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旧时贪官离任:百姓为其立贪官遗臭碑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本篇专门说说贪官离任的趣事。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是比他有文化的老爹悟出其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而是地低之故也地皮被那贪官刮去了三尺,岂不等于天高了三尺?此等讽刺,可谓入木三分。旧时贪官离任趣谈   另有一个送匾的故事,说的是某县官即将离任,当地百姓凑钱给他送了一块镜匾,匾上赫赫然四个大字五大天地。得百姓送匾,县官深以为得意,特意将此匾挂于大堂。县官得意洋洋地欣赏镜匾,而堂下百姓却窃笑不已。原来,五大天地者,乃到任金天银地,在家花天酒地,坐堂办案昏天暗地,百姓含冤怨天怨地,如今离任谢天谢地!百姓对贪官之恨,对贪官终于离任之乐,尽在五大天地之中。   还有一个故事,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一个贪官,在任期间对老百姓敲骨吸髓,把当地的财物搜刮得一干二净。到离任之时,再没什么可搜刮的了。可他仍不甘心,便找来一把折扇,把当地优美的山水画到了扇子上,以便离开后可以随时欣赏。就在贪官离任之时,百姓编了四句诗送给他。诗曰: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好山好水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贪官的形象跃然诗中,真是惟妙惟肖。   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上弄权牟利、强征苛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他离任时,乡民在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以示欢送。对联云:早去一天天有眼,迟去此地地无皮。可见,百姓对此贪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更为有趣的当属贪官遗臭碑。1943年3月,军统特务许良安被任命为云南省路南县县长。一上任,许良安便鲸吞抗战田赋,巧立名目征收酒税、巡查费,短短几个月里就搜刮民财数百万元之多。他还动用武装警察反抗他横征暴敛的民众、妄捕中学教师,从而激起民愤。在民众的情绪和舆论的压力下,云南省政府撤销了许良安的县长职务。   贪官离任,民众并不满足,纷纷要求为他立碑。此碑定名为《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碑文写道:古无有为贪官立碑者,有之,自路南始。夫流芳遗臭,皆有人为,分道扬镳,亦各有别。其人而为流芳也,则碑从而芳之其人而为遗臭也,则碑从而臭之。其碑同其所以利民害民者则各异。路南县长许良安者,实我邑空前绝后之贪官。去不有迹,何以惩前,臭既永遗,允堪毖后然其在县一切卑污阴险劣迹,实有足以遗臭万年者,若不为之刊碑勒石使垂永久,何以抒众愤而戒后人也。爰为之记。此外,碑文还记下了许良安的贪污事实纪要。   即便身处陋室,也依然有灵魂的芬芳,谈笑间都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不在乎物质是否贫寒,他就是刘禹锡。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多难?   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一直以来,人们给他的标签是:豪门公子,书法大家,不靠谱的名士。但不靠谱的人,有靠谱的才华。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临死前,武则天让儿子削去她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最终,她选择了告别帝位的称号,改而以唐太宗的儿媳妇、唐高宗的皇后之名义,请求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01对李清照,后世文人和评论家是极其偏爱的。王仲闻说,她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黄墨谷说,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   历史上最著名的杀医者,估计就是曹操了,著名神医华佗成了他的刀下冤魂。其实,曹操可以杀很多人,就是不能杀医生。事实上,他杀华佗之后是懊悔的。   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   历史迭荡,恰似天上黄河,一去未返。光阴消逝,亦如江水东流,昼夜不舍。即便如此,冰澌融解后的春风、春雨、桃花、柳花,岁岁年年总相似,流转的唯有寂寂人面。将近四百年前,1638年,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刘备是《三国演义》里最会演戏的男人,说刘备是三国的演技派一点儿也不为过。尽管曹操、司马懿都很会演戏,但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刘备演戏的高超之处在于树立正统的大旗,打起道德的幌子,用仁义来
史记贪官离任旧时百姓、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张仪相魏,《孙膑兵法》成书,儒法之争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国谋划联合各国共同抗秦,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商议联合齐、楚破坏魏国合纵计划之策,但未能阻止魏、赵、韩、燕、中山等国结盟。次年...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总督张之洞曾被骗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223年,益州郡大姓雍闿趁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之际,杀死太守正昂,绑架新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同时,越巂酋长高定杀死太守龚禄,自封为王,与...古人追星也疯狂魏颢为见李白半年跋涉三千里魏颢最初叫魏万,曾在王屋山下做隐士,号为王屋山人。他自言平生自负,人们都觉得他狂,但此狂人对李白却是非常敬慕。按魏颢自己的说法,他就像司马相如欣慕蔺相如的为人,像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蒲松龄辛酸"高考"路才华横溢却又名落孙山蒲松龄的人生确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他除19岁...清朝三征噶尔丹,康熙两次统兵亲征噶尔丹当年索额图奉命率领边界谈判代表团赴俄谈判,刚出长城不久,因道路受阻,不得不中途折回,其原因就是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两部开战。那时蒙古分作三大部:长城以北,大漠以南的称漠南蒙古,也...明清时期千奇百怪的骗术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行骗行为,包罗万象。行骗的一方,既有专靠行骗为生的专业骗子,也有偶起歹心的奸夫、妖憎恶道、乞儿、贪官污吏、船夫挑工、市民耕夫,贩夫走卒防骗的一方(往往是受骗者)...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历史名人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东汉大太监蔡伦的悲剧命运同时他又是中国著名的发明家,他曾用树皮破布之类的东西发明了纸,使造纸术引领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在美国人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蔡伦被排在第七位...左思:没有女粉丝的孤独才子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长相丑陋的才子。如果他去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线盏。为啥?连主持人和两位点评嘉宾也都忍不住要灭灯了呀。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个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的名字是潘岳,字安仁,...中国历史上十四次人口大屠杀,真相没有温情战国时的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臂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2万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海瑞冒死谏皇帝的故事此时,严嵩父子虽然倒了台,但贪污腐化,吏治败坏的风气没有丝毫改变,明世宗仍然沉溺在求仙问药之中。老百姓越来越穷困。海瑞当时任户部主事,他要上一道奏章,希望皇帝从迷信中醒悟过来。他知...古代四大美男之潘安:一枚小鲜肉的凄惨命运清代流行一本蒙学读物《声律启蒙》,是我的家乡邵阳先贤车万育所著。这本书是学属对、平仄和用韵的普及读物,小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一些典故贯穿在各个韵部中,使孩子在声律学习中学习用典这...桑弘羊:历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稽康从容赴死,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唱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玄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曹操:我一生最大的错,是杀了一个好医生民航总医院的杀医事件,估计大家都看到了。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可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桥段是,有权力的人对下跪的医生说如果治不好,拿你陪葬。我总是记得在北京儿童医院看到的那一幕。一位医生...颛顼,五帝之一,相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帝颛顼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汉朝老人的生活待遇,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是谁的儿子,生平介绍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