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鹧鸪天代人赋原文赏析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鹧鸪天代人赋原文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   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阑。同栏。   赏析二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   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宛转,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美人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时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因为十分相思,望不见人影还要望,所以重上小红楼,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词的最后一句进一步表现美人的痴情。美人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已经看不到心上人,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优美婉约词。   赏析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首词就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
古诗十首鹧鸪辛弃疾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小学夏天古诗300首纳凉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小学夏天古诗300首纳凉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纳凉宋代: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译文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唐代古诗词大全《登科后》原文及赏析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篇一:《送春》王令(宋)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篇二:《画眉鸟》欧阳修(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查找古诗一首此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近来经常听到网友有关此诗的应用争议,特抄来一篇,大家讨论。传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挚诚的情感,...王维的诗积雨辋川庄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王维的诗积雨辋川庄作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唐代: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10首中秋诗词: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白居易感怀今昔对比,过去到...2018山东少儿中华经典诵读古诗电视教材特别录制为了给更多有电视梦想的小学生们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直面各领域高端人士,鉴证时势!锵锵小记者团将于年暑假期间响应教育局号召,组织中华经典诵读特别录制活动。让同学们走进演播室...六位诗僧一人一首名作古诗虽已古道理却相同国人爱诗,也擅长作诗。在古代通晓文墨的人总会吟出一两句来,才学俱佳者,留下的佳句更是比比皆是。我们翻看古人作品,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群体,便是僧人,历代文僧,为诗坛留下不少作品,其中不...关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是:万里银河向西南方落下,邻家的鸡叫个不停,疾病快将我的壮志消磨殆尽,出门远望忍不住手搔白发感慨生平。万里黄河奔入东海,千仞黄山直指青天,人民受尽胡...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清代:纳兰性德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木叶纷纷...送韦城李少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送韦城李少府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送韦城李少府唐代: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译文送别客人南昌...悲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悲歌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悲歌行唐代:李白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鸳湖曲鸳湖曲驾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主人爱客锦筵开,水闻风吹笑语来。画鼓队催桃叶伎...跟着古诗游江津诗联地图预计9月出版江津网讯(记者邓浩)4月13日,江津区文联召开《跟着古诗游江津》诗联地图资料收集整理培训会,为全区30个镇街全方位讲解收集诗词楹联作品及诗词楹联遗址遗迹资料的方法。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一年级语文课本古诗词明年增至22篇(见习记者侯润芳伍勤记者黄颖许路阳)教师节前一天,习总书记表达了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观点。昨日,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对外透露,由北师大文学院老师编...黄庭坚的诗千秋岁苑边花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黄庭坚的诗千秋岁苑边花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千秋岁苑边花外宋代:黄庭坚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山西画家画完《唐诗三百首本报讯山西省书画院画家郝雪山先生以惊人的毅力、超常的耐力,用7年的时间苦读、苦学、苦画、苦写《唐诗三百首》。近日,由他绘画并书写的《唐诗三百首一诗一画》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宋代孔平仲的古诗禾熟译文注释赏析及创作背景禾熟宋代: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译文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如何写一首诗?一幅美丽的画卷,哪怕没有任何文字记述,它也像一首诗一样。一首纯文字的诗,没有任何图画做背景,也能展现出画的效果。先从最简单的表达开始,美是关键,不断地表达不断地写,总会有让自己满意...唐代古诗大全哭李商隐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大全哭李商隐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哭李商隐唐代:崔珏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