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诗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乐府诗集陌上桑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陌上桑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陌上桑   两汉:乐府诗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喜蚕桑一作:善蚕桑相怨怒一作:相怒怨)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白皙一作:白晰)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女儿,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采桑养蚕,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钩笼。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行人见到罗敷,就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今年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就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使君怎么这么愚笨?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   东方上千个骑马的人当中,我的夫婿在前列。凭什么识别我丈夫呢?他骑着一匹白马后边还有黑马跟随,马尾上系着青丝绦,黄澄澄的金饰装点着马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千千万万。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脸上微微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官员无数,都说我丈夫出色。   注释   陌上桑:陌:田间的路。桑:桑林。   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喜蚕桑:喜欢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善于、擅长)。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少年:古义(1020岁)男   但:只是。坐:因为,由于。   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踟蹰:徘徊。   姝: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凭什么。   从:使。。。。。。跟随。   骊驹(lj):纯黑色的马,泛指马。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鬑鬑(linlin):须发稀疏貌。   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冉冉:走路缓慢。   赏析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乐府叙事诗。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罗敷的年轻美丽的女子,一天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被罗敷美色所打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女子一定会答应。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极。   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从开始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第二解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第三解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然后再洞达其心灵。《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第二、三段,诗人的笔墨从摹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概括,事实上,作品在这方面也不乏灵活的安排。如第一解虽然主要写容貌,罗敷喜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第二、三解虽然主要揭示她内心情感,但第二解使君立马踟蹰不前,分明又暗中映显出罗敷美貌丽态的魅力,第三解罗敷夸扬丈夫姿容,与一解总述罗敷美好遥对(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不正可以见到罗敷本人的倩影吗?诗人笔下的罗敷品貌俱美,从而赋予这一艺术形象更高的审美价值。读完全诗,人们对罗敷的喜爱比起诗中那些忘乎所以的观望者的态度来更加深厚真挚,因为他们还仅仅是为罗敷的容貌所吸引,读者却又对罗敷的品格投以敬佩。从这一意义上说,《陌上桑》与《诗经硕人》在摹绘美人的形象方面,其区别不仅在于具体手法的不同(这一点下面还会谈到),还在于它由比较单纯地刻画人物的容貌之美进而达到表现性情之美,这后面一点显然在文学形象的创造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如第一解写罗敷之美,不用《硕人》直接形容具体对象容貌的常套,而是采用间接的、静动结合的描写来暗示人物形象的美丽。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前人评汉乐府《江南》诗句莲叶何田田,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这话也可以被运用来说明本篇上述诗句的艺术特点。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脱帽著帩头的动作暗示了自己未婚)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这是《陌上桑》为描写文学形象提供的新鲜经验。   除了从侧面摹写形象外,本篇还善于从侧面表达意图,这主要是指第三解罗敷夸夫的内容。对这段内容,人们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诗中夫婿是罗敷实指其夫,另一种意见是罗敷虚设一夫,更有人断定这一段是诗中的糟粕。夫婿究竟是实指还是虚设,这是弄不明白的问题,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应该弄清楚:罗敷当时为何要讲这番话?意图何在?她集中夸赞自己丈夫的尊贵和美好,这显然是有明显的针对性。因为调戏她的是一位怀有特殊优越感的太守,罗敷说自己丈夫尊贵,则使其优越感变得可笑又因为太守看中她的是美色,罗敷说自己丈夫美好,实际上是说只有丈夫才可以与自己相配。罗敷这段话句句夸夫,而客观上又句句奚落太守,这正是全诗侧面写法的又一次运用。诗歌的喜剧效果主要也是从这里得到体现的。第三解在整篇作品中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什么糟粕,而是诗篇的有机构成。   幽默风趣是《陌上桑》明显的风格特点。如写旁观者见到罗敷时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种种神态,十分好笑,而又无不是乡民的真趣流露。又如罗敷讲自己的年龄,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口齿伶俐,而又暗带调皮,颇字尤见口角语态之妙。最后一段罗敷盛夸夫婿,使眼前那位听着的太守感到通身不自在,羞愧难状。这一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风格之中的优秀诗篇,体现了乐观和智慧,它与《孔雀东南飞》《东门行》等体现的悲慨和亢烈相比,代表着汉乐府又一种重要的艺术精神。它和《孔雀东南飞》《东门行》《木兰诗》堪称乐府名著。当中《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又是乐府双壁   《陌上桑》的语言带有明显的藻采化倾向,主要是反映在第一和第三节中。这些构成了此篇统一的叙述风格。   正是罗敷这种表里如一的美,才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善良的人们,无论是年长的老者(行者),还是翩翩的少年,抑或是耕锄的百姓,都为罗敷的美所倾倒,看见了她以至于忘记了一切。正如诗中所描述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一段描写既巧妙,又夸张,虽不是精雕细琢,但却是浓墨重彩,罗敷那不能言喻的美尽在这旁观者的不言之中。   同时罗敷的美是平淡中含着典雅、质朴中透着高贵、清丽中显露豪华,不同身份的人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所欣赏的不同的美,这便是所谓的雅俗共赏。
古诗乐府陌上译文诗集、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琴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琴台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琴台唐代:杜甫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译文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但仍像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词配美酒,月下独酌,不醉不休。青春转身成为年华,青丝转身成为白发,誓言转眼成为空谈,不必奢求太多,一切随缘既可。默默走在你身后,只为等你回首。诗词似笔,画着骚人傲然的风骨。押一口...山海之恋古体诗集《山海颂》新书出版依山海之境,创诗词之景体山水之味,享诗词之美。万水千山在吟咏中走过,沧海桑田在行走中感悟。作者以古体诗的形式咏物言志,五言绝句清新简练,颇有古风,抒发胸臆的同时,将那一份山水之美与...赠汪伦声明:,,,。详情点击不再出现,将不再自动出现小窗播放。若有需要,可在词条头部播放器设置里重新打开小窗播放。《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王安石的一首古诗语言精炼却层层深入令人百感交集古诗词中经常有忧国忧民的主题,但各人选材、立意却不尽相同。比如杜甫虽然关心天下苍生,却无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李商隐有很多情感悲怨的诗歌,虽然也表达出对百姓的同情,但更多的是抒发...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及注释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风古诗李峤《风》全诗带翻译风古诗李峤《风》全诗带翻译风唐代: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译文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儋州东坡诗词背诵大赛:最多背诵550首最小选手仅参赛选手身着古装登台背诵东坡诗词。平宗摄每一个背诵东坡诗词的人,本身的行动就演绎了一首诗,本身的行动就抒写了一个励志故事。据统计,第二季度儋州东坡诗词背诵大赛共有3010人参加。其...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九十天的春光匆匆而过如在梦里,一寸寸的山河,每一寸土地都让人极度哀痛。落日之下野田里黄蝶飞舞,古槐树和丛荻摇曳着枝条显出一片浓碧。玉箫吹奏起惆怅失意的音调催人别离,个人的挫折和失意...陶渊明十大经典名句《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分类标签:田园诗初中作品赏析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晨兴:早上起...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宋代: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杜甫的诗小寒食舟中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杜甫的诗小寒食舟中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林则徐的诗词全集最简单的古诗11首全林则徐的诗词全集最简单的古诗11首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青年节青春万岁(青春诗歌朗诵合集)丁建华等朗诵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岑参的诗暮秋山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岑参的诗暮秋山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暮秋山行唐代: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一首歌走红女星却感情不顺三任男友无一顺利孙悦大家都不陌生,当年凭借一首《祝你平安》在90年代的中国流行乐坛迅速崛起,凭借独特的嗓音一度成为内地乐坛的中流砥柱,更被外界誉为百变歌后。比起事业,孙悦的情史更为曲折,在现在的丈...丘中有麻留:一说停留、留住之留一说指刘姓一说为借懰,美好之意。子嗟:人名。一说对那个男子的尊称。将(qing):请愿希望。施施:施予,帮助,有恩惠、惠予之意。一说慢行貌,一说高兴貌。按照多...宋代诗词大全300首醉中留别永叔子履原文译文注释宋代诗词大全300首醉中留别永叔子履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醉中留别永叔子履宋代:梅尧臣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天净沙湖上送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天净沙湖上送别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天净沙湖上送别元代:张可久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译文红色的芭蕉花照映着隐隐约约的窗纱,朱红...古诗词大全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那该有多好呀!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