,有恩惠、惠予之意。一说慢行貌,一说高兴貌。按照多...宋代诗词大全300首西江月送朱泮英原文译文注释以宋代诗词大全300首西江月送朱泮英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西江月送朱泮英宋代:谢逸青锦缠条佩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高中语文学习的范围很广,但有一些古诗词篇目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我们在学习或者在复习时首先要掌握这些必备篇目,下面壹壹教育网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一篇《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汇总》,帮助...《静夜思》诗词鉴赏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贺知章写的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五首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来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仅次于春节。中秋节的具体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很难确定,但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过中秋节,宋朝之后越来越兴盛。千百年来,有关中秋节的风俗...《用音乐学古诗》(小学及初中版)新书发布与会嘉宾共同为《用音乐学古诗》(小学及初中版)新书揭幕。本网记者吕家佐摄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2021年4月1日上午,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传承...人月圆春晚次韵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人月圆春晚次韵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人月圆春晚次韵元代:张可久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夷门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夷门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夷门歌唐代:王维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唐代古诗词大全300首春山夜月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唐代古诗词大全300首春山夜月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春山夜月唐代: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译文春山景色美...李清照的词双调忆王孙赏荷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清照的词双调忆王孙赏荷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双调忆王孙赏荷宋代: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小学李白古诗全集小学古诗必背篇目录1、静夜思李白2、古朗月行李白3、望庐山瀑布李白4、早发白帝城李白5、赠汪伦李白6、秋浦歌李白7、客中作李白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9、望天门山李白10、春夜...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唐代:温庭筠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