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原文赏析
刘禹锡的诗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原文赏析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代: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译文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注释
连州:今广东连县(连州市)。柳柳州:柳宗元。
湘:湘水(湘江),在湖南。
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颍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
三黜:三贬。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柳下惠即展禽,春秋鲁人。居处曰柳下,死后谥号惠。
断猿:形容猿声凄厉,闻之使人断肠。
桂江:即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有所思:古乐府篇名,汉歌十八曲之一,原诗本为情诗,这里用以喻指诗人与友人不忍离别的情状。
赏析
这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载于《全唐诗》卷三六一。开头一、二两句,寥寥几笔,就把刘柳二人屡遭挫折的经历勾画出来了。对起述事,句稳而意深,为下文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可谓工于发端。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为朗州司马。此时再贬连州,所以叫做重临。关于这次重临州政的状况,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两度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而刘的重临,则是背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带着八旬老母流徙南荒。这是积毁销骨的迫害。诗人通过事异两字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下一句,诗人又用了春秋时柳下惠的故事: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这里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用典姓切、事切,可谓天衣无缝。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词,表示了对柳的敬重之意。
第三联五、六两句,将笔锋从往事的萦回折入眼前的别况。归目并随回雁尽句,把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时的情景描绘得多么有情有致:两位迁客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他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际消失。一个并字,一个尽字,写得十分传神,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极为凄惋地传达出来了。愁肠句,从张说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诗中化出。心已伤楚,更不堪断断续续催人泪下的哀猿悲啼。诗人以回雁、哀猿衬托别绪,诗境也变而凄厉了。这等地方,正是作者大力经营处,真足以摇荡人心。
桂江两句,设想别后,以虚间实,笔姿灵活。桂江和连山并无相连之处,因此这里并不是实说桂水东过连山。下一句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东西远隔的两地联系起来。原来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长吟远慕的无限相思呵。有所思,也是古乐府篇名,这里出现,语意双关。最后两句,一纵一收,转折于空际,挽合十分有力。其技法与杜甫的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之六)相似。不过杜诗抒发的是个人对云山万里的故国的怀念,这里则用相望二字,把这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情谊,从彼此两方写出,与杜诗不尽相同,而有袭故弥新之妙。寄离情于山水,同怅望以写哀,词尽篇中,而意余言外,既深稳又绵渺,不愧大家笔墨。
创作背景
刘禹锡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夏初。十年前他和他的挚友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放湖湘远郡。之后柳宗元又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柳宗元作诗赠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则是对柳宗元诗所作的回答。
古诗、
连州、
刘禹锡、
衡阳、
赠别、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古诗词集《一拢清欢》出版发行本报讯(记者成东丽)近日,长安女诗人田丽娜古诗词集《一拢清欢》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诗人整理了她近30年作品的精粹部分汇集成册。诗集以古诗词为主,装帧精美,素淡高雅,内容...
杜甫的诗水槛遣心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杜甫的诗水槛遣心二首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水槛遣心二首唐代: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仙气十足的五言绝句玉台体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仙气十足的五言绝句玉台体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玉台体唐代: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译文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p作品赏析注释...
以"诗"暖春一年级的我们学会了创作自己的小诗以前,害怕夜的黑,不敢贪玩到处跑。如今,怀念夜的黑,怀念在你的保护下,嬉闹的一天天,成长的一天天。美丽的校园,你想我们吗?我们想你了,想与你朝夕相处的每一天,每一个夜晚。网课生动有...
《塞上曲》林廷玉古诗原文以及林廷玉古诗大全《塞上曲》林廷玉古诗原文以及林廷玉古诗大全塞上曲明代:林廷玉弃亲来从军,谁无树功心。激昂在将帅,赏罚贵必谌。千金买马骨,龙媒岁三临。将军重壮士,谁道无孟任。师行失纪律,安能制敌侵。...
唐代诗词大全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唐代诗词大全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唐代: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
最新整理!小学"必背"古诗词300首含课内外家长随着新课标课本的一个改革,中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加重了古诗词学习的篇目,虽然在没有改革以前,古诗词也是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但经过改革后,更是加大了学习的重要性。小学时期的古诗词比...
如梦令题淮山楼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如梦令题淮山楼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如梦令题淮山楼宋代:苏轼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译文人们朝城上望去,映人眼帘的...
易经传父子吴江诗词网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
国内诗词收集最全的《诗词音像全集》出版发行新华网南昌12月26日电(记者李美娟)《诗词音像全集》于近日在江西省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目前以诗词为题材的出版物中诗词收集和史实资料最全、拍摄制作水平最高、珍品级别最权威的音像制品。...
求四言绝句古诗40首译文:被你抛弃而被迫出走,犹如那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旧的衣服不如新的好,人还是旧人更胜新人。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
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原文赏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原文赏析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宋代:赵蕃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关于石壕吏主旨介绍《石壕吏》的主旨是,通过描写诗人所见到的石壕吏在夜色掩映下趁机捉人的事件,来揭露当时封建社会当中统治者们的残暴和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石壕吏》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
朱淑真经典诗句谒金门春半古诗原文赏析朱淑真经典诗句谒金门春半古诗原文赏析谒金门春半宋代:朱淑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译文春光已匆匆过...
三绝句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三绝句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三绝句唐代:杜甫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关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将晓是什么意思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将晓是指天快要亮了的意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写这组诗时,陆游已有六十八岁,此时距离陆游罢归山阴故里,也已经过去了...
鲁山山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鲁山山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鲁山山行宋代: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译文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
古诗里的矛盾?那年天正好大旱?不可能,作者绝不是为了告诉大家那年大旱的,因为从整首诗看他愉快的很。诗写了作者的郊游胜兴。大约是下了多时的梅雨,难得有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诗人出去郊游,望不尽的绿树...
部编版:13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快为这就是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学习的东西非常广泛,包含的知识非常多,小学只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都不好好努力,多多积累打好基础,那么到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会越来越难。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