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诗文史文美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明朝的文化发展状况,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创作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而随着西学的传入,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之际,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入主,哲学家开始更多的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而明代晚期书院的兴盛,冲击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例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及高攀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进而造成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着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着)。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竟陵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产生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长篇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堪称一代巨着。出现于明中叶的《金瓶梅》,也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也很兴盛。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明前期,元代以来绚丽的杂剧奇葩一度中衰。明中叶后,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明代剧作中最负盛名的是《牡丹亭》。   在明代,流行的戏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阳腔和昆山腔(昆腔)。昆腔本局限于吴中。嘉靖年间,著名音乐家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现了南曲的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声腔,成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种戏曲音乐。   明朝朝廷极力推崇书法,明朝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与唐寅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有名的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明初,宫廷画家居画坛主流。15世纪中叶,江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大家崛起。他们广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诸派之长,形成了各具特殊风格的绘画艺术。嘉靖时,杰出画家徐渭,自辟蹊径,创泼墨花卉。明末画坛以董其昌的松江派为中心。董其昌师承元四家,善水墨画,兼擅泼墨,作品秀雅,烟云流畅。明末还有著名人物画家陈洪绶、崔子忠、曾鲸等。   明末崇祯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极少近女色、衣服破了由皇后亲自补,在位17年雷打不动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就连纳谏,也足可与唐太宗李世民比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勤恳的皇帝将大明的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王陵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明十三陵中的首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战争。当时明朝已基本统一全国,惟北方尚有塞外元残余势力,南方有四川夏政权和云南故元梁王政权。洪武三年,明军北征沙漠,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炆之间进行的战争。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直心怀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政府为肃清漠北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统一战争。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放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   天文气象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   学术思想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
史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明朝、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南宋四大家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谁?人物资料介绍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汉文帝刘恒的四个儿子:汉景帝刘启、西汉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无庙号。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风流才子唐伯虎因"舞弊案"蒙冤难洗断送前程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吴趋里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揭秘: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上司向皇帝拍胸口岳飞当场讥讽"你说梦话"舒士彦于《宋论》点校例言指出:船山史论两种,成于最晚之岁。盖读史有感,随事触发。初无意于为文,故每篇皆不立题目:而于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均有论列。又自以身丁末运,明...宋之问"因诗杀人"宋之问诗才高超却人品低劣宋之问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生于公元656年,唐虢州弘农(今三门峡灵宝市)人。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有三绝,即有勇力、擅长书法、能做好文章。宋之问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勤奋好学,专攻文词且生就...萧皇后简介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年648年4月17日),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养。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谋士许攸,小人物也能影响历史走向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争夺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战。在战争过程中,曹操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曹操屡次向留守许都(今河南许昌)的荀彧写信告急,荀彧是巧臣难为无...阿房宫之谜,秦始皇建造阿房宫的最后秘密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宫建于二千多年前的秦代。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室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相传当时共有宫室145种,著名...秦始皇病死沙丘,李斯、胡亥、赵高篡改秦始皇遗嘱他们走到山东平原津时,正是大伏天,秦始皇中暑病例了,病情很快恶化,于是就迁移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宫颐养。秦始皇立下遗嘱叫大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还没有来得及交给使者传送,就死在沙...皇太极,皇太极简介,秘史,爱新觉罗皇太极,或作黄太吉、洪太时、洪太主、红歹是等,均为同音异写,也有称为阿巴海,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熙宁变法资料介绍,熙宁变法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北宋经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1067年,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1068年(熙宁元年),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马钧制作龙骨水车的历史故事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中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中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夏朝和奴隶制度,夏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度的巩固据文献记载,禹去世后,传位于益。但益的声望不及禹子启。于是,诸侯拥戴启即帝位。《史记夏本纪》云: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秦朝法律究竟有多严密?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透过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尘埃,秦王朝留下的苛政符号,随着秦简的发掘有了另一层解读秦代法、律、令较完善,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于是秦代官吏慎遵职守,凡事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秦律调整的范围...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事件的背景及影响,是谁发动的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胡林翼:湘军崛起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世人谈论清季同治中兴,常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中兴名臣,这四位也正是湘军(淮军)的领袖。的确,这四位都是湘军(淮军)功业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曾国藩为湘军创办人、...司马光生命中最后18个月的悲剧性统治集团的分裂、党争与政治清洗构成了北宋后期政治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它的源头可以上溯至王安石神宗对于异见流俗的排斥打击。然而,当神宗驾崩之初,仍然存在着新旧兼用共改熙丰法度,避免进一...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是中华文明史上发达极早的知识部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早在新石...