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原文译文注释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缑(g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mio):高远貌。
痴(ch)牛騃(i)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ch):竹筏。
银河:天河。
尚(shng):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在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古诗、
鹊桥、
苏轼、
译文、
注释、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译文注释以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宋代: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
梁启超最经典作品读陆放翁集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梁启超最经典作品读陆放翁集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读陆放翁集近现代: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注释陆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靡靡:柔...
明代古诗大全除夜太原寒甚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明代古诗大全除夜太原寒甚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除夜太原寒甚明代:于谦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译文请告诉居住在远方的朋友,天气虽有些微的寒冷,但不必为它发愁。春...
《如梦令》向子諲宋代诗人向子諲的诗词全集《如梦令》向子諲宋代诗人向子諲的诗词全集如梦令宋代:向子諲水之法,乃神仙术也。其香着人不灭,名曰芗林秋露。李长吉诗亦云:山头老桂吹古香。戏作二阕,以贻好事者二之一欲问芗林秋露。来自...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清代:纳兰性德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译...
带以字的古诗词起名大全以本义:用,拿,把,将。如: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下面随名典起名网小编来看看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先秦...
朋友圈里的扶贫故事这是一本关于摄影的书,也是一本浓缩乡村记忆的摄影集,摄影从生活中来,也终将会回到生活中去。《朋友圈的扶贫故事》全书精选2000余幅图片、36000文字说明和网友评论,是山西省摄影家...
《诗》应璩应璩的诗词全集《诗》应璩应璩的诗词全集诗两汉:应璩酌彼春酒。上得供养亲老。下得温饱妻子。应璩的诗词全集百一诗三两汉:应璩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必良德。中才可进诱。百一诗一两汉:应璩下流不可...
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
有关清明节的一首诗、一出戏、一幅帖卷画(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国数不胜数的诵咏清明诗歌中,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堪称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既没有用典故,也没有华丽...
宋代古诗300首烛影摇红送会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宋代古诗300首烛影摇红送会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烛影摇红送会宗宋代:毛滂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
欧阳修的诗画眉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欧阳修的诗画眉鸟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画眉鸟宋代: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
北京一年级课本古诗词明年增至22篇新京报讯(见习记者侯润芳伍勤记者黄颖许路阳)教师节前一天,习总书记表达了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观点。昨日,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对外透露,由北师大文学...
评论:幼时背古诗长大仍受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发起的一项调查(2035人参与)显示,对于小时候背诵古诗文的经历,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受用。(《中国青年报》)这证明两点,其一,幼时的记忆力相当惊人...
成都曲原文、翻译及赏析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完善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描写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流露...
四大名著的点睛诗词,绝对的神来之笔!红楼梦者,红尘梦幻也。《红楼梦》的中心线索是一块灵石的经历,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为人身,后又引登彼岸。书中的《鸟投林》告诉人们:世间万事有因,欠债必还,曲终人散书中跛足...
阳泉三中举办"青春与诗同行"高中年级诗歌朗诵比赛10月28日,阳泉三中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青春与诗同行高中年级诗歌朗诵比赛正式开赛。阳泉三中的学生们通过对优秀诗篇的潜心品读、精心打磨和大胆创新,用声音塑造出一个个青春的形象,他们的...
关于赠花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介绍《赠花卿》这首古诗运用的双关的手法,通过描写锦州城里终日乐声悠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终日只知享乐,不顾国家危难与民众疾苦的统治阶级的辛辣讽刺与不满之情,这首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一生必背50首经典唐诗南歌子柳色遮楼暗原文赏析一生必背50首经典唐诗南歌子柳色遮楼暗原文赏析南歌子柳色遮楼暗唐代:张泌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注释砌:台阶。水精:即水晶,光亮透明的物体。水...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