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著名古诗劳劳亭原文及赏析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分类标签:送别诗
作品赏析
注释:
1知:理解。
2遣:动词,使,令。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一些诗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在杨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就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在了一起,而在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古诗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憔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陈邦炎)
古诗、
劳劳、
古诗、
李白、
赏析、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红绣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绣鞋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红绣鞋元代:贯云石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译文互相挨...
跋子瞻和陶诗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跋子瞻和陶诗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跋子瞻和陶诗宋代:黄庭坚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译文苏子瞻被贬官...
悯农锄禾日当午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
月下独酌其一月下独酌其一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
朱庆余最著名的诗《近试上张籍水部》原文及赏析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分类标签: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注释:一作闺意、舅姑:公婆。韵译: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
古诗文网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
古朗月行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宋代意境美到极致的千古绝句古诗词《水龙吟登建康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宋代: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当下是一个能够产生大诗人的时代(组图)1961年出生于四川大凉山的吉狄马加,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青海省副省长,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15年,吉狄马加离开工作9年的青海,...
李白最有杀气的一首诗胆战心惊上下千年无人能敌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贯穿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古代,曾经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绝妙诗词。这些诗或风花雪月,寄情山水,或豪气万丈,...
镇江网友南山美景配小诗引得朋友圈一片点赞金山网讯湖光山色春已深,南山烟雨醉游人。我家海棠花欲放,静待花开笑意呈。镇江知名网友我爱刘德华在朋友圈发了一组诗配文后,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引来了好友的一片点赞。几张图片的...
东风24小学开展背古诗讲故事比赛(十堰晚报)记者宁雷蕾通讯员汪娥报道:4月17日下午,东风24小学一、二年级举行了背古诗、讲故事比赛。活动中,学生们背诵自己收集的有关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的古诗词,讲述了有关这些...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带翻译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分类标签:山水诗作品赏析这首一首纪游抒...
第三届全省少儿诗词诵读大赛今日起可报名参赛由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学会主办,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全省少儿诗词诵读大赛今日启动报名。本届大赛主题为风雅弦歌,思接千载,内容为品读《诗经》,读者不需要到现场,只...
唐代古诗大全山中寡妇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唐代古诗大全山中寡妇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山中寡妇时世行唐代: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有段时间,儿子跟我说他和同学去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里面的几个故事很感人,为了和儿子在情感上同频共振,后来我也跑到中影影城去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由五个故事串起来的:一是讲...
山中原文、翻译及赏析结茅:指盖造简陋的房屋。因其屋顶用茅草所盖,故称。水石:犹言山和水,有泉水又有岩石。澹寂:恬静而又孤寂。益:增加。闲吟:随便吟诗。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
柳营曲叹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柳营曲叹世古诗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柳营曲叹世元代:马谦斋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
离思五首其四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离思五首其四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