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唐代诗词鉴赏小松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唐代诗词鉴赏小松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注释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ngho):即蓬草、蒿草。   直待:直等到。   凌云:高耸入云。   始道:才说。   鉴赏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   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人们才说它高。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古诗小松诗词鉴赏译文唐代、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七发七发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节轖。纷屯澹淡...孟浩然最著名古诗留别王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孟浩然最著名古诗留别王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译文这样...唐诗300首唐诗300首《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宋词精选大全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词精选大全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宋代: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关于苏轼的诗词有哪些,盘点苏东坡十首名诗介绍苏轼的仕途异常坎坷,让他对现实生活不满,在创作的两千多首诗词中,始终把批判现实放在首位,但他诗的风格大气洒脱,在自然风光中,风格尤为突出。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礼记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回答是:这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的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可随意增减的。所以说,这是不可改变的原则。创伤深...春游湖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春游湖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春游湖宋代: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一作:度)译文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岸边桃树枝条弯下...写诗不需要有太多条条框框位于安徽古沟回族乡的太平回民小学,80以上的学生是回族,学校不缺先进设备,却很缺年轻教师。7月18日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乡诗系童真支教团队在这里开展了为期8天的支教活动,将...北京新版小学语文古诗增两倍传统文化内容增加近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此前,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将古诗全部删除曾引起广泛争议。记者昨天从...莫言也欣赏的作家来蓉聊李白谈古诗(图)近日,科幻片《星际穿越》中的英文小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成为文化热点。不少作家都参与到了翻译队伍当中,其中就包括台湾地区著名作家张大春的古文版《柔情不为暮色开》:已矣乎?柔情...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最全整理冲刺2019中考必备初中生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古诗词的背诵,下面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最全整理,仅供大家参考。以上就是初三网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妾薄命行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妾薄命行其一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妾薄命行其一两汉:曹植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译...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四季的诗句你储备了在常规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我们可以经常遇到文史诗句类的题目,而且根据近三年的考情分析可知,诗句考察的比重逐渐增大。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整理一下,关于四季的诗句吧!人面不知何处去,桃...描写古诗花儿繁多的句子37条1。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在那...欧阳修的诗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欧阳修的诗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代: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渡汉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渡汉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白居易的诗江楼月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白居易的诗江楼月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江楼月唐代: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唐代古诗大全田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唐代古诗大全田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田上唐代: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清代:纳兰性德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中华古诗词《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代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77家诗。。。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宋词三百首》为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