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史文诗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建文改制,建文改制的背景、内容,的结果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以第二年(1399)为建文元年。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建文帝首先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他以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还将方孝孺提拔为翰林侍讲,大为重用。随后,他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浙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尤其是后者,建文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间断过,调整涉及到官制的许多方面。其中极为重要的有两项:首先,省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其次,更定内外官制。把尚书的品秩由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封建最高权力机构的畸形特征及内部的不平衡现象。建文改制虽仅进行了4年,但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朝史学家朱鹭称之为四载宽政解严霜。   朱标(13551392),明太祖朱元璋长子,被立为太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命他巡视陕西,以确定是否要以长安为都城。朱标奉命前行,回来以后献上了陕西的地图。不久,朱标不幸染病,他在病中还屡次提出自己关于建都西安的建议。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朱标抱病而终,迁都长安之事也随之被搁置下来了。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等人推行的改革,主要改善太祖重武重军事的政策,提升文人政治、削除藩王势力。   明惠帝受方孝儒的影响,悉去太祖苛酷专滥之政,减轻江浙重赋,开广言路,虚心纳谏并且在黄子澄与齐泰协助之下实施削藩政策。建文帝的改制大多是托古改制,具有理想性质。在继位诏书中宣布要推行维新之政,使明朝达到雍熙之盛。继位后随即召回在汉中的方孝孺,任翰林院侍讲洪武31年六月任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参预国事。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只是削藩政策的失败让建文朝最后灭亡。   洪武时期,武官地位最尊,事务官其次,文官又次之,主要受元朝重武轻文的影响。《大明律卷二吏律》即提到文官不许封公侯,这使得当时文官最高爵位只能到伯爵,即汪广洋和刘基两人,而李善长是因为事务官(武勋)的缘故而得以册封公爵。朱元璋废行中书省与丞相后提高六部的地位,然而六部尚书(部长)的品秩仅为正二品,五军都督府是正一品衙门,最高的文官也比最高的武官低一品。   明惠帝继位后,建文元年二月即接受方孝孺等人的建议,按照周礼更定官制。对官制改革主要在三个方向:更改部分官署设置与名称,提高文官地位,扩大翰林文职的编制以加强文官在政府中诏询谏诤的功能。具体内容为:   之后,又将地方的左右布政使裁一人,只设布政使,由从二品升为正二品。建文四年二月再次更定尚书以下勋阶。   这些改制后来都成了燕王朱棣造反的借口,朱棣即位后全部改回洪武年间的制度。虽然武官的品秩仍比文官高,但由于从明仁宗起战争减少,且内阁的设立导致文官势力变强,最终仍形成了明朝以文制武的现象。   明惠帝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如方孝儒、黄子澄等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其父朱标皆以宽大著称。为皇太孙时,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份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即位后推行宽政,其年号建文有别于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严刑峻法治国。《明史刑法二》记载元年刑部报囚,减太祖时十三矣,囚犯人数减至洪武时期的三成左右。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规定凡全家人都在兴州、营州、开平(均为北方卫所)当兵的,放一人为民全国所有卫所,凡独子当兵者,放为民。   明太祖为巩固皇室,大封宗室为藩王,各拥私人护卫军队。明惠帝即位后即推行将兵权收回朝廷的政策,下令各王国的地方文武官员听朝廷节制,以避免尾大不掉,威胁中央政权。明惠帝的削藩政策主要由齐泰、黄子澄推行,先后废黜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及岷王然而由于过晚处理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引发燕王先发制人,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叛变,史称靖难之变。9战争结果,惠帝战败失踪,朱棣即位为帝。   建文二年八月,依方孝孺建议,改宫门名称。午门改为端门,端门改为应门,承天门改为皋门,前门改为路门(一说辂门)。成祖即位后改回原名。   另一方面其成果因为靖难之变而大打折扣。由于明惠帝与方孝儒专心于托古改制的不急之务,在削藩方面没有马上针对燕王朱棣,促使朱棣发现危机,并且以更改祖制为由发起靖难之变战争开始后惠帝又一再在军事上犯错,使得政府军节节败退,最终战败。朱棣攻入南京之后称帝,即明成祖。明成祖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以抹除篡位的污点,将建文年间改变的制度几乎全部恢复为洪武旧制并且革除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的记事改沿用洪武年号记录。此外还将钱粮、兵马以外所有榜文奏书尽数烧毁,并修改太祖实录(以及自己的出生记录),粉饰靖难之变叛变夺位之实。   明末崇祯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极少近女色、衣服破了由皇后亲自补,在位17年雷打不动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就连纳谏,也足可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勤恳的皇帝将大明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间进行的战争。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直心怀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政府为肃清漠北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统一战争。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放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   天文气象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   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
史记建文改制背景结果、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中国第一家族:2000年共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外国学者专家把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间,曾出了59位宰相,还走出59位大将军,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对天下百官的纠风监察机构自古就有,且一直为中央枢要。明代以前这类机构多称作御史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都察院,清代沿用。古时御史台主官称御史大夫,明清两朝都察院主官叫左、右...古代皇帝壮阳补肾的灵验妙方这里首先要提一下元代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他编著了《饮膳正要》一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记载了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各种食物、有关验方和营养学方面的内容,此书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超级"驴友"出游故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公...华夏始祖炎帝简介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李白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天宝初,入长安,贺知...孔子喜欢什么样的美女?必须有酒窝才入法眼《诗经》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整理编辑者就是孔子。孔子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三千多首诗歌删减整理成311首,因此也被称为诗三百。其中6首只有题目,没...忽必烈对经济、文化发展所实行的措施和影响如果忽必烈希望实现其他任何经济和政治目的,中国必须是真正统一的和中央集权的。忽必烈首先释放被他的军队俘虏的大批士兵和平民,以争取江南的汉人。接着他发布以恢复中国南方经济为目的的命令...唐朝女子地位极高,唐代妇女的自由度空前提高男女不平等到现在还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然而大多人不愿意去深思其背景,有时候会把社会分工的不平等,当成是男女的不平等。比如在唐王朝,到底妇女地位是提高了呢,还是下降了,就是专家学者之间...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是谁的儿子,生平介绍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四大才女蔡文姬(约177约239),名琰yn,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又字明姬,陈留圉y(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三国时期音乐家,文学家。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酒醉遇害的历史故事221年,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220年,曹丕称帝后,蜀中传闻汉献帝刘协已被杀害,身为宗室的刘备于是发丧制服,追尊刘协为孝愍皇帝。事后,刘备部下纷纷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没有答应。军师...红颜祸水?盘点中国古代四大妖姬有施部落为避免和夏发生战争,进献美女妺喜。有诗称赞妺喜的美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夏桀为了讨好妺喜,筑瑶台、造倾宫、玉床、象廊。用玉石建造华...中国古代最恩爱的七对皇帝夫妻古时也不流行一夫一妻,多数有点地位的人都三妻四妾的,何况帝王呢!所以,这里的恩爱夫妻,仅指原配夫妻,妻死续弦的不算,小妾(在帝王那叫皇妃)那就更不算了!不然的话那个排行榜又太长了(...晚年武则天:权力是最好的武周久视元年(700年),一则关于女皇帝武则天(624705年)要选美的消息,很快骚动了洛阳城和整个帝国。臣听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皇帝您的男宠,前后已经有了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从"生育工具"熬成太皇太后的传奇丑女从西汉到满清,从吕后到慈禧,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2位太皇太后。能当上太皇太后的女人,决非人间凡品。但是,其中却掺杂着三个丑女,她们分别是东晋的李陵容、大辽的萧耨斤、南宋的谢道清。...王安石变法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手段:间谍活动配合下的战争和大规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两代帝师翁同龢1865年11月,经主持朝政的恭亲王奕诉和负责嵇查书房事务的醇亲王的联名保举,翁同龢被命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翁同龢入值书房后,先给同治帝进讲《帝鉴图说》一书。是书出自明代宰相...蚩尤资料介绍,蚩尤与炎帝、黄帝的故事,后世的崇拜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关于他的身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