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史文美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唐代诗人王湾的诗句《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分类标签:思乡诗哲理诗唐诗三百首初中   作品赏析   注释:   次:住宿,这里指船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   简析:   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   译文我要走的路还远在青山之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进江湖涌涨,水岸相平,两岸顿显开阔风顺平和,白帆高悬,小船急速行驶。海日冲破残夜冉冉而升,旧年未逝春天已悄悄来临。家书如何寄故乡?让北归的大雁捎回洛阳城。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霍松林)
古诗北固唐代诗句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词大全小学古诗《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代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只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77家诗。。。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宋词三百首》为词学...新华国际时评:美政客"名言"背后的伪善谎言即便重复一千次,也仍然是虚假的谎言。与香港人站在一起的面具刚被揭下,美政客又再次捡起,并宣称将为害怕返回香港的人打造所谓避风港其慷慨姿态差点让人忘记其名言背后伪装的善意、虚假的...荆州街小学开展创意诗歌教学活动班老师介绍,从学诗到朗诵,再到仿写,进而让孩子独立创作,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挖掘和提升孩子们的诗歌创作潜质,并将孩子们的原创诗歌编排装订成诗集。其中诗集《故柳》由该班学生方子袆取名...小学二年级古诗超凡教育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35首目录作者汉乐府曹植诗词名长歌行七步诗敕勒歌咏鹅背诵情况作者李李李李李杜杜杜杜杜杜杜白白白白白甫甫甫甫甫甫甫诗词名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故事》柠幼寻第2章最新更新:202107222另一个在楼梯正对的墙上。这个窗户比较低,站着要低头才能看到书店外的街道,也只能看见书店外的街道,坐下却刚好能忽略杂乱的街道,看到天空的心情。由于窗户的布局比较好,能晒的进太阳,所以...晏殊的词玉楼春春恨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晏殊的词玉楼春春恨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玉楼春春恨宋代: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离愁一作:离情)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20句最有气势的古诗词经典名句读完必热血沸腾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贺新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近现代:毛泽东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阮堂明:诗歌是马鞍山城市美学的不二之选我已经参加多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了,每一届都会给我带来非常强烈的震撼。10月14日上午,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阮堂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组织一个大型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李白最美的10首古诗词)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家喻户晓。诗词君分享李白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经典,字字珠玑,一生一定要读一次。说《静夜思》...李商隐美到极致的十首诗蝉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李商隐美到极致的十首诗蝉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蝉唐代: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李白诗词全集(981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人民日报:为什么不能用五言长诗作人代会报告原标题: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人民论坛)报载某地开人代会,所作的报告却是一首五言长诗,凡6000字,一韵到底,媒体议论纷纷。深究其理,值得玩味。我们先分析一下形式。形式与内容本是对...宋代古诗三百首剑器近夜来雨原文赏析宋代古诗三百首剑器近夜来雨原文赏析剑器近夜来雨宋代:袁去华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宋代:辛弃疾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关于腊八节的诗词有哪些?2019腊八节谚语和经典古往今来,腊八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俗话说,过的喇叭就是年,腊八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呢?腊八节的谚语有哪些?习俗别致的腊八节也受到古代诗人的青睐,描写腊八节的诗词也是篇篇佳作,关于腊八...树中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树中草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树中草唐代:李白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译文鸟在野草田间衔枝,却误入了...古诗词赏析题大全里庄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一、《观沧海》09、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李白故乡将办中国诗歌节邀请16位著名诗人据介绍,前三届中国诗歌节于2005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陕西省西安市和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办。通过举办中国诗歌节,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诗歌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唐诗三百首》中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诗三百首》中白居易的诗,欢迎大家阅读!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