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伯阳父生平详细资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着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不可以靠近他们。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史伯告诉郑伯友,把子民、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即便他们将来背叛,只要说是奉天子之命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除了荆国以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四霸。 十分明显,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以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阴阳、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今人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 古人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了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了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的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就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年),泾水、渭水、洛水(与河南洛水同名)流域发生大地震。史伯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烝,升。镇阴,被阴镇住。史伯认为,天地有阴阳二气,要有序、调合而秩序被打乱,阴气压迫阳气,使阳气伏在下面不能上来,才发生了地震。我们不能要求史伯以今天的科学解释地震,他在上帝即神还是主流观念的时代,以阴阳来说明,已经非常了不起。今人论述古代阴阳思想,无不首先引用史伯这段话加以说明。 史伯之后,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明确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如《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阴阳交替乃宇宙根本规律。 郑伯友向史伯讨教逃难之策,大约是在三川竭,岐山崩之后七年。史伯在议论王朝之弊时说了一大段哲理性极强的话,简要节录如下: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认为,世间百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行相杂而成。这显然是与神创论相对立的唯物思想。而且,不难体味五行在史伯那里已不仅仅是五种具体的资料,它们已是五种具有事物根本性质的元素。 关于史伯的阴阳五行思想,文字材料很少,但可以看出,他已超越古人最初的人文自觉,开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智慧。 和的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是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客观世界自然的和,不能从根本上加以人为的破坏,一方面要创造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和。最简单的事例,土加土,还是土,水加水,还是水,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土加水,则成泥,便可垒墙筑屋,再加火烧,则成各种陶器及砖瓦,便可方便生活、美化生活。总之,人要认识和的本质,运用和的法则。 史伯正是以和的思想为指导,给郑伯友分析王朝之弊的,指出周幽王的要害是去和而取同。史伯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喜好鬼鬼祟祟和邪恶的谗言讨厌贤明正直的忠臣,而亲近愚顽智昏和无知鄙陋的小人。断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二百多年后,齐国思想家、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认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即便身处陋室,也依然有灵魂的芬芳,谈笑间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质是否贫寒,他就是刘禹锡。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多难? 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一直以来,人们给他的标签是:豪门公子,书法大家,不靠谱的名士。但不靠谱的人,有靠谱的才华。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临死前,武则天让儿子削去她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最终,她选择了告别帝位的称号,改而以唐太宗的儿媳妇、唐高宗的皇后之名义,请求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01对李清照,后世文人和评论家是极其偏爱的。王仲闻说,她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黄墨谷说,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 历史上最著名的杀医者,估计就是曹操了,著名神医华佗成了他的刀下冤魂。其实,曹操可以杀很多人,就是不能杀医生。事实上,他杀华佗之后是懊悔的。 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 历史迭荡,恰似天上黄河,一去未返。光阴消逝,亦如江水东流,昼夜不舍。即便如此,冰澌融解后的春风、春雨、桃花、柳花,岁岁年年总相似,流转的唯有寂寂人面。将近四百年前,1638年,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刘备是《三国演义》里最会演戏的男人,说刘备是三国的演技派一点儿也不为过。尽管曹操、司马懿都很会演戏,但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刘备演戏的高超之处在于树立正统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义来史记、同则不继、和实生物、伯伯、生平、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