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美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明代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明代古诗词朝天子咏喇叭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译文二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子很短声音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队听了军队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民穷财尽啊!   注释   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   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主旨   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赏析   这首小令可分四层,第一层说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暗示小人得意的情状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全曲借物抒怀,虽然没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样,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写宦官集团小人得志气焰十分嚣张的情状,生动传神。曲儿小,暗示宦官乃宫中奴仆,本没有参政的资格,也可理解为其所作所为完完全全是小人行径。腔儿大,指宦官很不正常地占据要津后的得意忘形,耀武扬威。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句中的小和大互为反衬,给人的印象极其鲜明,是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表达效果十分突出。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历史证明,封建社会的中国百姓,总是怕官的,能忍则忍。但当被逼进绝路时,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惊天动地地造起反来,将旧世界炸个粉碎。阉党既要加重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剥削,又想避免火山爆发而危及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于是就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全仗你抬身价,这充满嘲讽意味的句子,尖锐地指出阉宦在官船上设喇叭,是为了拾高自己的身价,向人民示威,用以掩盖其内心的恐惧。作者洞察了反动派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及其色严内荏的阶级实质,写得入木三分,令人击节称快。   小令第三层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这两句上承曲儿小一句而来,是互文,即军民听了喇叭都又愁又怕,是写统治集团在精神上给军民造成的巨大压力和痛苦。听到喇叭就愁得要死,怕得要命,军民的反应如此敏感而强烈,因为在他们身边发生过许许多多家庭被喇喇吹伤吹翻的悲惨事件,使他们的心一直还在震颤。作者从听觉上写军民的感受,又用排偶的句式加强它,成功地从侧面反映了阉党对劳动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程度。。   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决不是小说家言,而是眼见的血淋淋的事实。这家那家不是十家八家,而是千家万家。这句采用排偶形式一气呵成,给人那家伤了这家翻了紧紧相承目不暇接之感。这惨象,军和民都眼见了,感到自己正面临着被吹翻吹伤的可能,所以听到喇叭就极度地优伤和恐惧。真是苛政猛于虎。这那本属虚指代词,但在这里给读者的艺术体验却是实在而形象的,好像作者指点着把身边相继破散的家庭的真名实姓一一列举给读者听。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创作背景   这支曲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反应这个时期的社会黑暗现实。   赏析二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据蒋一葵《尧山堂外记》中载: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磐作这首散曲的用意。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在河中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这些宦官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以王命自居,以势压人,同时表面上又装出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样子,手段阴险而毒辣。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的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来着笔的。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恨。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古诗古诗词译文明代天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长歌行(汉乐府)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鲜明的映衬,把落差极大的高山飞瀑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当...智象古诗儿童全集高清正版视频爱奇艺古诗在中国历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智象独辟蹊径,选取中国经典诗篇,配上唯美画面,嵌入优美动听的古典音乐,将古诗的意境完整呈现,让孩子在学习时,能够结合古诗和画...有关于春天的古诗浩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有关于春天的古诗浩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浩歌唐代:李贺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宋代古诗大全初秋行圃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宋代古诗大全初秋行圃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初秋行圃宋代: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译文落日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100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法的练习,其实有很多的古诗词都是适合拿来作书法练习的哦,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是用来书法创作的最好素材。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100字古诗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沁阳市第一小学隆重表扬"诗词状元"6月22日上午,沁阳一小利用周一校会,隆重表彰在第二届诗词状元评选活动中的获奖同学。先表彰校级诗词状元。五(4)班罗晨宇同学坚持每天背诵古诗、天天班级打卡,以申报总篇数505首、复...古诗词语文360网拟上虚舟还载酒,更邀别院看移花。枯枝落水皆堪赏,何必樽前有丽华。。。。查看全文月色微茫僧入定,钟声断续客初眠。回思十七年来事,似与名山有宿缘。。。。查看全文一顾空群传冀北,万山何处...关于嫦娥李商隐的思想感情,嫦娥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虽然题为嫦娥,实际上写的是诗人身处孤寂的诗人的感受和心灵独白,在感叹嫦娥在月亮中孤寂的情景,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欧阳修古诗大全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原文赏析欧阳修古诗大全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原文赏析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宋代:欧阳修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关于王维的古诗《山中》原文及赏析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分类标签:田园诗描写秋天作品赏析"荆溪白石出"一作溪清白石出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渡湘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渡湘江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渡湘江唐代: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译文悲叹昔日还在园林里游玩的情景,今年春天花开鸟鸣更引发我在...九江市第四届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这些小选手获奖9月19日上午,由市文广新旅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第四届古诗词大赛经过15场激烈角逐后在市图书馆圆满落幕。比赛当天,由徐波、周凌、徐林和郭小婷四位老师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选手们从1...晚泊润州闻角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晚泊润州闻角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晚泊润州闻角唐代:李涉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译文号角声在润州的上空回荡,江水茫茫。那号角吹的是...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声声慢秋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声声慢秋声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声声慢秋声宋代: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舟夜书所见古诗及其意思翻译舟夜书所见古诗及其意思翻译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译文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登封市:嵩门赏月咏诗词佳节团圆话中秋9月21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当晚,2021中秋佳节嵩门赏月咏诗晚会在登封市音乐大典照见山居如期进行。位于天地之中嵩山主峰脚下的登封市,有着上千年嵩门待月的习俗,登封古八大景之一...钟山即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钟山即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钟山即事宋代: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译文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杜甫的八大名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原文译文注释以及杜甫的八大名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唐代:杜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译文...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红板桥头秋天的夜晚。月映着淡淡的雾气。堤边垂柳映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