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史伯伯阳父生平详细资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着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不可以靠近他们。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史伯告诉郑伯友,把子民、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即便他们将来背叛,只要说是奉天子之命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除了荆国以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四霸。   十分明显,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以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阴阳、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今人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   古人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了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了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的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就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年),泾水、渭水、洛水(与河南洛水同名)流域发生大地震。史伯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烝,升。镇阴,被阴镇住。史伯认为,天地有阴阳二气,要有序、调合而秩序被打乱,阴气压迫阳气,使阳气伏在下面不能上来,才发生了地震。我们不能要求史伯以今天的科学解释地震,他在上帝即神还是主流观念的时代,以阴阳来说明,已经非常了不起。今人论述古代阴阳思想,无不首先引用史伯这段话加以说明。   史伯之后,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明确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如《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阴阳交替乃宇宙根本规律。   郑伯友向史伯讨教逃难之策,大约是在三川竭,岐山崩之后七年。史伯在议论王朝之弊时说了一大段哲理性极强的话,简要节录如下: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认为,世间百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行相杂而成。这显然是与神创论相对立的唯物思想。而且,不难体味五行在史伯那里已不仅仅是五种具体的资料,它们已是五种具有事物根本性质的元素。   关于史伯的阴阳五行思想,文字材料很少,但可以看出,他已超越古人最初的人文自觉,开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智慧。   和的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是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客观世界自然的和,不能从根本上加以人为的破坏,一方面要创造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和。最简单的事例,土加土,还是土,水加水,还是水,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土加水,则成泥,便可垒墙筑屋,再加火烧,则成各种陶器及砖瓦,便可方便生活、美化生活。总之,人要认识和的本质,运用和的法则。   史伯正是以和的思想为指导,给郑伯友分析王朝之弊的,指出周幽王的要害是去和而取同。史伯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喜好鬼鬼祟祟和邪恶的谗言讨厌贤明正直的忠臣,而亲近愚顽智昏和无知鄙陋的小人。断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二百多年后,齐国思想家、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认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即便身处陋室,也依然有灵魂的芬芳,谈笑间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质是否贫寒,他就是刘禹锡。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多难?   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一直以来,人们给他的标签是:豪门公子,书法大家,不靠谱的名士。但不靠谱的人,有靠谱的才华。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临死前,武则天让儿子削去她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最终,她选择了告别帝位的称号,改而以唐太宗的儿媳妇、唐高宗的皇后之名义,请求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01对李清照,后世文人和评论家是极其偏爱的。王仲闻说,她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黄墨谷说,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   历史上最著名的杀医者,估计就是曹操了,著名神医华佗成了他的刀下冤魂。其实,曹操可以杀很多人,就是不能杀医生。事实上,他杀华佗之后是懊悔的。   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   历史迭荡,恰似天上黄河,一去未返。光阴消逝,亦如江水东流,昼夜不舍。即便如此,冰澌融解后的春风、春雨、桃花、柳花,岁岁年年总相似,流转的唯有寂寂人面。将近四百年前,1638年,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刘备是《三国演义》里最会演戏的男人,说刘备是三国的演技派一点儿也不为过。尽管曹操、司马懿都很会演戏,但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刘备演戏的高超之处在于树立正统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义来
史记同则不继和实生物伯伯生平、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黄河流域文化遗址详细资料介绍在黄河流域发现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与之相反,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遗址却不多,这可能与南方高湿高温的气候有关。黄河流域分布的主要是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而长江流域、...历史上托孤大臣为何总无好下场老想制约皇帝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8...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斩子之谜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出生将门,自幼便立志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诗句。戚继光17岁时承袭了...宋朝小民的硬气敢当路挡住宰相大骂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呢,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然后将...王立群:揭秘秦始皇的生父异人生平秦始皇的生父异人(子楚),原不过是秦国抵押在赵国的人质。生命无保障,生活更拮据。但是,大商人吕不韦发现了在赵国都城邯穷困潦倒的异人,认为他是读史札记28:机会来了,躲都躲不过人皆有...天才横溢的李白为何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北宋时期金国入侵以及靖康之耻,靖康之变后北宋由此辽朝灭亡后,金朝最高统治集团从北宋对辽作战的表现,以及交涉交割燕云的过程中,已经看透北宋政治的腐朽和军事的无能,遂即乘胜侵犯北宋。于宣和七年(1125年)十一月分兵两路南下,西路由...忽必烈曾两征日本,两次海上远征均以失败告终高丽尽管已经由蒙古人驻守,但是,仍处于经常反叛的状况。高丽朝廷已经撤退到与汉城遥遥相望的江华小岛上,并在岛上指挥抵抗。然而,1258年高宗王瞮遣世子王典作为人质到蒙哥宫廷。忽必烈继...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总督张之洞曾被骗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兰陵王高长恭,北朝时期智勇双全的美男子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而且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大富豪胡雪岩向乞丐借钱六文的故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吞烟自尽的丁汝昌光绪二十年,七月一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光绪皇帝在清流党人的怂恿下,情绪激动。数日间,连发电报指责当时任北洋海军提督的丁汝昌,质问为何没有战果,提出要将丁汝昌革职,送交刑部...垓下之战项羽曾率楚军激烈反击如近期张剑锋先生于《学习时报》2010年11月15日发表的《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以下简称《虚假报道》),即是典型一例。这篇论文发表后在学界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轰...历史上最美的皇后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是谁?关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真的非常困难,因为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从秦始皇到溥仪先先后后存在了百多个皇帝,这些皇帝平均下来至少有一两个皇后,多的甚至三四个。皇帝的老婆...虞姬生平资料介绍,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一说姓虞。因此现代人多称其为虞姬)。生卒年不详,民族华夏,出生地不详(一说为今绍兴,一说苏州常熟,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古代偷情故事,古代女人偷情自带枕头只是,鸳鸯枕是什么样的枕头呢?是不是说枕套上绣着一对鸳鸯,还是绣着鸳鸯的一对枕头,或者,是那种很长的双人枕?不过,看古代的小说角本,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小姐闺秀们,甚至神仙妃子,偷情...熙宁变法资料介绍,熙宁变法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北宋经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1067年,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1068年(熙宁元年),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唐朝灭亡后唐朝法统的延续,公元907年3月朱晃灭公元907年三月,朱晃灭亡了唐朝,当时除了晋、蜀、吴、岐四镇外,全国各军阀都拥护朱晃,唐朝作为朝代尽管正式灭亡了,但是其法统在当时中国依然有影响,晋国等依然使用唐朝年号,与朱梁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