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杜甫的诗曲江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杜甫的诗曲江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曲江二首   唐代: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   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且欣赏这即将消逝的春光,也不要害怕酒喝多了让人伤怀更多。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仔细推敲事物的道理知道需要及时行乐,为什么要用浮名牵绊自己的一生。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只看见蝴蝶在花丛深处飞来飞去,蜻蜓在水面慢慢的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我要把话传给世人,希望人们与这样美好的春光共同流连享乐,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注释   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减却春:减掉春色。   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且:暂且。经眼:从眼前经过。   伤:伤感,忧伤。江上小堂巢翡翠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冢:坟墓。   推: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   浮:虚名。   朝回:上朝回来。典:押当。   债:欠人的钱。行处:到处。   深深:在花丛深处又可解释为浓密的样子。见:现。   款款:形容徐缓的样子。传语:传话给。   风光:春光。共流转:在一起逗留的盘桓。   违:违背,错过。   鉴赏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首联是说,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的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为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颔联是说,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的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的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的随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只是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尽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然而作者何以要如此反复层折的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究竟是仅仅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颈联是说,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第三联就写到了人事。有人说此联奇想惊人,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之中。诗人的目光随着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在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尾联是说,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面对这残败景象又有什么办法呢?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难道物理就是这样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已,乐处又在哪里呢?   绊此身的浮荣何所指?指的就是左拾遗那个从八品以上的谏官。因为上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此,为肃宗疏远。作为谏官,他的意见却不被采纳,还蕴含着招灾惹祸的危机。这首诗就是乾元元年(758)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到了这年六月,果然受到了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解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就会对这首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   这是联章诗,上下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下一首,即紧承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第二首开头四句是说,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钱来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少有的了。   前四句一气旋转,而又细针密线。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上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尔用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为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要日日尽醉呢?   诗人还不肯回答读者的疑问,又逼进一层: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走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走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致到处欠着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诗人终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意味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那就今日有酒今日醉吧!这事愤激之言。联系诗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难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第三联是说,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上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第三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人生如此短促,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么恬静、多么自由、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末联是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啊,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哪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曲江二首》是因为仕途不得志而作,所以惜春、留春之情包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抒写的是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为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当时京城虽已收复,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
古诗曲江二首杜甫译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古诗词里邂逅成都:《成都历代经典诗词》首发天下诗人皆入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成都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无论是杜甫写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还是韦庄笔下的浣花溪上如花天下诗人皆入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成都是中国诗歌的...纳兰性德诗词风流子秋郊即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纳兰性德诗词风流子秋郊即事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风流子秋郊即事清代:纳兰性德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山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山雨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山雨宋代: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译文整个晚上,林子里都洒满了星月的辉光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听见有雷...唐代古诗三百首唐太宗吞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三百首唐太宗吞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太宗吞蝗唐代:吴兢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最爱最美的10首唐诗宋词(精选)最爱最美的10首唐诗宋词(精选)?《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鸟鸣涧》唐代王维人闲桂花...关于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十三年华的少女比作豆蔻,所谓的豆蔻年华也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杰出诗人杜牧创作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这首古...苏轼经典诗词《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原文及赏析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宋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作品赏析...写景的诗句题画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写景的诗句题画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题画兰清代: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我们如今学的《静夜思》被清朝人改动两字李白原版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字太白,生于701年,号青莲居士,也号称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后人誉他为诗仙。李白随和而不做作,他的诗充满着浪漫色彩,洋洋洒洒,尽现他...寄王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寄王琳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寄王琳南北朝:庾信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译文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我现在激动地流下...最新小学古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李白的诗是"顺口溜"?前两天,北京搞了个文化沙龙,缘由是小说家张大春写了本关于李白的书,于是找了作家阎连科,两个人对谈。不料,阎连科以他一贯的风格,语出惊人。阎连科说,李白那些在今天看来韵味十足的诗,在...明代古诗大全秋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明代古诗大全秋望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秋望明代:李梦阳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唐诗起名,是从中国古代三万多首全唐诗集的十几万经典诗句中,根据好听好写内涵以及国学和姓名学综合精心筛选而出的,名字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经典诗经名句起名,让名字既补合宝宝能量属性,周易五行,...打工男子17年写出15000首诗歌一天最多写10因早年丧母,家境贫困,他被迫辍学外出打工。在漂泊的人生路上,他深深迷恋上诗歌,每天不间断创作,17年累计写诗15000首。1980年,罗明刚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一个贫困的家庭。...无题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p作品赏析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平城区四十六校举行第一届古诗文颁奖仪式2020年11月开展了古诗文人人过关检查活动,活动中,全体学生全身投入,热情高涨,气氛浓厚,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童声袅袅诵经典,雄浑国歌赞中华。2020年12月28日,平城区四十...李白的诗送贺宾客归越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白的诗送贺宾客归越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送贺宾客归越唐代: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译文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古代曾有...贺新郎别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贺新郎别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贺新郎别友近现代:毛泽东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静夜思(李白诗作)声明:,,,。详情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指井台。指井栏。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